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春曉

清平樂·春曉是由宋代詞人王安國 所做的詞王安國(1028-1074),北宋官吏,字平甫,撫州臨川人(現為撫州東鄉縣上池自然村人),王安石弟。自幼聰慧,操筆為文皆有條理,年十二時,出其所作銘、詩、賦、論數十篇,觀者驚嘆。屢舉進士不第。這是一首傷春題材的抒情小令。上片寫暮春殘景,下片以春風吹綻梨花自喻品格高潔。

作品信息

【作品名稱】清平樂·春曉

【創作年代】宋

【作者姓名】王安

【作品體裁】

作品原文

春曉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官錦污,昨夜南園風雨。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傷春題材的抒情小令。上片寫暮春殘景,下片以春風吹綻梨花自喻品格高潔。

起首兩句“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運筆奇巧。平常景物,鶯兒啼鳴,經擬人手法點化為對執意歸去之春光的殷情挽留,形象生動。“費盡”兩字足見挽留之情篤意誠。其後,晏幾道寫出“留人不住”一句(《清平樂·留人不住》),兩者不無關係。“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為倒裝句式,意為一夜風雨把枝頭殘花吹落遍地,春已離去。“宮錦污”形容落英繽紛,一片狼藉,不忍入目。詞人倒裝這兩句,意在突出落花春去、令人痛惜的情感,對摧花之原因已無暇多顧了,故有人評其“倒裝見筆力”(《譚評詞辨》),非常精當。

過片,留春、惜春之情愈發難收。“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二句緊承上片,將感情推向高潮。小憐原為北朝馮淑妃之名,這裡泛指歌女。深夜,不知何處歌女彈奏琵琶,弦聲如訴,引得詞人一宵無眠,魂思悠悠,追隨春光,遠遊天涯海角。從留春、惜春,再到追春,一條情感發展的脈胳已經形成,但從詞意看,似未跳出一般傷春小令的窠臼,表現手法也未見絕妙。然而結尾兩句,意象一變,傷情盡掃,不由得使人耳目一新,詞的底蘊道出:春風雖已離去,但吹綻了滿枝嫩白、清逸的梨花,而對豪華、富貴、權勢的府邸卻不曾逗留片刻;那些美好的事物,來時清白,去時高潔,令人神往;人生在世,就應該這樣始終保持高潔的品格,而不去趨炎附勢、青雲直上。“春風自在梨花”一句,也有作“春風自在楊花”,但無論“梨花”,還是“楊花”,都是作者一種自喻。王安國仕途坎坷,政見與哥哥王安石屢屢相左,後遭誣陷,罷廢歸田,借詞一吐情愫,自我慰藉,可以理解。命運不幸的士人往往會留下膾炙人口的詩作,這首超拔脫俗、傷情不傷神的小令,便又是一例。

作者簡介

王安國(1028-1074),北宋官吏,字平甫,撫州臨川人(現為撫州東鄉縣上池自然村人),王安石弟。自幼聰慧,操筆為文皆有條理,年十二時,出其所作銘、詩、賦、論數十篇,觀者驚嘆。屢舉進士不第。神宗熙寧初,以韓絳舉薦,召試,賜進士及第,除武昌軍節度推官、西京國子監教授。秩滿,授崇文院校書,改秘閣校理。因與呂惠卿有隙,惠卿以鄭俠事誣陷之,奪官歸田裡。熙寧七年八月卒,年四十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