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南新城

渾南新城

渾南新城北起瀋陽三環路,南至機場北路,西至規劃路,東至機場高速路,總規劃面積57平方公里,是“十二運”的主功能區,也是承擔瀋陽市未來行政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重任的新興城區。

渾南新城北起瀋陽三環路,南至機場北路,西至規劃路,東至機場高速路,總規劃面積57平方公里,是“十二運”的主功能區,也是承擔瀋陽市未來行政中心、科技中心、文
化中心重任的新興城區。按規劃設計,到2013年,渾南新城將建成行政中心、全運村及設施、省檔案館、省博物館、省科技館、省圖書館、接待中心、會議中心、國際學校、國際醫院、瀋陽南站樞紐、桃仙機場新航站樓。作為全運會主賽場所在地,渾南新城將建設“三村三中心”,即官員村、運動員村、媒體村、全運會運行中心、接待中心、新聞中心。瀋陽全運村總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將於2013年6月建成交付使用。

“大渾南”建設

2010年8月10日,瀋陽市宣布:大渾南開發建設全面啟動!這是繼今年2月瀋陽市東陵區、渾南新區、航高基地“三區”合署辦公,正式作出建設大渾南的重大戰略決策之後,邁出的關鍵一步!
按照規劃,未來的渾南新城,肩負多重使命:世界第三代城市典範、東北亞智慧新城、國家中心城市門戶、瀋陽經濟區核心城市。
未來的大渾南是瀋陽新的行政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將打造成國家中心城市的橋頭堡
瀋陽向南,建設大渾南,是瀋陽市城市重新定位,地位提升的必然選擇。其核心區渾南新城定位非常明確:世界第三代城市典範,新能源時代生態城市建設的旗幟;國家中心城市,面向國際開放的東北亞樞紐門戶;東北亞智慧新城,引領東北亞產業提升的創意與研發中心發動機;瀋陽經濟區核心城市。
面臨中央進一步實施東北振興戰略、瀋陽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和承辦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三大機遇,瀋陽當仁不讓提出了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大渾南,正是瀋陽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的橋頭堡,是瀋陽經濟區崛起的發動機。
加快瀋陽經濟區建設,是省委、省政府著眼於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大局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作為瀋陽經濟區的核心城市,瀋陽要想更好地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在推動經濟區發展中不斷壯大自己,必須不斷拓展完善發展空間,大力提升區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增強中心城市的聚集力、承載力和輻射力。
如果說瀋陽經濟區是一個 “板塊”,瀋陽大渾南就是這一“板塊”崛起的發動機。從地理位置看,大渾南地處瀋撫、沈本、沈遼鞍營三條城際連線帶上,區位優勢明顯。更重要的是,渾南產業優勢、科技優勢和開放優勢同樣十分突出。無論是以IT產業、積體電路裝備產業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還是以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戰略新興產業,大渾南的實力都不容忽視。在加快推進瀋陽經濟區一體化的進程中,建好大渾南,必將在吸引各種資源要素向那裡聚集的同時,將瀋陽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和帶動作用發揮出來,進而助推瀋陽打造國家中心城市。
瀋陽市規劃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副局長嚴文復說:“原先的渾南地區,只是定位為一個空港副城,主要發展航空產業。如今瀋陽重心南移,大渾南建設形成新格局,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航空產業、智慧型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它將是瀋陽最重要的發展空間。 ”
面向2013年,以全運會為重要時間節點,大渾南正在努力實現城市發展新突破。目前,圍繞“十二運”及未來城市發展,大渾南地區全運會的主功能區渾南新城的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啟動。

渾南新城

世界“第三代城市”的樣板間
規劃建設的渾南新城,被冠以“第三代城市典範”之名。何謂“第三代城市”?專家給出解釋:“第一代城市依靠畜力,依靠驢車、馬車運轉;第二代城市誕生在工業革命以後,主要依靠煤和石油推動城市發展;而第三代城市,應依靠太陽能、風能、地能這些清潔能源,全力減少污染排放,讓城

