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角聲哀咽

概況

【作品名稱】清平樂·角聲哀咽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納蘭性德

【作品體裁】詞

原文

清平樂角聲哀咽,襆被馱殘月。過去華年如電掣,禁得番番離別。一鞭衝破黃埃亂山影里徘徊。驀憶去年今日,十三陵下歸來。

注釋

襆(pu)被:用包袱捆上衣被。《晉書·魏舒傳》:“入為尚書郎。時欲沙汰郎官,非其才智者罷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同僚素無清論者鹹有愧色,談者稱之。”後人以襆被作為謙詞,意謂乖列××官列中。此處則是取馬背上馱著行李之意,謂旅途之艱苦。 

禁得句:忍受著一次次的離別。

一鞭句:謂一抹斜陽照在了滾滾黃塵上。

十三陵:參見《好事近》(馬首望陰山)注。

賞析

此篇抒發了行役的淒涼傷感、傷離之意,懷人之情滿可見。上片前二句寫旅途的艱辛淒清,描繪其天復一天地在哀角聲中,馬背行囊上度過。後二句慨嘆年華盡在番番的別離中飛逝。前景後情,極見傷感。下片仍是前景後情,前二句寫眼前之景,是為黃昏日暮,黃塵陣陣,山影重重,行路匆匆,如此景況則更令人不勝悵惘。後二句忽以追憶去年今日之情景收束,其惘然失落,懷歸之意便倍加翻出。跌宕婉曲,轉折入深,這在小令中是極難得的。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正黃旗滿州人,大學士明珠長子,生長在北京。幼好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學術文化,尤好填詞。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僅三十一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