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渾(Hún 渾)姓源出有二:
2、出自古代少數民族姓氏所改:
① 據《唐書·宰相世系表》載,南北朝時,匈奴渾邪王隨北魏入中原,以渾為氏。
② 據《通志·氏族略》載,吐谷渾部落的後人,簡改為漢姓渾氏。
遷徙分布
(缺)渾姓望居河南郡(漢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洛陽市一帶)。
歷史名人
渾瑊:唐朝名將。本名日進(736-800)。皋蘭州(今寧夏青銅峽西南)人。鐵勒族渾部。世為唐將。善騎射。十餘歲入朔方軍,隨父釋之徵戰,勇冠諸軍,授折衝果毅。唐天寶十二載(753年),率部入磧西,破突厥阿布思,遷中郎將。在唐平安史之亂中,從河北節度使李光弼征戰河北,射殺安祿山驍將李立節,遷右驍衛將軍。從天下兵馬副元帥郭子儀收復兩京(今西安、洛陽),破安慶緒於新鄉(今屬河南),擢武鋒軍使。從副元帥僕固懷恩討史朝義,大小數十戰,功最多,加開府儀同三司,太常卿。僕固懷恩反唐時,率部歸郭子儀,為朔方行營兵馬使,從子儀抵禦吐蕃於邠州(治今陝西彬縣)。永泰元年(765年),與討擊使白元光拒吐蕃軍10萬於奉天(今乾縣),率驍騎200沖入吐蕃軍中,擒其將,又引兵夜襲其營,經多次激戰,斬5000餘人。大曆二年(767年),從郭子儀討平華州叛將周智光,攻取同州(治今大荔)。八年,率步騎5000與吐蕃戰於宜祿(今長武),初戰失利,鏇引軍趨秦原(今甘肅清水東)截擊吐蕃,盡奪其所掠而還。後戍長武城(今陝西長武西北)防秋。十一年,領邠州刺史,擊退吐蕃於方渠(今甘肅懷縣)、懷安(今華池西北)。十三年,回紇侵太原(今太原西南),任都知兵馬使,率諸軍自石嶺關(今山西陽曲東北)以南布防以拒之,回紇引去。十四年,任單于大都護、東中二受降城、振武、鎮北、綏、銀、麟、勝等軍州節度使。不久,召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建中四年(783年),涇原軍士譁變,隨唐德宗出奔奉天,任京畿、渭北節度使,領兵數千抗擊朱泚數萬叛軍的圍攻。在近月無援、城中糧盡的情況下,激勵士卒,浴血奮戰,挖地道、燒雲橋,隨機應敵;身中流矢,猶奮戰不退,終保奉天。興元元年(784年)正月,任行在都知兵馬使。二月,李懷光叛變,與朱泚連兵,渾瑊護衛德宗由奉天逃往梁州(治今陝西漢中東)。三月,加檢校尚書左僕射、同平章事,兼朔方節度使、行營兵馬副元帥。四月,率諸軍出斜谷(今眉縣西南)向京畿,大破朱泚軍於武亭川(今武功西北漆水河),斬萬餘人,進屯奉天,與屯兵東渭橋的鄜坊、京畿、渭北、商華副元帥李晟東西相應,進逼長安。五月,在李晟克復長安同日,攻取鹹陽(今鹹陽東北)。以功加侍中,封鹹寧郡王。九月,任朔方行營兵馬副元帥,與晉、慈、隰行營兵馬副元帥馬燧等合兵進討李懷光。貞元元年(785年)四月,敗李懷光軍於長春宮(今大荔朝邑鎮西北)南。八月,平定河中(治今山西永濟西南)。因功加檢校司空。出鎮河中。三年,奉命與吐蕃相尚結贊會盟於平涼(今屬甘肅),被吐蕃劫持副使以下60餘人,渾瑊隻身逃脫,入朝待罪。德宗不究,令還河中。四年,加邠、寧、慶副元帥。十二年,進檢校司徒,兼中書令。十五年十二月初二卒。
渾釋之:唐代將領,名將渾瑊的父親。世代為蘭州都督,有將才。後從朔方軍,多立戰功,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封寧朔郡王。廣德(約763-764)時代抵禦吐蕃入侵,陣亡於靈武。
郡望堂號
1、郡望
河南郡:①河南地,秦漢指內蒙古自治區河套黃河以南。②戰國時稱周雒邑王城為河南,漢置河南縣。③漢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陽(今河南省洛陽東)。隋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於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為大行政區,轄河以南、淮以北的廣大地區,治汴州(今河南省開封)。開元時從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葉以後又
有河南節度使。
2、堂號(缺)
【渾姓宗祠通用對聯】
〖渾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鹹寧王果成良將;
朔方軍累立戰功。
——佚名撰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將領渾瑊,本名日進,先世為鐵勒族渾部,蘭州人,世代為將領。他十餘歲人朔方軍,代宗時,跟從郭子儀擊退吐蕃貴族侵擾,升至左金吾衛大將軍。建中年間,朱泚叛亂,占據長安,他保護德宗,堅守奉天,後相繼平定了朱泚、李懷光叛軍,官檢校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行營兵馬副元帥,封鹹寧郡王。為人謙虛謹慎,雖位極將相,卻從不恃功傲物。下聯典指渾瑊的父親渾釋之,唐代將領。世代為蘭州都督,後從朔方軍,多立戰功,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封寧朔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