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粉彩概述
![乾隆粉彩](/img/3/e23/nBnauM3XxUDM3ADOzIDN2kzM0MTM0YTM0IDMwADMwAjMxAzLyQ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清乾隆官窯粉彩瓷器傳世品不是很多。它綜合了康熙與雍正兩朝的制瓷工藝,進一步發展本朝瓷器,從而創造出許多新穎的粉彩瓷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乾隆時記事檔中記載了許多乾隆時景德鎮御廠為宮廷制瓷的史實,也反映出皇帝直接關注制瓷的情況。乾隆帝對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體、花紋的要求常有御旨,製作前要有畫樣或木樣,審查後才能正式燒制。器物的款識或有或無,寫什麼樣的款識以及配合紋飾的詩句等都須經過乾隆皇帝的批准。另外,制瓷粗糙不合要求者還要賠補等情況,在檔案中也有詳細記載。當時的督窯官唐英一方面按皇帝的旨意製作精美的宮廷用瓷,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代精華的基礎上,還吸收了一些西洋的工藝技法,創造出許多新穎的粉彩瓷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用色和施彩的工藝方面有了新的發展,除以粉彩繪畫為主,還常加繪料彩、金彩或黑彩,或與青花五彩、鬥彩並施於一器,這種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種彩或同時以各種彩繪工藝製作的乾隆粉彩,可說是集多種陶瓷工藝成就於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藝的精湛。
![乾隆粉彩](/img/3/a9d/nBnauM3X1UTO3MTOzIDN2kzM0MTM0YTM0IDMwADMwAjMxAzLyQ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第三,乾隆粉彩利用粉彩粉潤柔和的質感,用粉化的各種彩料仿製各種工藝品,如漆器、銅器、琺瑯、大理石,還仿製動物、植物、瓜果等。能準確地表現出所仿之物的色彩和質感,可謂惟妙惟肖。
第四,乾隆粉彩有一個獨有的特徵,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綠釉。松石綠釉非常淺淡光潤,釉面猶如粥皮,由於是一種低溫彩釉,釉面常常帶有細小的紋片。這一特點乾隆時首先出現後,一直延用到晚清。
第五,主紋是纏枝花,形象是將傳統的牡丹花、寶相花或蓮花的花與葉變形,仿佛西洋花卉。紋飾中也有西洋人物。同時還常以纏枝花作主體,分別加施夔龍、夔鳳、蝙蝠或纓絡、八吉祥等,組成各種祥瑞吉慶、美意延年內容的圖案。清乾隆官窯粉彩瓷器傳世品有一定的數量。它綜合了康熙與雍正兩朝的制瓷工藝,進一步發展本朝瓷器,從而創造出許多新穎的粉彩瓷器。在用色和施彩的工藝方面有了新的發展,
![乾隆粉彩](/img/4/42e/nBnauM3XzATNwAzNxcTN0QDNyMTM0UjNwgDO2gjMwAzMxAzL3U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現代仿品
現在社會上出現許多仿製的乾隆官窯粉彩,與傳世品相比,水平相差甚遠。仿製的品種多樣,見到的有粉彩九桃天球瓶、粉彩鵪鶉天球瓶、黃地粉彩纏枝花卉碗,各種色地的粉彩纏枝花卉瓶、花觚以及鏤空轉心瓶、鏤空套瓶、紫地粉彩爵杯,也有仿其他工藝品的,如仿銅器、仿唐代銀壺等等。眾多仿品中有粗細之分。粉彩九桃天球瓶可謂高仿品,造型、色彩、紋飾都已達到逼真的地步,非常精美,是一件可收藏的現代珍品。與傳世品相比,主要缺點顯得過於漂亮。其他仿品中有的顯然頗費工時,如轉心瓶、交泰瓶、爵杯,但與傳世品相比差距很大,顯得板滯粗糙。
