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清華記憶:清華大學老校友口述歷史(百年校慶)》薈萃了26位清華老校友的口述訪談,歷時四年完成,集中體現了清華大學的百年發展與變革,內容涉及老校友對國立清華大學、西南聯大、新清華建設等各階段的親歷及反思,匯集成為百年清華記憶。口述訪談生動活潑,可讀性強,適合大眾閱讀。讀者可以從不同的口述中多角度了解清華歷史。
圖書目錄
百年蹤跡——吳宗濟口述
1 家世背景
2 求學經歷
3 愛國義舉
4 政治浮沉
5 科研成就
附:清華舊事竹枝詞
科藝留聲——劉曾復口述
1 家世簡述
2 師大附中
3 清華大學
4 工作經歷
5 藝術因緣
八年清華風雨同舟——高沂口述
1 與清華結緣
2 在政治風雨中艱難發展
3 從“大躍進”到生產自救
4 教育與生產相結合
5 “文革”狂飆
6 統戰點滴
體教萍蹤——王維屏口述
1 抗戰爆發
2 逃離淪陷區
3 求學之路
4 清華大學
5 走上國際體壇
6 回憶清華體育教研組
拓寬領域持之以恆——林家翹口述
1 套用數學
2 做研究要廣
3 談現在的教育與體制
4 回憶老清華
清華瑣憶——白家祉口述
1 考取“清華清寒公費生”
2 戰爭前的北京清華園
3 西南聯大
我與清華——唐統一口述
1 入學,一年級
2 借讀
3 復學,二年級
4 三年級
5 四年級
6 助教生涯
7 去英國工廠實習
8 回國到清華任教
9 培養研究生
10 科研工作
11 建立精密儀器室
12 圖書館工作
13 校外活動
14 體育運動
15 離休與返聘
嚴謹求實勇於創新——鄭林慶口述
1 我的學歷
2 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學習
3 在美國工廠見習
4 我的教學生涯——機械零件課程
5 目前教育存在的問題
生平自敘——康壽山口述
1 家世
2 早年求學
3 抗戰時的中央大學
4 初到北平
5 走進清華
意匠探微——汪國瑜口述
1 解放前夕我的清華園生活
2 建築系初創
3 國徽設計
4 教學與設計相結合
在學習中成長成才——汪家鼎口述
1 簡述
2 聯大
3 出國
4 清華
往昔回顧——江作昭口述
1 來清華的經過
2 參加民主學運的經歷
3 參加地下讀書會
4 北平解放,投筆從戎,參軍南下
5 重回清華任教,從事新型陶瓷教學科研和開展國際學術交流
6 對開展科研工作的兩點體會
7 “文革”經歷和對蔣南翔校長主政清華業績的認識
8 往昔回顧
向南翔同志學習,建設新清華——劉冰口述
1 結緣清華:從團中央到清華園
2 做好助手:辦社會主義大學
3 繼承創新:蔣南翔教育思想和方法論
4 堅持真理:蔣南翔政治上的堅定性
淡泊明志自強不息——王補宣口述
1 家業簡述
2 西南聯大
3 清華歲月
4 伉儷情深
5 人生感悟
拜萬人師謀萬家居——吳良鏞口述
1 建築系的創辦:“建設系”時代
2 院系調整後的新起點
止而後定止於至善——解沛基口述
1 清華園裡新啟航
2 見證新清華發展歷程
3 從“思想改造”到“反右”
4 “文革”中的經歷
5 創辦技術服務公司
憶清華歲月思學科發展——何東昌口述
1 解放前:清華的民主氛圍
2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政治運動
3 教育領域的調整與改革
4 憶往昔清華園中人與事
在語詞的密林里——陸慈口述
1 從常熟到昆明
2 從聯大學生到清華助教
3 清華的教學生涯
4 我的家庭
教學相長培育新人——王煒鈺口述
1 “又紅又專”的教育理念
2 教育與科研生產相結合
3 培養團隊精神精神
4 培養“登山隊員”
5 招收工農兵學員
6 批判“大屋頂”
790 年代:參與設計人民大會堂港澳廳
結緣清華育英才——張禮口述
1 求學輔仁
2 留學與歸國
3 清華歲月
我的清華情結——盧謙口述
1 自學外語
2 初到清華
3 俄語教學與翻譯
4 與蘇聯專家共事
5 回憶蔣南翔
6 改教英語
7 技術革新
8 施工教研組的興衰
9 回顧“反右”與“文革”
10 學外語的經驗和體會
11 體悟清華
12 後記——銘心的懷念和感謝
科學攀登 55年曆程回憶——呂應中口述
1 從“航空救國”到“革命救國”
2 科學救國:攀登核能科技高峰
3 第二次飛躍:“軟科學救國”解決我國的持續發展問題
4 第三次飛躍:致力於“技術救世”
往事回眸——潘際鑾口述
1 國難聲中的成長
2 感懷“西南聯大”歲月
3 回顧校長生涯
4 蔣南翔與清華大學
低調為人探賾索隱——金國藩口述
1 清華世家
2 求學之路
3 教學生涯
4 教育理念
5 人生感悟
六十載清華情——張思敬口述
1 解放前
2 新中國成立初期
3 清華的“反右”鬥爭
4 “四清”運動
5 黨員隊伍建設工作
6 幹部選拔與培養機制
7 “文革”歲月
8 清華校史研究與編纂工作
9 六十餘載黨齡風雨路
苦心鑽研多作貢獻——閻炳義口述
1 抗戰時期
2 解放前後
3 新中國成立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