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位於水面以下2000-5000米以下的任何地方。壕溝可以下降到6000米以下。這些非常深的區域有時稱為“超深淵帶”。曾把深海區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生態單位。
生境特徵
大洋區是大陸架之外的整個水體和海底(本節主要討論大洋區的底棲生物群落)。
相對於近岸淺海區而言,大洋區的環境是相對穩定的。大部分大洋表層的陽光充足,浮游植物可以在那裡進行光合作用。透光層的下方是大洋最主要的部分,那裡光線微弱或因無光而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海底部分從大陸架以外的大陸斜坡至深度達10 000 m的超深淵帶,雖然深海區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區,但是,迄今人們對深海區的了解還很不充分。
大洋區在表層水和深層水之間常有溫躍層存在,其厚度從幾百米至上千米。在溫躍層的下方,水溫低、變化小。1500 m以深的水溫基本上是恆定的低溫(-1~4℃)。
表層溶解氧含量是高的,都接近飽和狀態,在500-800 m之間出現氧最小值的水層,這主要是由於生物的呼吸消耗和缺少與富氧水交換的機會。大洋更深的水體是由北極和南極富氧表層冷水下沉而來的,加上深水區生物數量少,氧的消耗相應減少的緣故,所以含氧量增高。到了深海底部,氧含量又有下降,因為那裡生物棲息密度相對地高一些。
大洋區的鹽度基本上是恆定的。壓力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每深10 m,壓力增加1個大氣壓),大部分深海區的壓力在200-600個大氣壓範圍。
深海底部的廣大面積都覆蓋以微細的沉積物,通常稱為軟泥。在底部主要是硅藻類的外殼在其他水域主要是含鈣質的外殼,特別是原生動物的球房蟲屬。
生物群落組成
大洋上層生產者以微型浮游植物。占優勢,在貧營養大洋區,藍細菌和固氮藍藻是重要的自養性浮游生物。浮遊動物基本上是"終生浮游生物。大洋上層的動物最為豐富,經濟價值比較大的有烏賊、鮪魚、鯨等。大洋中層(200~1000 m)的浮遊動物主要是大型商蝦類,它是重要的食物鏈環節,常與魚類(主要是有螵魚類)結成大群,形成深散射層,白天,深散射層能深達600米甚至1000 米這一層的魚類大約有850種。
由於初級生產者個體都很微細,因而大洋水層食物鏈長(平均可達6個環節),營養物質基本上在透光層礦化和再循環。
深海魚類有角鱝繚、寬咽魚、深海鰻和其他多種魚類口無脊椎動物主要是甲殼類(如等足類、端足類)、多毛類和棘皮動物等,深海動物有不少是真正土生的,如玻璃海綿綱、深海海參綱的一些種類。有很多。活化石。種類,如有柄海百合、腕足動物和玻璃海綿等。在萬米以上的海溝里也發現有海葵、多毛類、等足類、端足類、雙殼類等,可見,壓力和寒冷似乎都不是海洋動物生存的障礙。
深海動物的數量隨深度增加而遞減。絕大部分水域的生物量都在1 g/m2以下,只有與大陸架相毗鄰的深海和高生產力區的深海海底,生物數量才比較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