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美國量子物理學家戴維·伯姆(Bohm.D)在他的《論對話》一書中提出“深度匯談”(即英語中“dialogue”一詞,《第五項修煉》中引用了“dialogue”的理念並將它翻譯成“深度匯談”以區別於日常的“對話”)的理念:英語中“dialogue”一詞源於希臘詞“dialogos”。“Logos”的意思是“詞”(the word),或者按照理解來說它代表著“詞的意思”(即 meaning of the word)。Dia的意思不是“兩”個(two),而是“穿越”(through)……深度匯談仿佛是一種流淌於人們之間的意義溪流,它使所有的對話者都能夠參與和分享這一意義之溪,並因此能夠在群體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識。在深度匯談進行之初,這些理解和共識並不存在。這是那種富於創造性的理解和共識,是某一種能被所有人參與和分享的意義,它能起到一種類似“膠水”或“水泥”的作用,從而把人和社會粘結起來。
條件
伯姆在他的《對話》一書中提到,深度匯談有三個必要的基本條件:首先,所有參與者必須將他們的思維假定懸掛在面前,也就是要說出自己對該問題的真實的內心深處的想法,以便不斷地接受詢問和觀察。的知識都是對現實的映射,是一些主觀的思維假定,而不是事物的真實本質。懸掛假設並不是拋棄、壓制和避免表達意見,而是覺察和檢驗假設。如果一味地為自己的意見辯護而未覺察自己的假設,或未覺察出看法是以假設而非事實為依據,就無從懸掛自己的假設。懸掛假設可以讓其它成員更清楚地看見自己的假設,因此可以把自己的假設跟別人的假設對照,從中看出不同人的思維方式和看問題的角度,更加真實的向事物的本質靠近。
其次,參與者必須視彼此為學習夥伴。就是說不管身份背景如何,學術面前人人平等,大家都是學習過程中的夥伴,都將為完成某一個學習任務而共同努力。當然,學習夥伴關係並不是說要贊成和持有相同的看法,視彼此為夥伴真正能發揮力量反而是在看法有差異的時候。視彼此為學習夥伴,要消除因地位高而可能占優勢的情況,同時也要避免因地位低而害怕陳述自己看法的情況。所有的參與者必須相互信任,以平等的姿態進行平等、開放的交流,沒有任何壓力(比如職位、身份、權威、個人關係等),也不受任何其他人觀點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種成員彼此間關係良好的氣氛,消除所謂學術權威帶來的障礙,共同深入思考問題和發生深度匯談。
第三,對話的早期階段必須有一位“輔導者”來掌握深度匯談的精義與架構。“輔導者”可以說是深度匯談的“主持人”,其作用是保持對話順暢進行而有效率,如果有人在不該討論時開始把過程轉向討論,輔導者要能及時識別並給予引導,使之轉向深度匯談而不是討論。當小組掌握了深度匯談的經驗與技能後,輔導者的角色漸漸變得不很重要了。
步驟
深度匯談大致可分為三個步驟:;懸掛假設、探詢和討論。通過三個步驟,學習團隊可以為組織決策做出一個更為正確的選擇。不過,這裡要補充說明一點,彼得·聖吉把深度匯淡與討淪嚴格區分的。懸掛假設和探詢這兩個步驟屬於深度匯談,第三個步驟屬於討論。為了使人們能更清楚理解怎樣通過深度匯淡這一溝通模式來進行組織決策,故把討論放置在深度匯淡概念下來敘述。下面就分三個步驟來介紹—下。1、懸掛假設
首先,所有參與者必須將他們的假設“懸掛”在眾人的面前。意思就是說,先將自己的假設“懸掛”在面前,以便不斷地接受詢問與觀察。這並不是拋棄、壓制或避免表達假設,更不是指發表意見是件壞事,或者應當完全消除自己的主觀意識,而是要覺察和檢驗假設。一個人一旦堅持“事情就是這樣”,深度匯淡就會被阻斷。因此深度匯談時,必須非常用心。深度匯淡模式的倡導者鮑姆認為“心智傾向於避免懸掛假設,而採用沒有商量餘地及非常肯定的意見,必須為它辯護。” 此時的懸掛假設必須是集體去做。團體懸掛假設的修煉,可以讓成員更清楚地看見他們自己的假設,因為此時的假設可以和別人的假設對照。這樣去做,就意味著從全新的角度來探究你所進行的假設:把它們提出來,明確無誤地予以表達,給予它們相當的重視,然後努力去理解它們是怎么產生的。在整個群體面前把它們實實在在地表現出來,從而使整個團隊共同來理解它們。
