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黃杜鵑(原變種)
淡黃杜鵑,常綠直立灌木,高0.4--0.8(--2.5)米。分枝細長而密集,被鱗片和微柔毛。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淡黃杜鵑(原變種)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科:杜鵑花科
- 亞屬:杜鵑亞屬
種中文名
:淡黃杜鵑(原變種)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flavidum Franch.Var.Fiavidum
亞組中文名:高山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et.Lapponica(Balf.F.)Sleumer
組中文名: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Rhododendron
亞屬中文名: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Rhododendron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常綠直立灌木,高0.4--0.8(--2.5)米。分枝細長而密集,被鱗片和微柔毛。葉多數簇生於枝端,革質,卵狀橢圓形、寬橢圓形至長圓形,長(0.7--)1—1.5(一2.5)厘 米,寬(3一)5—日毫米,頂端圓,有小突尖,基部圓至狹楔形,邊緣稍反卷,上面暗 綠色,具膜質灰白色鱗片,下面灰綠色,被同一而相互有間距的鱗片,鱗片邊沿淡黃褐 色,中部較暗;葉柄長2—3(一4)毫米,被疏散的褐色鱗片。花序頂生,傘形總狀, 有花(1一)3—5朵;花梗長3—4(--7)毫米,被毛,有時有少數鱗片;花萼5深裂, 裂片稍不等大,長(2一)4---6(一7)毫米,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形,頂端銳尖,有時 反折,被鱗片或無,具緣毛;花冠寬漏斗狀,長12—18毫米,黃色,外面被毛,有疏 鱗片或無,花管較短,長4—7毫米,長約為花冠裂片的1/2,內面喉部被毛,裂片5, 近圓形,開展,邊緣波狀;雄蕊(8—9)10枚,與花冠等長或稍短,花絲近基部被毛; 子房長2—3.5毫米,密被鱗片,花柱長12—22毫米,較雄蕊長,基部被毛。蒴果卵圓 形,長約6毫米,被鱗片。 花期3—5月,果期6—7月。
產地分布
:產四川西部。生於高山林下及岩坡,海拔3 000—4 300米。模式標本采自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