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聖訓——崇謨閣本

清聖訓——崇謨閣本

《清聖訓》為清代官修皇帝諭旨集成典籍,分門別類編輯成書。目的是便於查考前朝皇帝的施政馭民之諭令,使後代恪守祖訓。清代聖訓的編修起於順治十二年(1655),實錄館將太祖、太宗實錄編修告成後,又特設聖訓館,為太祖、太宗編修聖訓,編修人員仍為實錄館人員。自康熙始,不再專設聖訓館,聖訓由實錄館編修。自此新帝即位後開設實錄館為前朝皇帝編修實錄、聖訓成為定例。清代共有十一朝聖訓,前十朝各有滿、漢兩種文本,光緒《大清德宗景皇帝聖訓》只有漢文本。

乾隆四年(1739)至六年將前五朝聖訓重新校刊精寫五部,分藏於乾清宮、內閣實錄庫、皇史宬。乾隆皇帝為彰顯陪都盛京的尊崇地位,於乾隆八年決定將一份皇室秘籍實錄聖訓玉牒送至盛京故宮尊藏,並決定於故宮內修建貯藏實錄、聖訓的專門建築崇謨閣。但十五年第一次將清代前五朝皇室秘籍送至盛京後,聖訓與實錄並未尊藏於十三年已建成的崇謨閣內,而是存貯於鳳凰樓樓上龍櫃內。直至乾隆四十三年才正式移入崇謨閣中。此後除民國年間所修《大清德宗景皇帝聖訓》外,其餘歷次修撰的聖訓均按制續送閣內尊藏。
原存崇謨閣的清代歷朝聖訓目前被保管於遼寧省檔案館
清聖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