現代仿品的缺陷以下幾點:
![(仿-清乾隆粉彩八仙渡海圖)](/img/e/d52/nBnauM3X0YjN5cTM0IDN2kzM0MTM0YTM0IDMwADMwAjMxAzLyQ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二、胎體有的過於輕薄,也有的過於厚重。
三、作舊痕跡突出,如未作舊又很光亮。還有的為了表現是舊物,在器物底或罐的口邊塗抹一些灰褐色的泥巴。
四、器物口部和足內的松石綠釉,有的過於淺淡,有的過於濃艷。淺淡者釉薄光亮宛如淺湖色釉,濃艷者釉厚開細小紋片,釉面呈波浪釉狀。
這些現象與傳世品的特點相比差距較大。更別出心裁的是,一些牟利者自造出一些乾隆款的彩瓷迷惑人們。在幾次鑑定會上都出現諸如銀灰色地雕花開光大碗、大罐,開光內彩繪山水人物,器底雕刻篆體“大清乾隆年制”款,讓人感覺仿佛是乾隆的銀彩器,實際不然,這種器物胎體厚重,工藝粗糙,紋飾繪畫水平也很低。類似低劣的仿品實在是舉不勝舉。雍正粉彩的特徵與仿製
清雍正朝,粉彩進入盛期。雍正粉彩在康熙粉彩的基礎上有很大發展,無論造型、彩繪技法還是紋飾,都達到空前的高度,堪稱粉彩瓷器的代表作。官、民窯同時大量生產,精細的官窯製品可與琺瑯彩比美。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就,首先是它的地釉質量好,無論白度還是透明度都超過了明代永樂的白釉,經測定,雍正粉彩盤的瓷胎白度達到77.5%。陶瓷史家陳萬里先生說過:“雍正白釉之進一步提高,合於釉上施加軟彩的要求,因而收到相互為用、相得益彰的效果。”雍正粉彩的彩料配製技術也較高,琺瑯彩在燒彩前與燒彩後呈色大致相同,而粉彩顏料則不同,除紅、黑二色外,其他顏色在燒之前無法區別,顏料配製後必須進行試燒,合乎要求後才能正式彩繪,經低溫彩燒後,色彩微微凸出釉面,彩面具有晶瑩的光澤,有的粉彩紋飾的邊際還顯現出彩虹般的光暈。粉彩的繪畫技法多樣,官窯更為考究,有平塗、渲染、沒骨、洗、皴、點等,工筆、寫意俱全,富有中國畫的筆韻。所繪紋飾以花鳥草蟲為主。人物故事畫多為室內景觀,人物線條柔和,仕女體態修長,面目嬌美,多襯以几案、繡墩、博古架等室內陳設。畫面都留有一定的空白,顯示出深遠和層次感。還有氣勢雄偉的山水畫,筆法勁健,設色較為淺淡。雍正民窯粉彩的花卉、花鳥紋飾粗獷,人物畫中善繪刀馬人物或戲劇故事中的情節,色彩凝厚濃艷,胎體厚重,琢器的外底部多為砂底。
![雍正粉彩](/img/6/91a/nBnauM3XxUjM3IjM0IDN2kzM0MTM0YTM0IDMwADMwAjMxAzLyQ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現代仿製的雍正粉彩盤、碗在市場上比較多見,其特點是胎體過於輕薄,地釉近乎粉白光亮,也有亮青者,有的紋飾繪畫精細,器底青花書寫“大清雍正年制”款。整體看具有一定的雍正官窯粉彩風格,但仔細觀察仿製水平還不能真正達標,而且紋飾過於精細,反映出現代繪畫的氣息,缺乏200多年的文化積澱。仿製品的青花款字型乍看與傳世品一樣,但仔細觀察則筆劃無力、鬆散,尤其是青花色調不沉著。更要引起注意的是,仿製者為了達到蒙
混過關的目的,也採取一些補救的辦法,就是在器物上作舊。作舊的方法不一,有的用磨大理石的極細的砂紙打磨,也有的用某種酸將器物腐蝕後再用皮帶磨。另外傳世品有“蛤蜊光”,因器物年久有些彩料或釉面由於長期與空氣中的氧結合,形成彩虹般的反射效果。現代仿製者為了表現此種現象,將器物浸泡在高錳酸鉀溶液中,但是這樣製作出的“蛤蜊光”與傳世品的還是不一樣。另外,新仿製的雍正粉彩器也有色彩較厚的,這類器物多數彩面上無光澤,給人以很舊的感覺。仔細觀察,彩面是經過打磨的,打磨後還在紋飾線的周圍淡淡地塗些黑灰色的東西,模仿出經年使用的痕跡。這些都是收藏者應該注意的!
