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清乾隆黃地琺瑯彩開光嬰戲紋瓶
【類別】瓷器、琺瑯彩瓷
【年代】清乾隆年間
【文物原屬】清宮御用瓷器
【文物現狀】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簡介
高16.1cm,口徑3.4cm,足徑4.5cm。
瓶直口,短頸,溜肩,圓腹,腹下收斂,瘦底,圈足。通體以黃地琺瑯彩裝飾。頸部和足上各繪焦葉紋一周。腹部三面開光,內繪嬰戲圖,開光間隔處繪花卉紋。足內綠地藍料彩篆書“乾隆年制”四字款。
此瓶造型精巧,紋飾層次清晰,畫工精細,色彩搭配自然和諧,畫面陰陽向背的效果突出,有立體感。此器無論胎質、造型和釉色均極佳,堪稱乾隆朝的瓷器精品。
此器無論胎質、造型和釉色均 乾隆時期開光技法在各類器物上的使用較為頻繁,構成主次、疏密、虛實等多種變化,極大地豐富了藝術表現力。此瓶小巧精緻,裝飾手法新穎,兩兩對應的開光構成不同的畫面,別具一格。極佳,堪稱乾隆朝的瓷器精品。乾隆帝對琺瑯彩瓷器珍愛有加,琺瑯彩瓷器的燒制數量超過康雍兩朝,造型更加豐富,瓶類就有蒜頭瓶、雙聯瓶、葫蘆瓶、雙耳瓶等,茶壺、方盒、盤、碗等器皿的數量與樣式都明顯增多。宮中內務府琺瑯作人才濟濟,分工更加具體,畫師有專工花鳥魚蟲的余省、擅長人物花卉的金廷標等。工藝製作更加精細,正如《陶雅》所稱:“至乾隆,則華縟極矣,精巧之致,幾於鬼斧神工。”乾隆晚期的琺瑯彩多以百花圖案為地,並在色地上以軋道工藝裝飾出各種圖案,繼而採用仿鎏金效果的裝飾技法,風格繁縟華麗,精美異常。其圖案裝飾一改雍正時期琺瑯彩所表現的清秀風格,和同時期的粉彩瓷在裝飾藝術方面基本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