懸掛假設的目的之—就是為了尊重每位參與者的觀點中所體現出來的熱情,而不是讓那種熱情變成一種障礙。沒有人被要求放棄他的觀點:你不會把你的觀點強加於他人:如果某人不同意大家認同的觀點,他也沒有必要壓抑自己的反應而保持沉默。所有的人都可以探究和質詢懸掛在屋中的假髮。反過來想,不是把想法先“懸掛”起來而是直接地告訴大家,“這就是想法,花了很長時間去研究而得出的結論,它—定會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試想,如果每個人都這樣說,每個人都對自己的想法都沒有絲毫的懷疑,那到底哪個是最好的呢?也許有,但人家都花了很多的精力,誰都想證明自己的是最好的,誰又願意輕易地去迎合別人的想法呢?這樣—來,會出現最好的方案嗎?能夠真正行效地解決問題嗎?
即使主觀上開始願意把自己的假設懸掛起來,但在實施的時候也會被一種不被人們所注意的,潛意識的行為所阻礙,它就是一種人們心理上的習慣性防衛。習慣性防衛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性,是用來保護自己或他人免於因為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而受窘,或感到威脅。因為你的假設是和你最深的信仰以及價值觀緊密相連的。如果有人對你的假設提出挑戰,那就是對你內心深處的感情提出挑戰。通常情況下,你都會對你的假設進行防衛。所以的假設往往在不經意中已經被習慣性防衛保護起來了。研究團隊管理的權威阿吉瑞斯認為,習慣性防衛的根源,並不如以為的是強詞奪理,或是為了保持社會關係,而是懼怕暴露想法背後的思維。他說:“防衛的心理使失去檢討自己想法背後的思維是否正確的機會。”對於多數人而言,暴露自己心中真正的山想法是一種威脅,因為害怕別人會發現它的錯誤。在課堂上很少有人主動回答老師的問題就是這個原因,對於問題的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然而,心裡總在想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萬—不對老師和同學會不會笑,因此大家寧願放棄—個展現自己的機會而選擇了沉默,用沉默來避免自己犯錯誤。
在工作中,特別是領導與職員共同參與的工作中,習慣性防衛更為突出。無論是管理者還是職員都會表現出對自己保護。作為管理者,作為—個領導,總會認為自己在工作上對於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比—般的職員有經驗,總是很有自信,所以在提出自己想法時,都會很明確地表達“他的”願景。一經這樣的表達後,周圍的人都會感到怯懼,自然他的想法會很少受到公然的檢視與挑戰。對於員工而言,自然也學會了不在領導的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更別說去指正領導想法中的錯誤,哪怕這個錯誤是很明顯的,因為要保護自己。那么有了問題卻不能及時地解決問題,這樣的聚會根本就沒有意義,它根本不能有效地解決任何問題。所以,要求參與者都應當把所有的角色與職位棄之門外,而視彼此為工作夥伴,特別是領導者,更應有較高的覺悟,放下自己的身份、地位,真正地融入到這個團體中,讓其他成員可以沒有顧及地說出他們自己心中的想法。大家只有在交談過程中完全清除掉這些雜念,才能真正地共同深入思考問題和發生深度匯談。想每個人對於處理問題的想法都是經過自己思考過的,如果願意把它告訴大家,就應該有自信,如果自己的信念真的有價就應該頂得住別人的詢問:如果沒那么有價值,就應該堅強一些:開朗一些,重新考慮—下自己的假設。
2、反思與探詢
在大家能夠把假設懸掛於眾人面前以後,接下來就進入一個反思、探詢的階段。反思、探詢的技巧是深度匯談的基礎,是必不可少的。反思用在放慢思考過程,使因而更能發覺到自己的心智模式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響的行動。反思技巧由辨認“跳躍式的推淪”)1:始。大家如果仔細地回想一些對某個事物的推淪,其實不難發現的思維是跳躍的,常常是看到——些片段,了解到—…些零散的信息,就給這些事物概括性地下定義,而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檢視它們。
