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芬樓

涵芬樓

涵芬樓在商務印書館創辦已111周年、涵芬樓的創立也近百年的今天,涵芬樓書店隆重開張,其書店的命名既是對前人的繼承,更是對未來的瞻望。

歷史沿革

涵芬樓是商務印書館上海時期的藏書樓,它的創立可遠溯到1904年。其時,戊戌維新人物、翰林出身的張元濟主理商務印書館的編務,在編輯工作中,苦於找不到好的善本,遂創設涵芬樓,取含善本書香、知識芬芳之意。1909年,正式以涵芬樓命名。涵芬樓從收集善本古籍開始,繼而中外圖書兼收,凡遇國內各家藏書散出者,總是盡力搜羅;日本歐美各國每年出版的新書,亦儘量購置;到1924年,涵芬樓藏有37000卷善本書和珍貴抄本,其中包括十二卷瀕於失傳的《永樂大典》。

涵芬樓還以收藏遍及中國22個行省及邊遠地區的2641種地方志為特色,其收藏量遠遠超過各家公立圖書館。在外文書刊方面,涵芬樓收藏有數套歐洲科學雜誌,收集了全套的荷蘭《通報》、英國《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會報》,後兩種由早期的外國漢學家創辦,是研究18世紀中國與西方關係的基本參考書。除書、報、雜誌外,涵芬樓還收藏了5000張照片、地圖、圖表和繪畫。到1924年,涵芬樓藏書已經達到463083卷,成為當時最大的藏書樓。張元濟決定把它改組成公共圖書館,對普通公眾開放。商務董事會決議用累積的資金11萬銀元興建一座五層混凝土大廈,定名為"東方圖書館",並於1926年建成開放,起到了開啟民智的作用。

涵芬樓本是商務印書館(當時在上海,而不是北京)為便於編輯,設以收藏善本用的藏本樓,當時主持編務的張元濟在1904年設立藏書室,後因善本增多,需要管理,遂於1909年“設圖書館,名為‘涵芬樓’”(《商務印書館百年大事記》)。

1924年另築高達五層的“東方圖書館”,以存放越來越多書籍。而“宋元明舊刊和鈔校本,名人手稿及其未刊者為善本”,則“另闢專室珍藏,顏曰‘涵芬樓’” 至此,“涵芬樓”便由圖書館轉成東方圖書館的善本室。

此圖書館書籍之多曾一度超過北平圖書館,達到51萬冊而成為中國最大圖書館,無奈1932年連同印刷廠、編譯所、尚志國小,統統毀於日軍炮火之下。

藏書規模

在商務印書館創辦已106周年、涵芬樓的創立也近百年的今天,涵芬樓書店隆重開張,其書店的命名既是對前人的繼承,更是對未來的瞻望。今日的書店雖不同於過去的藏書樓,但仍可具有藏書樓的一些功能。位於北京王府井大街36號,過了新東安繼續往北大概1000米處,透過玻璃櫥窗可以看到滿店圖書。新開張的涵芬樓書店是一棟風格清爽的灰白色小樓,店名牌匾由啟功先生親筆題寫,營業面積約1500平方米,店面敞亮、格調高雅,上架圖書總計4萬餘種,主要包括工具類圖書及人文社科類圖書,涉及經濟管理、社會學、哲學、政治、法律、軍事、歷史、地理與旅遊、語言學、文學、教育、新聞與傳媒、古代典籍、藝術理論和實踐的方方面面,同時開闢商務版精品圖書專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