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深圳已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廠7座:分別是深圳市市政環衛綜合處理廠,深圳市寶安區老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深圳市
![預覽](/img/9/17a/nBnauM3X0gDN3YzN2MDMxUDO1ITM4gzM5MjMwADMwAzMxAzLzA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南山垃圾焚燒處理廠,深圳市鹽田垃圾焚燒處理廠,龍崗中心城垃圾焚燒處理廠,龍崗坪山垃圾焚燒處理廠一期,龍崗坪山垃圾焚燒處理廠二期。寶安白鴿湖垃圾焚燒處理廠和龍崗大工業區垃圾焚燒處理廠正在籌建。
細則
深圳市市政環衛綜合處理廠
位於清水河的深圳市市政環衛綜合處理廠,是國內第一座採用焚燒技術處理城市生活垃圾並利用其餘熱發電、供熱的現代化公益設施。1985年,深圳從日本引進技術及設備興建,1988年正式投產。現在,該廠日處理垃圾400噸,日發電量為3000千瓦時。
龍崗垃圾發電廠
1999年,深圳第二家垃圾發電廠——龍崗垃圾發電廠正式投產。該廠仍採用傳統的市政投資方式建成。
![工作設備](/img/9/613/nBnauM3XyIDO3kjNxQDMxUDO1ITM4gzM5MjMwADMwAzMxAzL0A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深圳能源集團
主攻電力供應的深圳能源集團捕捉到其中的商機,開始涉足垃圾發電領域。該集團為此成立了能源環保公司,負責籌建垃圾發電廠。2003年底,該公司投資的鹽田、南山垃圾發電廠相繼投入運營,其中南山廠每日可處理垃圾800噸,裝置兩台日處理400噸垃圾的焚燒爐,配一台12兆瓦的汽輪發電機組,工程總投資4.45億元;鹽田廠日處理垃圾450噸,投資額為2.75億元。
深圳擬建國內最大垃圾發電廠
深圳市能源環保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寶安二期垃圾發電廠,日處理能力可達4200噸,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廠。
關於深圳垃圾發電場
產生條件
調查顯示,深圳城市生活垃圾含水率40%-60%,容重0.25-0.40噸/立方米,低位熱值4000-5500千焦/千克,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紙張、金屬、玻璃和塑膠等可回收物品的比重明顯增加,已達到20%-35%,廚餘、渣土的比重逐年下降,城市生活垃圾熱值逐年提高。也就是說,深圳的垃圾越來越適合焚燒處理。因此,一批垃圾發電廠陸續興建。
大膽革新
如何處理垃圾本是市政部門的一個“燙手山芋”,深圳在此方面大膽創新,較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深圳提出了城市
![流程示意圖](/img/2/f5f/ml2ZuM3XxIjN0gTO1QDMxUDO1ITM4gzM5MjMwADMwAzMxAzL0A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垃圾處理“投融資體制企業化、建設發展規模化、技術設備國產化”的改革思路,試圖改變垃圾處理設施由財政撥款建設和管理運營的局面。在此輪改革中,深圳能源環保公司成為垃圾發電廠的試點單位。
專家建言
各地垃圾發電的建設標準、環保標準、工藝選型、技術水平相差較大,普遍要求較低,其投資主體、籌資方式和技術選擇都沒有統一的確定原則,導致市場不正當競爭、無序競爭。深圳在建設垃圾發電廠時,要堅持高標準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採用先進的垃圾焚燒技術,設計環保控制指標要有一定的富裕量。
垃圾發電廠建設投資大,回報期長,但由於該產業在我國尚屬朝陽產業,政府也缺乏管理經驗,在項目招投標時容易形成“低價中標制”,致使產業門檻過低。一些社會責任感差的企業為了自身利益,以犧牲公共環境和損害公共利益為代價,宣稱環保達標,低價參與市場競爭,破壞了整個行業的形象。建議政府加強監督,對垃圾發電項目的建設、運營實行全程跟蹤和監督管理,對不符合工程質量要求的建設項目和已建的不符合國家現行環保標準的,要強令停產停工、限期整改,限期內仍不達標的要取締其建設和運營資格。
企業聲音
企業方反映得最多的是,目前的垃圾處理費偏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深圳垃圾發電產業的發展。他們希望政府部門從實際出發,儘快出台垃圾處理費的正式標準。
深圳現在實施的臨時垃圾處理費標準,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偏低。目前,鹽田廠每噸垃圾處理費95元,南山廠每噸垃
![開幕式](/img/3/f78/nBnauM3X0gjNzUTM3UDMxUDO1ITM4gzM5MjMwADMwAzMxAzL1A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圾處理費88元,平湖廠為60元。而國內幾個水平相當的垃圾發電廠,垃圾處理費高出許多,其中上海浦東垃圾發電廠為240元/噸,上海江橋廠為240元/噸,寧波楓林廠為193元/噸。
各企業負責人說,垃圾發電需要巨額投資,且深圳各廠的環保標準較高,日常運行維護費用昂貴,建議有關部門在核定垃圾處理費時,充分考慮企業的貢獻及實際運營情況,制訂出適合深圳特色的垃圾處理費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