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型與紋飾的介紹
青花纏枝蓮紋雙鳩耳尊器形似鹿頭尊狀,整體器形紋飾寓意:“高官厚祿,花開富貴,福壽康寧,喜事連連”。頸側加飾鳩耳銜環,取鳩耳“長壽”之意。
全器自口沿而下共分六層紋飾裝飾,分別為:卷草紋、纏枝花卉紋、如意雲頭紋、纏枝花卉紋、蓮瓣紋和卷草紋。其腹部繪纏枝花卉紋樣。“纏枝紋”一般橫向綿延,在高度不大、橫向圍繞連線的平面中具有較大優勢。此件雙鳩耳尊器形挺拔,縱向空間大,無疑繪畫難度極高。為了使構圖飽滿,制瓷藝人根據鳩耳尊的特殊狀況,設計出巧妙圖案:在構圖方式上以纏枝紋飾的繪法為主,使用乾隆時期獨特的勾蓮紋構圖方式,使畫面既能橫向展開,又能上下呼應。腹部花卉紋共分為兩主三輔五層纏枝花紋,每層均繪八朵花。波線流暢,波峰和波谷各繪覆仰相對的花頭,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經盛開。蓮花瓣瓣尖飽滿,花瓣局部留白,以表現花瓣之間的間隔。牡丹花頭碩大,花形分為俯視和側視兩大類。花蕊四周繪出一層層的花瓣,花蕊不塗色,與花瓣形成白與青的對比,花冠橢圓形或近似圓形。葉片飽滿,葉尖隨葉緣面自然彎曲。此尊全器紋飾布局十分巧妙,清新悅目。且耳部雙環,以藍地留白環紋裝飾,極為少見。全器青花發色鮮艷翠亮,採用仿明早期青花的點染法描繪,為典型清代宮廷陳設大器,極為少見。
福壽尊的來歷
百善孝為先,以孝治天下,清漪園中體現的孝心,不僅是乾隆作為兒子心意的表達,也是作為君王的一種政治姿態,以此將自己對儒家文化的推崇彰顯於世,而這種道德的宣揚,在大江南北的漢族民眾中更容易深入人心。
乾隆十五年(1750年),為母親祝壽建造雙環萬壽亭,並親自規劃設計模型,在圓明園內開始興建清漪園,在園內建樂壽堂,在山上建大報恩延壽寺,並將雍山改名為萬壽山,西湖改名為昆明湖。乾隆並命唐英任督陶官殫精竭力,燒造出精美絕倫的青花福壽尊,此尊燒製成後由萬壽山四大部洲眾高僧誦經開光後擺放在樂壽堂。此件青花纏枝花卉紋大鳩耳雙環尊堪稱清代皇室最尊貴的陳設器之一,“她”凝聚了乾隆對母親的大孝之心,讓天下臣民無不樂樂稱道、傳頌,成為天下人美談。此後“福壽尊”成為祝壽、尊長經典器物。《後漢書》載:“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玉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
乾隆帝對母親有言必遵,有一次大後偶然提及順天府東有廢寺當重修,乾隆帝立即遣員撥款修蓋,並告誡宮監,今後有事應事先看出,不應讓太后勞神指派。乾隆在位期間三次南巡,三次東巡,三次巡幸五台,一次巡幸中州,以及謁東陵,豬木蘭,皆奉陪太后同行。平日與其左右不離,遇萬壽節必率王大臣行禮慶賀,六十、七十、八十慶典,一次比一次隆重。特別是太后八十萬壽,年已六十的皇帝還彩衣蹈舞,承歡膝下。使太后享盡了人間的“福、祿、壽”。《裕陵神功聖德碑文》中言乾隆帝“事孝聖憲皇后四十二年,晨昏問侍,扶掖安輦,極尊養之,隆祝厘讓,善至於終身”。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八十六歲的太后駕薨,舉國致哀,尊徽諡號定為“崇慶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純禧恭懿安祺寧豫孝聖憲皇后”,葬於泰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