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營堡,據《嘉靖寧夏新志》載:舊城一里,“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都御史王珣拓之,為周二里。先是靈州備御西安左衛等官軍一百二名員,輪流哨備。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巡撫、都御史翟鵬奏遷旗軍五百一十名,置操守官一員、管隊官五員、守堡官一員。十一年,總制尚書王瓊又奏,改靈州參將並兵馬駐紮於此”。今城在清水營村西二華里處,已廢棄無人住。城堡磚石部分早被拆為民用,現僅存夯土城牆。
簡介
清水營堡是萬里長城二百關之一,這萬里長城二百關中,有2個清水營堡,都修建於明代。位於陝西省府谷縣的清水營堡,和靈武清水營堡一樣,都是黃土夯築,但是府谷縣的清水營堡多保存較好,而靈武清水營古城,僅存夯土城牆了。 清水營古城位於靈武市區東北方約38公里處的寧東鎮清水營村,城堡北側臨靠明長城,東北依清水河而建得名,是明長城內側沿線的軍事防禦設施之一,在長城沿線眾多的屯兵城堡中,清水營城是一座較大的屯兵城堡。
明憲宗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負責陝北邊防的延綏巡撫都御史餘子俊在很短時期內,發動軍民修建了東起清水營(今陝西省神木縣東北),西到花馬池(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長約一千七百多里的長城和十一個城堡,以及上百個烽火台的偉大工程。並且在城南側,順著長城的走向開山填谷,修建了東起山西省偏關,西至甘肅省固原縣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的夾道。
史志記載
據《嘉靖寧夏新志》記載:“清水營西逾河至寧夏七十里,南至靈州七十里,東至興武營六十里,北臨沙漠。城一里許。 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都御史王珣拓之為二里,駐官軍一百二十名。”,這段記載清楚地記述了清水營古城的方位和城堡規模的大小。嘉靖八年〈1529年〉,巡撫、都御史翟鵬奏請朝廷增官軍五百一十名,置操守官一員、官隊官員五員,守堡官一員。嘉靖十一年〈1532年〉,總制尚書王瓊奏駐靈州參將,增設官員。後又設兵部議事處,總制三邊(延綏、甘肅、寧夏)官員在此議事。至此清水營城成為當時河東長城邊事指揮中心。由於它特殊的重要地位,
建制特點
清水營城的建制和修建規模相對較大。原城牆內外兩側均“瓮以磚石”,因而顯得氣勢雄偉壯觀,輝煌一時。直至二十世紀60年代以前清水營城原貌仍保存較為完整,後因人為因素,現磚石皆被拆除,原磚砌城牆已裸露為土築牆體,保存完好,城為方形,邊長300米,城牆底寬14米,頂寬6米,高9米,四角有方形角台,角台實體凸出城牆牆體,比較牆體寬而厚實,角台之上城樓已不復存在,但城樓基礎殘蹤尚存。東城牆有大門,面東而開,城門外套以瓮城,瓮城牆體高大、縱深,其南牆下有門洞面南外開,以古色青磚拱砌。瓮城牆體上尚有城樓建築痕跡,長22米,寬7米。清水營城內已一片廢墟,地面遍布磚瓦、瓷片。但是,四百八十年前的清水營古城,一度曾是明代總制三邊的重要軍事據點。轄領烽堠達十四座:有雙溝墩、苦水墩、柔遠墩、鎮北墩、寧靖墩、古寺墩、靖邊墩、斬賊墩、木井墩、清字墩、定遠墩、舊定遠墩、廟兒墩、塔兒墩。轄域地界跨今陝西、甘肅、寧夏三省區。至清朝乾隆六年(1741年),朝廷對清水營城又加以重修,至城高三丈,厚二丈五尺,頂寬一丈五尺,駐把總。
經濟
