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全鎮幅員50.4平方公里。轄10個村,分別是:農新村、龍洞壩村、萬里坪村、鐵峰村、華光村、沙壩村、快活村、雙龍寨村、金茂村、平灘村和1個街道社區,91個村民小組。截止2012年10月,8350戶,22578人。
經濟發展
農牧業

建設
該鎮是原清河區所在地,有駐鎮單位20餘個,新建“哈兒新街”特色吸人,亮點突出。場鎮東柳河依鎮而過,依山傍水,地勢平坦,環境優美。場鎮建成面積約29.13公頃,配套功能齊備。是集程控電話、無線移動通訊、信息傳輸、光纜閉路電話、中心國小、縣級中學(中峰中學)、農貿市場、商貿市場、15萬立方米自來供水站、35KV變電站為一體的現代化小城鎮。2000年清河鎮被列為四川省第三批省級(二級)試點鎮,同時,依託和結合老街古樸特點又新開發建設了一條全長500米,占地面積45畝,街寬16米,與老街互相匹配,遙相呼應的特色街“哈兒新街”,給清河場鎮增添了新的光彩。
交通
全鎮村村通公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格局。場鎮主要沿竹龐公路呈帶狀發展,主要街道4條。
風景名勝
哈兒街

五拱橋
修建於1920年,是清河鎮的“牛尾”,橋兩端各兩棵大黃角樹,現存一棵,橋兩邊石拱上長有數棵小黃角樹,為橋兩邊自然綠色景觀,民謠有:“過五拱橋不見五拱橋,不過五拱橋看到五拱橋”。
踏水橋
橋上有兩個龍頭,又叫雙龍橋。雙龍橋橋頭有一棵黃桷樹,據說有300多年歷史,巨大的樹根上環抱一土地廟,當地人也說不清是先有廟還是先有樹,奇怪怎么就長在了一起。石壁上刻有幾行字:“有水也認清,無水也認青,去掉青也水,添爭便讀靜;有水也是河,無水也是河,清清河水誰不愛,河水再高不淹街”。
中峰島
離清河鎮5公里,孤風屹立,綠樹成蔭,古柏參天,白鶴成群,寺宇幽靜,四面環水,有“海螺碧珍龍、蓬萊小島峙中峰”、“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之稱,其“幽、靜、美”讓人流連忘返,是良好的休閒遊玩去處。
離場鎮8公里,最高海拔1196米,山巒起伏,群峰傲立,萬畝“綠海”,蔚為壯觀。登高一望千山萬壑盡在視野,山村點綴,炊煙裊裊,恰如一幅水墨丹青,山上有自然形成的神秘的“豬兒嘴”、“天星眼”、“燈盞窩”景點。
哨樓彎

李子生態產業園
清河鎮龍洞壩李子園,位於清河古鎮西南端,華瑩山脈以北山腳,背靠全縣最高峰萬里坪峰。距竹龐路1公里,清河場鎮2公里,與哨樓灣景點一溝之隔。該園區地勢獨特,山巒起伏,錯落有致,風景秀麗,有成片李子2000多畝,成片柑桔40畝,園區上部與國有林接壤,松木、其它闊葉樹種組成的混交林密布。春暖時節,遍野李花,競相爭艷,松濤雷鳴,聲聲入耳;盛夏時節,碩果壘壘,讓人品嘗不盡的脆甜鮮果,感受魅力無限的大自然風景。
其他
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走遍中國》古鎮拍攝組在大竹縣清河鎮開機,清河鎮是央視《走遍中國》欄目本次來川開展古鎮拍攝活動九個古鎮之一,也是我市唯一入選的古鎮。按照欄目組“一鎮一風情”的節目策劃,“清河鎮—川東西洋景”被暫定為這次拍攝清河古鎮的主題。攝製組將在清河古鎮圍繞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為中心拍攝7天左右,最後製作成30分鐘一集的專題片在央視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