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液氧具有廣泛的工業和醫學用途。工業上製造液氧的方法是對液態空氣進行分餾。液氧的總膨脹比高達860:1,因為這個優點它在現代被廣泛套用於工業生產和軍事方面。
由於它的低溫特性,液氧會使其接觸的物質變得非常脆。液氧也是非常強的氧化劑:有機物在液氧中劇烈燃燒。一些物質若被長時間浸入液氧可能會發生爆炸,包括瀝青。
在航天工業中,液氧是一種重要的氧化劑,通常與液氫或煤油(二者作為還原劑)搭配使用。一些最早期的彈道飛彈採用液氧作為氧化劑,如V2(液氧-酒精)和R-7(液氧-煤油)。在作為推進劑時,液氧能為發動機提供很高的比沖;另外,相對於另一種常見的推進劑組合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液氧的幾種搭配形式清潔環保(肼類物質有劇毒)。
早期的洲際彈道飛彈也曾採用液氧,但這種配置很快被放棄了,因為液氧難於貯存,必須在發射前注入飛彈燃料箱。這導致飛彈的反應速度降低,並容易被敵方發現。美國採用了固體火箭發動機來代替使用液氧的液體發動機,而蘇聯則在其液體飛彈中使用了有毒但可貯存的肼類燃料。但由於液氧及其搭配推進劑的清潔高效,運載火箭仍然大量使用液氧作為氧化劑,包括太空梭的主發動機和阿麗亞娜5號的第一級主發動機。
在露天爆破中可以採用液氧炸藥,但這種做法正逐漸被淘汰,因為液氧炸藥存在相當的危險性,容易引發事故。
由於液態氧在常溫下揮發很快,這種炸藥的壽命很短,一般為15~20分鐘。因此,必須在使用前臨時浸制。二次大戰前,由於硝酸鹽短缺,這種炸藥曾被廣泛使用。後來有了合成氨,硝酸鹽可以廉價大量供應了,使用液氧炸藥就不多了,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已基本上停止使用。
基本特性
氣態氧由液態氧經汽化而成,液態氧化學符號為O2,呈淺藍色,沸點為-183℃;冷卻到-218.8℃成為雪花狀的淡藍色固體,液氧的密度(在沸點時)為1.14g/cm3。液氧還有一個有趣的性質是可以被磁鐵所吸引!
有害因素
火災危險性
液氧是不可燃的,但它能強烈地助燃,火災危險性為乙類。它和燃料接觸通常也不能自燃,如果兩種液體碰在一起,液氧將引起液體燃料的冷卻並凝固。凝固的燃料和液氧的混合物對撞擊是敏感的,在加壓情況下常常轉為爆炸。有兩種類型的燃燒反應,這取決於氧和燃料的混合比和點火情況:一種是燃料和液氧在混合時沒有發生著火,但是這種混合物當點火或受到機械撞擊時能發生爆轟;另一種液氧與燃料互相接觸之前或接觸時燃燒已經開始,著火或燃燒並伴隨有反覆的爆炸。燃燒反應的強度取決於燃料的性能。
爆炸危險性
所有可燃物質(包括氣、液、固)和液氧混合時就呈現爆炸危險性,這種混合物常常由於靜電、機械撞擊、電火花和其它類似的作用,特別是當混合物被凝固時經常能發生爆炸。
當液氧積存在封閉系統中,而又不能保溫,則可能發生壓力破壞,當溫度升高到-118.4℃而又不增加壓力,則液氧不能維持液體狀態,若泄壓不及時,也會導致物理爆炸。液氧積存在兩個閥門之間,可導致管路的猛烈破壞。如果氧氣不泄出或壓力不適當排除,當冷凍失效時,將導致貯
箱的破壞,真空夾套貯箱中的真空失效。如果系統不能受額外負載,則會引起蒸發加速和排空系統破壞。
人員凍傷
由於液氧的沸點極低,為-183℃,當液氧發生“跑、冒、滴、漏”事故時,一旦液氧噴濺到的人的皮膚上將引起嚴重的凍傷事故。
氧中毒
空氣中氧氣約占21%。常壓下,當氧的濃度超過40%時,有可能引發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濃度的混合氣體時,會出現胸骨後不適感、輕咳,進而胸悶,胸骨後燒灼感和呼吸困難,咳嗽加劇;嚴重時發生水腫,甚至出現呼吸窘迫綜合症。吸入氧濃度80%以上時,出現面部肌肉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長期處於氧分壓60kpa~100kpa(相當於氧濃度40%)的環境下,可發生眼損害,嚴重者可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