明代清水營古城,不但是總置三邊官員軍事議事中心,而且逐漸形成一處較大的牲畜交易市場。暗門內外每逢交易日馬嘶驢叫,牛羊成群,此去彼來,這就是有名的清水營馬市場景。清代官府在清水營設立驛道,設快馬十八匹,驛夫十名,以至後來,由於疆域擴大,邊界穩定,清水營城防務作用日減,其輝煌的歷史也逐日衰落。關於明代清水營“馬市”,其形成的基本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各民族的交易所需。明代,周邊各少數民族的生產力均有提高,其馬牛駝羊、皮毛等土特產品是明政府和內地人民所必需的,而內地的茶、糧食、紡織品、鐵器等也為各少數民族所必需,雙方都希望以其所有易其所無,建立密切的商業往來關係。二是明廷實行商屯政策的結果。明政府利用食鹽專賣權,規定商人把糧食運到邊境,交納上倉,就可以換取“鹽引(販鹽許可證)”,是為“開中制度”。開中商人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就僱人在邊地屯墾,收穫的糧食就近納倉,換取“鹽引”。永樂時期,邊糧二斗五至一斗五可支鹽一引,“商之利甚厚”,商人皆“戮力墾田,充實邊塞”,商屯開闢出的荒田很多,大大提高了靈州地區的土地利用程度。
明廷順應社會經濟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為了在政治上籠絡和控制各族人民,所以逐步建立起以茶、馬為主的貿易體系。因清水營是明長城中的一所重要城堡,設有南北通道和暗門(一種供出入的拱券小門),在駐軍控制下關啟。又因其腳下是清水河,河水清徹見底,其水面至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還約寬二十米,河床平坦,水不過膝,是畜群飲水的良好處所。再加上它處於寧鹽(今銀川至陝西定邊)大道的中段,東邊和陝北有駐兵防守的“平安大道”相接,緱墩設定齊全,是明時寧夏境內東西來往的必經之處。所以,隆慶五年(1571年),明廷在清水營開設“馬市”。官府和來此商屯的商人及本地居民著意綠化,綠蔭交織,商貿來往頻繁,不少鹽商也持就近納糧入倉換取的鹽引,前來參與交易。清水營也就成為明代中期西北地區最北面十分重要的商貿場所。
清水營開設馬市後,明政府對茶市、馬市的交易控制逐步放鬆了,允許一定數量的犁、缽、鍋等鐵器入市交貿;開市時間也由原來每月一次改為每月數次或連續開市十多天。萬曆元年(1573年)後,還允許民間每月開設一次“月市”,每年開一次“牛羊小市”,清水營更成了寧夏、陝西、甘肅和長城以外蒙古族的商品集散地。朝廷有時也專門撥出銀兩給寧夏,以購買馬匹,其中有許多就是在清水營馬市成交的。隨著茶、馬市向著民族間的自由貿易市場轉變,各民族參與交易的人越來越多,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促進了清水營及靈州地區多種經營的發展。
清水營馬市一直持續至明末。到了清初,由於橫城處於寧鹽大道和黃河水路的交匯處,又有水運之便,所以逐步取代了清水營馬市的商貿活動。
位置
清水營堡,明長城榆林鎮關堡。位於陝西省府谷縣,清水河下游。
歷史
據《榆林府志》載:清水營堡建於明“成化二年(1466),兵備尚書王復奏從府谷堡移出芭州舊城。三年,巡撫盧祥言芭州水泉枯涸,別有地名清水川,正當衝要,頗有水泉,可立城堡。”《延安府志》載:清水營“城在山坡,周三里有八步,高一丈八尺,東、南門二,樓鋪十九座。萬曆三十五年(1607)巡撫塗宗浚增修關城,砌以磚。”清水營附近長城黃土夯築,多保存較好,一般高在2-4米,保存好的地方,尚存5米餘。
清水營至張家窯村間的城牆較好,夯土牆牆體存高多約在六米左右,每隔約一百五十米有一夯土墩台,墩台風蝕較為嚴重。張家窯村至橫山堡,夯土城牆沙化圮坍較重。橫山堡,舊名紅山堡,據《嘉靖寧夏新志》載,此堡為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總制尚書秦竑奏,委都指揮史鏞築,周回一里許,置旗軍二百五十一名,操守官一員,守堡官一員”。7今橫山堡磚石早被拆為民用,夯土城牆尚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