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湖南省建立最早的省級自然保護區之一。區內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一直受到嚴格的保護和管理,基本上實現了保護“保存較完好、區系成分複雜、華南、華東、華中區系交匯的原始森林,中國分布東緣的資源冷杉(大院冷杉)、銀杉、大型貓科動物、林麝、蘭科植物等珍稀瀕危物種資源”的建區宗旨。

歷史沿革

該保護區是湖南省建立最早的省級自然保護區之一。自1982年經省人民政府湘政發(1982)29號檔案批准成立以來,區內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一直受到嚴格的保護和管理,基本上實現了保護“保存較完好、區系成分複雜、華南、華東、華中區系交匯的原始森林,中國分布東緣的資源冷杉(大院冷杉)、銀杉、大型貓科動物、林麝、蘭科植物等珍稀瀕危物種資源”的建區宗旨。2002年7月經國務院國辦發[2002]34號文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為華南虎、黃腹角雉、雲豹、金錢豹、資源冷杉(大院冷杉)、銀杉、南方紅豆杉、伯樂樹、蘭科植物等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特有動植物物種資源及其生物多樣性,中亞熱帶濕潤地區原始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三區面積分別為核心區7275公頃,緩衝區面6396公頃,實驗區10115公頃,保護區內活立木蓄積161.4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98.75%。該區於1984年正式設立保護區管理所, 2003年10月9日,經縣編委批准,保護區管理所更名為“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升格為正科級事業單位,內設綜合股、森保股、旅遊開發中心,下轄桃源洞林場與桃源洞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觀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觀
山莊。

地理特徵

該保護區位於南嶺山地向湘中丘陵過渡的邊緣地帶,屬中山地貌。由南嶺山脈的萬洋山為主體組成,海拔1 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3座,山體呈南北走向,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南地勢高聳但地形開闊、屬高山台地。西北地勢較低,但山巒重疊,地勢險峻,溝谷縱橫。區內最高峰――神農峰(酃峰)海拔2122.35米,為湖南省第一高峰,最低海拔420米,相對高差1700米。

自然氣候

該保護區內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海拔1000米以下,年平均氣溫14.4℃,一月最冷月平均氣溫3.9℃,七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3.8℃,極端最高氣溫34.5℃,極端最低氣溫-9℃,年降雨量1967.9毫米,相對濕度86%,無霜期220天,年霧日170.7天。海拔10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12.3℃,一月最冷月平均氣溫2.9℃,七月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0.7℃,極端最高所溫38.5℃,極端最低氣溫-9.3℃,年降雨量2 292毫米,相對濕度88%以上,無霜期195天,年霧日200天以上。保護區日照少,氣溫低,雲霧降水多,空氣濕度大,風速小,氣候垂直變化大,具有典型的山地氣候特徵,區內氣候舒適,並持續時間長,最宜避暑度假。

