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黃碼中學

淮安市黃碼中學,2006年人民國小幼稚園建成省級示範幼稚園。2007年武墩中心國小幼稚園建成市級一類園;富春幼稚園建成省級示範園。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淮安市黃碼中學是江蘇省三年制公辦學校。

黃碼中心國小、黃碼中學每年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減免1~2萬元。黃碼中學結合學校實際,對學困生要求教師從基礎抓起,降低教學難度,布置較容易的作業。

教育思想

今後五年,是加快全區教育發展的攻堅時期,教育結構調整的主要時期,各項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關鍵時期,為實現教育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時期。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保證我區教育事業更大、更快、更好的發展,特制定《清浦區教育事業發展五年規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認真學習黨的十六大和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區委六次黨代會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布局調整為基礎,全面最佳化、整合教育資源,大力改善辦學條件;以教育信息化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創建區域性的特色教育;以辦學體制、管理體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為動力,增強教育可持續發展能力;以社區教育為依託,最佳化育人環境。

二、發展目標

1.總目標

通過深化改革、調整結構、加強建設,形成以德育為核心、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人才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模式;形成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體制以及教育與社會、經濟緊密結合的發展機制,初步實現教育均衡化,到2010年幼兒入園率100%;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入學率100%;高中入學率95%以上。繼續打造品牌學校,通過五年的努力,創建四星級高中1所、三星級高中2所、省級示範國中6所、省級實驗國小3所、省重點職業高中1所。創建市級實驗國小7所。所有村完小建成市級合格國小。創建市級成人示範中心校5所。創建省級示範幼稚園2個、現代化幼稚園1個,市級一類園6個。教育總體水平達到全市先進教育水平。

2.具體目標

——學校發展目標

幼兒教育:2006年人民國小幼稚園建成省級示範幼稚園。2007年武墩中心國小幼稚園建成市級一類園;富春幼稚園建成省級示範園。2008年清浦國小幼稚園建成市級一類園;化工幼稚園建成省現代化幼稚園。2009年和平中心國小幼稚園建成市級一類園。2010年,城南、黃碼、鹽河中心國小幼稚園建成市級一類園。

國小教育:人民國小用3到5年的時間建成在省內有一定影響特色鮮明的學校,辦學規模為8到10軌。清浦國小2007年建成市級實驗國小;2010年,建成省級實驗國小,辦學規模為6到8軌。2007年底前,在東風國小的基礎上建成1所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規模為4到6軌。2008年,新民路國小建成省級實驗國小,辦學規模為6到8軌。浦東實驗學校2007年建成市級實驗國小,2010年建成省實驗國小。2008年,紀家樓國小建成市級實驗國小,辦學規模為4到6軌。2010年,延安路國小成市級實驗國小,辦學規模為4軌。鄉鎮中心國小建成市級實驗國小,辦學規模為3到5軌。建成市級實驗學校時間分別為:2007年,黃碼中心國小;2008年,鹽河中心國小、城南中心國小;2009年,和平中心國小;2010年,武墩中心國小。到2007年,農村完小全部建成市合格國小,2008年,全部建成省合格國小,規模為1到2軌。國小班級容量在48人以內。

國中教育:浦東實驗學校辦學規模為16軌。一中辦學規模為10軌。二中辦學規模為6到8軌。八中辦學規模為4到6軌。鹽河中學2006年建成省示範國中,辦學規模為8到10軌。黃碼中學2008年建成省示範國中,辦學規模為6到8軌。嚴卓中學辦學規模為6軌。和平中學2008年建成省示範國中,辦學規模為4到6軌。金英中學2008年建成省示範國中,辦學規模為8軌。浦南外國語學校2009年建成省示範國中,辦學規模為6到8軌。城南中學2010年建成省示範國中,辦學規模為4到6軌。啟英中學建成後,規模在8到10軌,達到省示範國中辦學條件。中學班級容量在52人以內。

高中教育:五年內,清浦中學建成四星級高中,辦學規模為20軌;市一中建成省三星級高中,辦學規模為10軌。

職業教育:整合職業教育資源,2007年建成職業教育中心,辦學規模為30軌,4500人左右。2008年建成省重點職業教育中心。

社會教育:2006年鹽河鎮成人中心校建成市級成人示範中心校。2007年武墩成鎮人中心校建成市級成人示範中心校。2008年黃碼鄉成人中心校建成市級成人示範中心校。2009年和平鎮成人中心校建成市級成人示範中心校。2006年到2010年全區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1萬人,農業實用技術培訓10萬人,農民創業技術培訓0.75萬人。

——教師隊伍建設目標

幼稚園、國小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國小大專以上學歷80%以上;國中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其中本科學歷65%以上;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95%以上。搞好教師繼續教育,教師繼續教育率100%。2008年,適齡教師完成第三輪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培訓,取得相應的等級證書,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達到省市教育信息化要求。2010年,基本達到教師專業和學科配套。

——教育信息化目標

2010年底,所有學校建成校園網。國小平均20名學生、國中平均15名學生、高中平均10名學生擁有1台計算機,全區中國小開齊開足信息技術課。2006年農村中學、2007年農村國小通過省中學理化生實驗室(國小科學實驗室)、體育器材室、音樂美術室和圖書室“四配套”驗收。2009年,清浦中學、人民國小建成省一級圖書室,市一中、清浦國小建成省二級圖書室。2010年,建成市級實驗室達標校10所。

——教育科研目標

建設高素質教育科研人員、教育行政管理人員、教師三結合的教育科研隊伍。在重點搞好校本課程的培訓和研究的基礎上,省市級實驗國小、星級中學都必須有省級以上研究課題,教師課題研究參與率60%;城區中國小、農村中學、中心國小必須有市級研究課題,教師課題研究參與率40%;農村完小必須有區級課題,教師課題參與率20%;所有教科研人員、區級以上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必須有自己的研究課題。全區每年獲獎、交流、發表的論文500篇以上。