譬如,你或許曾經聽過像“小王不關心他人”這類的話。但這樣的結論是怎樣做出的呢?僅僅是小王的同事們看到這么幾個有限的現象:他很少慷慨讚美人,當別人跟他說話的時候,他常不注視對方,然後問:“你說了什麼?” 有時候他打斷別人的話。他從不參加辦公室同事的聚會,並在檢查工作成績的時候表現出不太關心的態度。最後,從這些行為,同事們都對小王下了一個結論:他不太關心他人。小王的同事們作了一個跳躍式的推論,他們以不關心他人這個論斷來概括小王所有的行為。更重要的是,這個論斷一旦作出,他們就把這個論斷當作事實。沒有人再詢問小王是不是關心他人,它已成為一個既定的事實。跳躍式的推論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直接從觀察轉移到概括性的結論,未經檢驗,它將假設當作事實,視為理所當然而不需加以驗證的定論。如果仔細地回過頭去想曾經做出的那些所謂的論斷,也許就會發現有很多問題,但卻很少有人這樣去做,人們總是很相信自己總結出來的“真理”。而這種現象正是進行深度匯談必須要克服的。很多人的結論或假設大都是證據不足,或建立在非常有限的經驗、材料之上的。這就是要懸掛假設,檢視假設的根本原因。用反思來探究別人和自己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能透過別人的觀點來“向外看”,則每個人都將多看到些自己原來看不到的地方。正如深度匯談的理論家鮑姆所說,“當關注思維的根源時,思維本身似於會變得更好。”
探詢則是關於如何跟別人進行面對面的互動,特別是處理複雜與衝突的問題。在這一—階段,大家要互相了解對方的想法,想法怎樣產生的以及產生想法的原始依據等等,這些都是大家需要了解的。而在互相探詢的過程中,就要注意探詢的技巧,如果沒有掌握好探詢的方式,很容易引起爭執而提前進入辯護階段。那么怎么探詢才不會引起強烈的爭辯呢。當別人提出觀點時,不要一口就否決它,你可以試著問他,“是什麼儀你產生這個上張?”或“你可以說明你的觀點嗎?”,像這樣一些簡單的提問肯定比直接否定別人的觀點緩和得多,不至廠讓:對方難堪,交流的氣氛也不會弄得很緊張。當你準備邀請他人深入探詢的時候,你可以說:“看法是這樣的(並敘述這個看法是依據什麼而產生的),你認為如何呢?” 這樣的話會讓對方不設防地很坦白地與你交流。當然,在大家探詢的過程中,禮貌和相互的尊重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對別人的想法沒有什麼興趣,也不要去貶低他的想法。類似“你的想法已經過時廠”“你的想法完全沒有建設性”“你的看法根本沒有邏輯”這類的話,在探詢過程中是絕對不允許的。這個過程本來就是一個大家相互了解各種思維,相互探討的過程,沒有誰對誰錯之分。如果,在大家清楚地明白了所有的想法很白然就會進入下—個新的階段——討論。
3、技巧性討論
在團體必須達成協定,並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候就需要進行討論。這時大家都不免要為自己的假設辯護一翻,當然這時的爭辯是允許的,但是這時的辯護不能是平時的那種爭辯,不能是那種只為達到“勝利”的爭論。因此,要巧妙地把探詢這一技巧融合到辯護之中,使之產生最佳的效果。當探詢與辯護合併運用的時候,目標不再是“贏得爭辯”,而是要找到最佳的論斷。當然,技巧性討論是有一定的方法的:
a、注意你的意圖。作為團體中的個人,你應當明白你在對話中到底想要實現什麼。問問自己:“目的是什麼?”以及“是不是願意受到別人的影響”。如果你不願意受影響,那么你參與談話的目的是什麼?一定要弄清楚你自己到底想要得到什麼,不要讓別人誤解。
b、尋求辯護和探詢的平衡。在大多數管理團隊中,辯護的比重遠遠超過了探詢的比重。一些團隊中的成員以“相互挑戰”為榮,但他們之間的挑戰並沒有多大的意義。他們僅僅是面對面地相互挑戰。這樣,人家的假設無法懸掛,更不用說對這些假設進行檢驗了。所以,必須找到—種平衡,讓這種平衡幫助更好地作出決策。