資源概述

據2000年湖南省農林勘察設計規劃院開展的自然資源綜合考察資料,該保護區內有維管束植物215科,896屬,2019種,其中種子植物176科808屬1804種)。為湖南省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根據《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1987)和1999年8月4日國務院批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該保護區共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74種,其中一級保護野生植物6種,包括:資源冷杉(Abies Ziyuananensis)、銀杏(Ginkgo biloba)、銀杉(Cathaya argyrophylla)、南方紅豆杉(Taxus wallichiana)、鍾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蓴菜(Brasenia schreberi);二級保護野生植物68種,包括: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閩楠(Phoebe bournei)、花櫚木(Ormosia henryi)、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凹葉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subsp.biloba)、毛紅椿(Toona ciliata var. pubescens)、紅椿(Toona ciliata)、喜樹(Camptotheca acuminata)、香果樹(Emmenopterys henryi)、黃皮樹(Phellodendron chinense)、櫸樹(Zelkova schneideriana)、南方鐵杉(Tsuga chinensis)、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黃連(Coptis chinensis)、八角蓮(Dysosma versipellis)、杜仲(Eucommia ulmoides)、華榛(Corylus chinensis)、青檀(Pterceltis tatarinowii)、銀鵲樹(Tapiscia sinensis)、銀鐘花(Halesia macgregorii)、野大豆(Glycine soja)、金蕎麥(Fagopyrum dibotrys)等,此外,還包括45種蘭科植物(Orchidaceae spp.)。
該保護區內植物區系表現為複雜、過渡與交匯的基本特徵。桃源洞位於華東、華中、華南的交匯及過渡地帶,與華南植物區系有著共同的淵源歷史,尤其是受南嶺區系植物的影響深刻,但華南植物區系成分亦占有相當比重,同時也受華東、華中和黔桂等植物區系成分的滲透、繁衍。植物區系起源古老,單型屬和少型屬豐富,保存有殘遺種。由於保護區優越的地史條件和古地理背景,有利於第三紀古老植物的保存和繁衍,所以,區內植物古老、並在分類上孤立、形態上特殊的植物頗為豐富。如單型科中有銀杏科、大血藤科、鍾萼木科等;單型屬和少型屬(2-3種)植物更多,裸子植物中有銀杉屬、穗花杉屬等,被子植物中青錢柳屬青檀屬等。另外有資源冷杉(大院冷杉)、南方紅豆杉、南方鐵杉等殘遺種,尤其是大院冷杉,它是以保護區的當地地名命名的樹種,屬於極度瀕危物種,分布在保護區的香茹棚等地,總株數僅有1170株, 最大的一株胸徑110.4厘米,樹高26米,冠幅18.1米,樹齡約200年。
該保護區內陸生脊椎動物共有212種,隸屬4綱25目70科,其中兩棲動物24種,爬行綱40種、鳥綱106種,哺乳動物42種,東洋界種類占了71.7%,動物地理區劃屬東洋界華中區東部丘陵平原區。區內動物區系具有典型性和過渡性特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類多、價值大。據調查,該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9種,其中一級保護野生動物4種,包括:雲豹(Neofelis nebulosa)、金錢豹(Panthera pardus)、華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黃腹角雉(Tragopan caboti);二級保護野生動物25種,包括: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水獺(Lutra lutra)、大靈貓(Biverra zibetha)、青鼬(Martes flavigula)、小靈貓(Viverricula indica)、金貓(Felis temmincki)、豺(Cuon alpinus)、獐(Hydropotes inermis)、水鹿(Cervus unicolor)、蘇門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鳳頭鵑隼(Auiceda leuphotes)、鳶(Milvus korshun)、松雀鷹(Accipiter virgatus)、白鷳(Lophura nyctemera)、勺雞(Pucrasia macrolopha)、紅腹錦雞(Chrgsolophus pictus)、褐翅鴉鵑(Centropus sinensis)等。有19種野生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保護貿易公約》,其中附錄Ⅰ有8種,包括:水獺(Lutra lutra)、金貓(Felis temmincki)、雲豹、金錢豹、華南虎、蘇門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黃腹角雉、大鯢(Andrias davidianus);附錄Ⅱ有11種,包括: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豺(Cuon alpinus)、豹貓(Felis bengalenis)、鳳頭鵑隼(Auiceda keyogites)、鳶(Milvus korshun)、松雀鷹(Accipiter virgatus)等。

景觀特色

該保護區景觀資源豐富,規劃為甲水、田心裡、九曲水、平坑、橫泥山、桃花溪等六大景區,有一級景點6個,二級景點12個,三級景點28個。整個桃源洞群峰漫舞,谷嶺交錯,且多為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遠望羅霄山脈,峰巒重疊,延綿起伏,空間層次異常豐富。
因區內山高林密,峽谷幽深景物密集多變,遊客入內由於常時間身在茫茫雲海之中,更有飛禽走獸出沒其中,讓其更加顯得變幻莫測,平添幾分神秘感。該地由於人煙稀少,境內的原始森林及其環境極少破壞,一切都保持著古樸原始的風味,滿山的野花野果奇花異木盡收眼底。
原始神秘的神農谷是越野、登山、溯溪、露營、燒烤等戶外遊戲活動為一體的體育活動理想場所,在這裡能夠滿足人們返樸歸真的渴求,更有利於身心健康,為休閒旅遊,野外探險、避暑療養的勝

桃源洞神農谷風景區桃源洞神農谷風景區
地。

基礎設施

據相關資料顯示, 該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有辦公樓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宿舍面積3300平方米,招待所1700平方米。保護區已開通程控電話、安裝了衛星電視接收器,從炎陵縣城到保護區45公里公路全部為柏油路面,並開發了甲水景區與田心裡景區,區內建有賓館兩家,可同時容納300人食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