市與自然相融,讓人與自然和諧。 ”
生態、低碳、環保,是渾南新城建設的核心理念。未來的渾南新城,是一座綠色、便利、和諧的新城市。
行政中心也是最佳休閒好去處
打開日本鹿島公司的設計方案可以看到,渾南新城“十字形”結構讓空間布局非常清晰。南北軸線作為功能主軸,分布著瀋陽市行政中心,緊鄰著文化創意中心和全運村體育中心;東西軸線作為景觀主軸,排列著各種主題的帶狀公園,更突出了綠化的均衡性。
根據規劃,新城最特色鮮明的是由玻璃材質打造的市民廣場,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間的同時,能夠在冬季將陽光引入地下,形成真正的“四季廣場”。玻璃材質的建築物新穎別致,恰似“水晶宮”般光彩奪目。
專家們表示,這種設計符合第三代城市典範特質,冬季可利用太陽採光,將光線引入地下,一年四季如春,將成為這座現代之城的標誌性建築。
根據規劃,隨處可見的綠地廣場,為市民提供了眾多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滿足了人們親近自然、擁抱自然的希望。有關專家說,大渾南的核心區,還是市民欣賞高雅文化的最佳所在、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立體式交通讓你最短時間到新城
鹿島公司的設計方案強調新城是基於公共運輸系統的規劃,著眼點放在軌道交通上,與現代都市功能相匹配,符合現代城市快節奏出行需求。
未來的大渾南,路網四通八達,將聚集高速鐵路、公路、航空及捷運等多種交通方式,呈立體式交通。
根據鹿島公司的設計,渾南新城的城市建設是從捷運開始的。據介紹,通過大渾南地區的捷運近期有2號線、4號線、9號線、10號線,遠期有6號線、8號線。 2012年,新瀋陽南站將投入運營,高鐵客運站周圍將成為瀋陽連線經濟區乃至東北亞的交通快速出入口。將來,準備出門遠行的你,可以乘坐捷運4號線或10號線到達二者交會的新瀋陽南站,登上時速為350公里的高鐵。
目前正在建設的捷運2號線,全運會前通車,可以帶你前往行政中心。同時,規劃建設的南北二幹線也經過行政中心。
鹿島公司還規劃設計了一條環繞渾南新城的輕軌,可到達區域內各個節點,與捷運相交實現區域內軌道交通全覆蓋。
在擁有25條公交線路的基礎上,瀋陽市正大力推進大渾南周邊公共配套的進一步完善,規劃完成80平方公里路網建設,加快公交首、末站建設,大規模新增公交線路。
渾南新城區域內交通便利,向世界起降同樣空間無限。據介紹,桃仙國際機場新航站樓建成後,大渾南將擔綱面向國際開放的東北亞樞紐門戶。
40公里地下管廊彰顯城市“智慧”
未來在渾南新城的主要道路下方將建設近40公里的管廊,使路面沒有下水井蓋,沒有電線桿,道路修好後不再開挖,電纜、電線等全部管線入地。
該管廊在全運場館、全運村及媒體村區域內鋪設面積約40公里,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地下綜合管廊系統。據介紹,除排水、煤氣管線外,電力、路燈、電信、聯通、網通、移動、鐵通、交通監控、給水、中水、直飲水及熱力等12條市政管線全部進入地下管廊系統。
打造別致宜居城市“樣板間”
作為 “第三代城市典範”,在能源利用方面,渾南新城的目標是實現居民區、商
場和服務設施等全部依靠太陽能解決發電,供熱採用地源熱泵技術,小區和商業設施內部實現污水的自我循環淨化,未來,這裡將是沒有電線、沒有鍋爐、沒有大型污水處理廠的零碳無硫新城區。
大渾南是一座風景如畫的綠色生態城,將完美體現“水生態”理念,並將現有的自然資源融入城市規劃框架,就地取材、就地取水。按照規劃,大渾南的開發建設按已梳理的河流水系,使之形成環繞核心區的環城河,構建大渾南生態島。梳理後的環城河與蘇撫灌渠形成渾南“一環一帶”的生態水系。
一個宜居城市的“樣板間”,將在渾南新區變為現實。
新型電動車帶你“漫遊”全運村
瀋陽將打造中國首個“碳中和”全運會。一方面是全運村內的建築和多功能體育館將全部按照國家三星級綠色建築標準進行設計和施工,全運會場館內的照明也有望使用半導體照明(LED)等節能設施。另一方面則是增加碳匯,爭取通過植樹綠化或其他環保項目來抵消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此外,在全運村內計畫全部使用各類新型電動汽車,讓人們可以在沒有尾氣的環境中放心呼吸清新的空氣,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率達到100%,餐飲垃圾資源化率達到90%以上。

文化脈絡

沿故宮軸“過”河
承載重任的渾南新城,不僅是一個生產物質財富的新興產業園區,更是一座體現文化吸引力的現代新城。
當初對大渾南進行整體規劃時,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2010年上海世博會園區規劃總規劃師吳志強就強調一個概念,這座新城將繼承瀋陽“皇城”和工業城市的歷史,成為一座文化味十足的生態之城。
從地理位置上看,未來的瀋陽新中心恰好位於瀋陽故宮的中軸延長線上。在“故宮軸”上,以行政中心為起點,建設“市民廣場”、“文化創意中心”,從而構成 “渾南新城”城市中心這一創造型城市的“脊骨”。
文脈相承,文化精神延續。沿著故宮中軸南延的文化之線,越過渾河,抵達未來的城市中心。未來的渾南新城,將是一座文化之都。歷史文化傳統和現代文明之光,在這裡交融。
按照規劃,未來的大渾南,將建設成為瀋陽的科技文化中心,市級文化機構和藝術團體將搬遷至此整合,並將遼寧省博物館、檔案館等公共設施搬遷擴建,與當今世界發達城市格局相似,形成城市行政、文化中心渾然一體的布局。同時,利用優良的生態環境,打造文化創意、教育培訓等功能片區。
與以往城市建設不同的是,大渾南極有文化底蘊,專門設計規劃出文化創意區域,而其中還分為動態區域和靜態區域。劇場、音樂廳、音樂學院等靠近各辦公樓區域的城市化空間,將在動態區域建設。靜態區域將建設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魯迅美術學院等靠近綠色緩衝帶、布滿綠蔭的恬靜空間,通過視覺性放鬆形成文化精神。
未來的大渾南,是一個空間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完善、高新技術產業集聚、文化創意人才密集、道路交通四通八達、出行便利的瀋陽城市新中心。有關人士說,大渾南建設首先充分考慮為民眾提供完善的生活載體等功能,加快民眾就醫就學、起居購物、休閒娛樂、體育健身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讓民眾率先享受大渾南建設的成果。
向南,向南,瞄準世界一流新城區標準,手繪城市未來美好生活,大渾南開始激情示範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