什麼是粉彩瓷器
瓷器釉上彩的一種。又名“軟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礎上受琺瑯彩的影響而產生的新品種,以雍正時製作最精,故又有“雍正粉彩”之稱。描繪人物服裝或植物花朵時,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在上面用芸香油調合的彩料渲染。其效果較淡雅柔麗,視覺上比五彩軟,所以也稱“軟彩”。
![粉彩瓷器](/img/d/fbb/nBnauM3X3ADNwAzM0IDN2kzM0MTM0YTM0IDMwADMwAjMxAzLyQ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粉彩是景德鎮窯在五彩的基礎上及“琺瑯彩”的影響下創製成功的又一種彩瓷。它的獨特之處,是在彩繪時攙加一種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濁效果,畫出的圖案可發揮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現一種粉潤的感覺,因此被稱為“粉彩”或“軟彩”。其作法是用經過“玻璃白”粉化的各種彩料,在燒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繪畫,經第二次爐火燒烤而成。粉彩初創於康熙晚期,盛燒於雍正、乾隆,成為清代瓷業生產的一個主要品種。直到現代,景德鎮的許多瓷廠仍繼續生產。
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並與繪畫技法緊密結合,這是景德鎮陶工們的一項新的創舉。經研究化驗,所謂“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濁劑,屬氧化鉛、矽、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濁作用,可以使彩繪出現濃淡凹凸的變化,增加了彩繪的表現力,讓畫麵粉潤柔和,富於國畫風格,因此博得“東方藝術明珠”的美稱。
粉彩,五彩,鬥彩的區別
1、粉彩:粉彩別名"軟彩"因為在材料中加如玻璃白,能用中國畫的的渲染技巧施彩,繪圖時可以隨意增減顏色的濃淡和層次,特點是色階多,彩柔和,過度效果明顯,立體感強,能體現物體的 深淺 陰陽 向背.
![粉彩瓷器](/img/0/022/nBnauM3X4EzM4gDN0IDN2kzM0MTM0YTM0IDMwADMwAjMxAzLyQ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洋黃、洋白,翡翠等色,皆用硝粉、石末、硼砂各項配成。”以上所講區別,一是技法,五彩是單線平塗,粉彩是沒骨畫法;
二是顏料用法,粉彩除襲用古彩者外,還創造了幾種顏料,胭脂紅、羌紅、洋綠、洋白等。從本館所藏清康熙五彩花卉草蟲碗
和雍正粉彩人物筆筒等彩繪相比較,我覺得,康熙五彩碗畫面配合緊湊得體,花卉草蟲畫得生動自然,比較明五彩更顯艷麗動
人。但和雍正粉彩筆筒相比,五彩碗顏色單調,紅是紅,綠是綠,很少層次感,雍正粉彩筆筒畫面就柔和淡雅,因粉彩料中摻
有鉛粉並加施玻璃白,施彩厚,花紋凸起,層次分明,有立體感,明顯尤於五彩,這也是粉彩長盛不衰的原因。
2、鬥彩:鬥彩別名"青花填彩""青花點彩".顧名思義,就是用青料在瓷胎上勾勒出文飾的輪廓線,燒成後用彩料填色.也有用青花做局部渲染.鬥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想結合的一種彩瓷品種.
![青花點彩](/img/d/501/nBnauM3X4YzM0ETN0IDN2kzM0MTM0YTM0IDMwADMwAjMxAzLyQ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有很多器物時代特徵不明顯,需要玩家仔細觀察每個細節,以免造成損失.
五彩、粉彩和粉彩的名稱不同,顏料也有區別,文獻記載也多不同,現摘錄數則於下:《陶雅》云:“康窯藍綠皆濃厚,
![五彩瓷器](/img/c/d01/nBnauM3XyUTNxUTN0IDN2kzM0MTM0YTM0IDMwADMwAjMxAzLyQ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硬彩者,謂色彩甚濃,釉箔其上,微凸起也;軟彩又名粉彩,謂色彩深有粉勻之也,硬彩華貴而深凝,粉彩艷麗而逸。”
以上兩例,不難看出,是說康熙五彩的紅綠彩色甚濃厚,故日硬彩,雍正粉彩是有粉而勻之,淺淡而美觀,日軟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