c、建立共同意義。在說話用詞方面需要仔細斟酌,並把詞語的意思表達清楚。避免使用你認為大家都明白,而實際上沒有人理解的辭彙。例如當用到某個術語的時候,就一定要精確地告訴大家這個術語的準確的定義。
d、在你困惑、生氣、沮喪或者是心神並不定的時候,問 一下自己:在想什麼?感受是什麼?想得到什麼?通過這種自我提問的方式,可以緩解當時的情緒,讓自己從強烈的爭辯中走出來。
e、當探討陷入僵局時,問問你們自己:在哪些方面持有相同司意見,而又在哪些方面持有不同意見?詢問大家是否有可能共同設計—項能夠提供新資訊的實驗或其他的探詢方式。記住這些方法對會很有幫助。
通常用深度匯談來探究複雜的問題,用討淪來作成事情的決議。在討論中,大家依據共同意見,—起來分析,以及衡量各種可能的想法,並由其中選擇—個較佳的想法(也許是原來的想法之一,或是從討論中得到的新想法)。如果討論有效,它將匯集出結論或行動的途徑。相反的,深度匯談是發散性的,它尋求的不是同意,而是更充分掌握複雜的議題。它們都能產生行動的新途徑,但是它們的基本規則不同,目標也不同。討論的焦點是如何行動,而新的行動只是深度匯談的一種副產品。換句話說,深度匯談幫助了解事情的大真相,問題的全貌,以及每個人的想法。討論則幫助選擇或整合出一個更好的想法來解決問題。因此,團體中的成員如果能相互運用深度匯淡和討論既有利於問題的解決,也有利於成員問互相探究與學習,這樣的—個決策過程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形式
開展深度匯談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讓人們圍坐在一起,進行面對面的直接交流。在現實中採用“圓桌會議”的形式進行對話,但是因為現實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使人們不能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地點聚在一起,所以用“世界咖啡屋”的形式,讓大家在網路上的虛擬環境中“圍坐在一起”進行對話。1.圓桌會議
“圓桌會議”是指一種平等、對話的協商會議形式,與會者不分等級圍圓桌而坐,每個人都以平等的身份參加會議。這種會議形式來源於英國亞瑟王的傳說。傳說中,亞瑟王(King Arthur)是5世紀時布立吞人(Briton)的首領,他有超人的本領,率領布立吞人抵抗撒克遜人的入侵。亞瑟王召集騎士開會時,不分上下席位,圍著圓桌而坐,於是有了“圓桌會議”(round-table conference)一詞。這種“圓桌會議”表示與會者一律平等,因而成為國際和外交會議的一種形式,主席和各國代表的席位不分上下尊卑,更好體現各國平等原則和協商精神。到今天“圓桌會議”已成為平等交流、意見開放的代名詞,是國家之間以及國家內部一種重要的協商和討論形式。
現在把“圓桌會議”作為團隊學習進行深度匯談的一種組織形式,指所有的與會者,不論身份、不分級別地圍桌坐下,大家就一個主題進行討論,所有的與會者對這個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假設,但是不能對其他人的觀點進行評論,彼此之間沒有階層,沒有權威,不受束縛,從而達到相互學習交流的目的。
2.世界咖啡屋
朱尼特·布朗和伊薩斯·戴維在他們所著的《The World Café: Shaping Our Futures Through Conversations That Matter》一書中提出了世界咖啡屋的可視化的具體過程。世界咖啡屋是指圍繞一個相關問題有意圖地建造一個實時的網上會議,通過將大家的思維和智慧集中起來解決問題、發現思考的共性的過程。咖啡屋會議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它引導協作對話、分享知識並創造行動的可能性,適用於各種大小的組織。布朗在他的書中提供了咖啡屋會議的具體操作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