三、主要措施

1.深化教育改革。第一,完善學校幹部選拔任用制度。建設一支思想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有較高民眾基礎的學校幹部隊伍,採取民主推薦、教育局黨委會議提名、組織考察任命的辦法,選拔任用學校領導幹部。加強學校領導幹部的交流,每年交流一批學校領導幹部。既要交流一把手,也要交流副職;既要交流校級幹部,也要交流中層幹部。第二,強化教育管理。教育局對全區教育工作負總責,要加強教育規劃、學校發展、資源整合、領導班子建設、教師調配錄用、教育教學、學校財務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第三,建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繼續完善教師全員聘用制、校內結構工資制改革,建立健全學校考核獎懲辦法、學校中層幹部考核獎懲辦法和各類教職工考核獎懲辦法,用制度來管人管事。第四,加強民辦學校管理。按照《民辦教育促進法》加強對民辦學校的管理和監督,教育局要重點加強對民辦學校的辦學許可、建設投資、教育教學、招生收費和財務等方面的監督和管理,規範民辦學校的辦學行為。

2.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第一,完善教師招聘錄用制度。按適度控制、按需聘用的原則,每年給予一定的教師招聘編制,招聘數原則上大於每年教職工的退休數,招聘錄用教師工作由教育局負責。對年齡較大、身患疾病、不能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經教育局批准,可採取內部退養的辦法。第二,加強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教師的培訓和考核,抓好教師繼續教育,培養教師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培養一批學科帶頭人和名教師。注重師德教育,培養教職工的敬業精神。有計畫地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育人質量。第三,抓好教職工的考核工作。依據德能勤績,學校每學期對教職工進行全面綜合考核,考核結果與教師獎懲、職稱評聘、教師流動、提拔使用掛鈎。學校按5%指標評出優秀教師,優秀教師由區財政、教育局、學校按比例分年度發放一定的津貼;按2%指標評出末位教師,末位教師當年不得晉升高一級職稱,連續兩年末位的不得在本校聘用。第四,加大教師交流的力度。建立健全正常的教師隊伍流動機制,每年每所學校根據工作需要、學科餘缺和編制拿出一定的指標參加全區教師交流。第五,加大教師的考學力度。依據教什麼考什麼的原則,每年的8月份,教育局組織全區男55周歲以下、女50周歲以下的教師、學校中層幹部和、副校長和50周歲以下的校長考學,考試成績作為幹部和教師年度考核、職稱評聘、提拔任用、評優的必備條件。第六,加強對農村學校的幫扶力度。由教育局制定城區中國小和農村中國小結對幫扶計畫,城區中國小和農村中國小每年按3%比例互派優秀教師。從2007年起,城區中國小40歲以下的教師晉升職稱必須有至少1年到農村支教的經歷。

3.加大教育經費投入的力度。第一,政府經費投入足額到位。逐年提高教育經費投入的比例,實現教育經費“三增長”“一提高”、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公用經費和“兩免一補”經費落實到位。第二,強化對學校經費的統管力度。成立區教育財政結算中心,統一管理中國小經費。第三,強化學校還債的責任。克服完全依賴政府還債的思想,教育局要制定欠債學校年度還款計畫,實行校長負責制,學校還債情況與校長任期目標考核掛鈎。第四、加強學校的財務審計和監督。學校要定期在教師會議上公布學校開支,每學期實行一次民主理財。教育局每年要對學校財務審計一次,審計結果在一定範圍內公布。建立校長離任審計制度,審計結果在原任職學校公布。建立學校會計流動制度,原則上會計在一個單位任職不得超過三年。

4.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第一,加強教學質量的考核評估。把教學質量作為考核學校和教師的主要指標,教育局制定學校質量考核評估標準,由教育局考核學校,學校考核教師,評出教學質量先進學校和末位學校、優秀教師和末位教師,予以獎勵和處理。制定中小學生素質水平評價方案,實行義務教育質量年報制度。第二,加強中國小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要滲透到各學科、各項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之中,改進德育教育方法,加強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教育和安全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緊密結合的德育工作體系,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遵循青少年生理心理成長規律,加強青少年健康教育。第三,開齊開足課程。逐步配齊各科教師,強化外語、信息技術教學,加強音樂、體育和美育工作。第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建立青少年參與社區服務和建設制度,鼓勵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建立職業學校實習實訓基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第五,完善招生制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擴大高中招生規模,避免無序的招生競爭。關心困難學生、留守兒童的成長,建立減免學雜費措施,做好控制流生工作。

5.切實加強對教育工作的領導,著力營造重視、關心、支持教育的氛圍。教育關係千家萬戶,與人民民眾的利益密切相關。要把教育作為先導性、全局性、基礎性的知識產業和關鍵的基礎設施,擺到優先發展的戰略重點地位,實現教育快速發展戰略。要以調整教育結構為主線,最佳化資源配置,轉換運行機制,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調動各方面辦學積極性,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辦學格局。要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求穩定,在發展中深化改革。教育局要切實加強對教育發展五年規劃實施工作的領導,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按學期對學校實施進度進行檢查,按年度進行考核。學校要根據區教育發展五年規劃制定學校發展實施細則,認真抓好規劃的落實工作。區委各部門、區直各單位、各鄉鎮黨委、政府要主動為教育興辦實事、搞好服務、解決實際問題。要動員社會各界和家長關心支持教育發展,共同為教育發展營造良好的體制環境、政策環境、發展環境和輿論環境,開創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教育的新局面,為全區的“兩個率先”作出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