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平定雲貴之戰,清廷平定三藩之亂,消滅吳氏偽政權之重要戰役。清康熙十九年(1680),清帝玄燁以蔡毓容為綏遠將軍,總統諸路綠旗兵水陸並進,自沅州(今湖南沅陵)入貴州,與大將軍貝子彰泰所率滿洲兵會師,攻鎮遠衛關,盡毀吳世璠軍營壘。吳軍退走,清軍追擊至偏橋衛,又大敗之,遂克鎮遠。吳世璠將夏國相等以2萬人屯平遠西南山,分兵據守江西坡天險,並布置象陣阻擊清軍,清軍進攻不利,兩天后,清軍再次進攻,吳軍不支,國相棄險退走。清軍進克貴陽,連下安順、石阡、都勻、思南諸府,大敗吳世璠於永寧,貴州平定。彰泰統帥諸路滿、漢兵40萬自貴州入雲南,渡盤江,破吳軍於沙子哨,進至臘茄坡,復新興所,克普安。平南大將軍賴塔亦督滿、漢諸路軍自廣西入雲南,經田州、泗城、西隆進軍,連敗吳軍,進至距安龍30里之石門坎。吳部將何繼祖擁眾在石門坎憑險拒守。二十年元旦,清軍乘吳軍不備,猛攻石門坎,前後夾擊,吳軍倉促應戰,腹背受敵,不支退走。清軍奪其隘口,復安龍所。何繼祖與詹養、王有功等以2萬人守黃草壩,賴塔督諸軍奮力進攻,激戰數日,破吳軍營壘22座,俘詹養、王有功及其部下千餘人,獲象、馬輜重甚多,遂進軍曲靖,與彰泰軍在嵩明州會師,合圍雲南省城昆明。吳世璠、胡國柄、劉起龍、郭壯圖等以萬人距城30里列象陣迎戰。彰泰、賴塔左右夾擊,吳軍拚死決鬥,五卻五進,象群忽反踐吳軍於金汁河,陣地混亂,清軍乘機突擊,吳軍潰退。清軍追擊至城東歸化寺,自寺西至碧雞關連營作長圍數十里。吳軍尺移諸將家屬於王華山,空城分門防守,從水道運輸,與清軍相持數月。臨安(今雲南建水)、永順、姚安、大理等諸路總兵相繼降清。吳世璠急令馬寶、胡國柱自四川,夏國柱自廣西回救雲南。彰泰遣兵迎擊。馬寶至姚安降,胡國柱走雲龍州。希福破雲龍州,胡自殺。夏國相走廣西,李國棟圍之於面板橋,國相亦降。吳世璠割地乞師於達賴喇嘛,收餘眾固守。九月,趙良棟軍自四川克雅州復建昌,渡金沙江至雲南, 與彰泰軍合攻昆明。世璠出城應戰,敗於桂花寺。賴塔軍以巨炮轟城, 日夜不息,世璠部將余從龍降清。城中食盡援絕,世璠眾內亂,欲擒世璠降清,世璠、郭壯圖自殺,其將何忠出降,雲貴平定。
相關詞條
-
平定三藩之亂
三藩之亂發生在清朝康熙皇帝統治時期。康熙皇帝親政以後,國內外形勢十分嚴峻,清政府的權力還不能行使全國。同中國歷史上的一切封建君主一樣,康熙絕不能容忍藩臣...
三藩的形成 主要人物 過程 影響 相關資料 -
清軍入關
清兵入關是指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滿洲貴族的軍隊在明朝將領吳三桂的帶引下大舉進入山海關內,擊敗李自成、攻占京師(今北京)開始成為統治中國...
歷史背景 事件起因 事件經過 事件結果 事件影響 -
《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
《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是清朝乾隆皇帝為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畫像上的題詞。乾隆為了宣揚十全武功,表彰在戰役中功勳卓著的將士,公元1755年,清政府平定準...
背景介紹 畫像特點 十五功臣名單 部分讚辭 主要人物 -
鄭成功抗清之戰
鄭成功抗清之戰是1646年(清順治四年,永曆元年)至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鄭成功在明亡後,退守金門、廈門一帶,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的鬥爭。...
戰爭背景 戰爭過程 戰爭結果 戰爭後續 歷史評價 -
清滅南明紹武、永曆政權之戰
清軍自順治元年(1644年)入關,於兩年間先後滅大順、弘光、大西、魯王監國、隆武諸政權,北方及東南、中南地區基本平定。 三年八月,清廷命孔有德為平南大將...
戰爭背景 戰爭過程 戰爭後續 -
清平大小金川之戰
清平大小金川之戰是乾隆朝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叛亂,維護西南邊疆穩定的兩次大規模戰役。同時也位列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之二 。 乾隆初,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奪取小金...
戰爭背景 戰爭過程 戰爭結果 歷史影響 相關評價 -
建昌之戰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月至二十年(1681年)七月,在清平三藩之亂中,勇略將軍趙良棟部收復重鎮建昌(西昌),打通川滇通道之作戰。
康熙十七年八月 轉折 結果 -
清滅南明弘光政權之戰
三年八月,清廷命孔有德為平南大將軍,率部進攻湖廣和廣東。 十六年(1659年)正月,清3路大軍攻占昆明,永曆帝逃往緬甸。 十八年(1661年)九月,清軍...
-
清朝統一戰爭
多爾袞揮師入關,入主中原。 過程清兵入關和定都北京 對清軍入關起...清軍找到了一個引路人;但對信中提出的以“財帛”和“裂土”為乞援的條件十分不快,立即回書說,清軍此次進兵不僅要消滅李自成的農民軍,而且更為重要...
背景 過程 結果 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