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清明節一日
【明】李漁
正當離亂世,莫說艷陽天。地冷易寒食,烽多難禁菸。
戰場花是雪,驛路柳為鞭。荒壠關山隔,憑誰寄紙錢?
注釋譯文
注釋
①清明前一日,即寒食日。
②離亂世,作者經歷了明亡清興,改朝換代的大變動,故云。
③艷陽天,陽光燦爛、風景美好的春天。
④地冷,意謂;避亂在各地奔波,地方不熟,生活不安定,常吃冷食。
⑤烽,烽火。難禁菸,寒食禁菸火,但戰火遍地,無法禁菸了。
⑥“戰地”二句,寫在避難者眼中,花的紅色使人聯想起流血,柳條也使人聯想起打人的皮鞭。
⑦荒壟,久無人掃祭之墓。
譯文
正當改朝換代的大變動時代,還是不要說美好的春天了。避亂在各地奔波,常吃冷食,戰火遍地,無法禁菸了。在戰場上紅色的花好像是戰士們流的鮮血,路邊的柳條使人想起打仗的皮鞭。很久沒人掃祭的墓,別人憑什麼寄紙錢?
創作背景
清順治三年(1646)8月,清軍攻占金華,“婺城攻陷西南角,三日人頭如雨落”。功名不遂、身經戰亂的李漁歸隱故鄉,回夏李居住。清廷頒布了剃髮令,所到之處,“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李漁對這一傷害民族自尊心的暴行雖強烈不滿,但為了保命,還是剃了,並自稱為“狂奴”,奮筆寫 道:“髡盡狂奴發,來耕墓上田。屋留兵燹後,身活戰場邊。幾處烽煙熄,誰家骨肉全?借人聊慰己,且過太平年。”
作品賞析
《清明前一日》是兵荒馬亂年代產生的一首特殊節令詩。作者李漁筆下寒食節的春光、花柳、習俗,經過一個逃難者眼光的過濾,一切景象都蒙上了一層戰爭的陰影,氣氛悽慘,反映了戰亂中人們顛沛流離的生活,和彷徨無主、疑懼哀傷的情緒。
作者簡介
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人。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18歲補博士弟子員,在明代中過秀才,入清後無意仕進,從事著述和指導戲劇演出。後居於南京,把居所命名為“芥子園”,並開設書鋪,編刻圖籍,廣交達官貴人、文壇名流。著有《凰求鳳》、《玉搔頭》等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