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石魚

涪陵石魚

古代長江中游枯水位的石刻標誌。位於四川涪陵縣北長江江心的白鶴樑上,由西向東長1600m以上,與長江流向平行,南北寬10~15m,常年淹沒在水下,只在某些年份冬春水位最低時,才露出江心。

正文

 在梁的傾斜面上是魚形圖案與文字題記縱橫交錯的石刻群(見彩圖)。已發現的魚圖中有三條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的清代雙魚,以及根據宋代題記上溯唐廣德二年(764)以前所刻魚圖,具有相當於現代水尺的作用,是歷代記錄不同年代不同枯水位的固定標誌。在已發現的宋元明清約160餘條題記中,除記年月外,往往記有雙魚已見,水至此魚下五尺,水去魚下七尺等字樣,留下一批長達千年以上可供分析研究的枯水位寶貴記錄。
涪陵石魚涪陵石魚

配圖

涪陵石魚涪陵石魚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