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消核散來源
《醫宗金鑒》卷六十四。組成
海藻90克 牡蠣 元參各120克 糯米240克 甘草(生)30克 紅娘子(同糯米炒胡黃色,去紅娘子,用米)28個用法
共研細末。每次3~4.5克,酒調服,量人壯弱。功用
化痰行瘀,軟堅散緒。主治
頸項痰凝瘰癧。禁忌
方中紅娘子有劇毒,體弱及孕婦忌服。中藥方劑之消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消核散,出自醫藥典籍《金鑒》卷六十四,用於頸項痰凝瘰癧的症狀。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組成: 用法用量: 製備方法:
參考資料主治: 馬(疒其)。 水煎,入酒和服。
參考資料消癧散是由3種藥物組成主治瘰癧、痰核、流注未破者的方劑。
參考資料【處方來源】《觀聚方要補》卷七引《經驗秘方》。 【方劑主治】咽喉病,痄腮,梅核氣。 【用法用量】水煎,加蜜2錢服。
自消蓉是一種中藥。別名:通心蓉、通心菜、散心蓉,植屬蝶形花科。
概述 主治、用量和用法 驗方、方解、方歌橄欖核,中藥,為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果核,性甘澀,溫,無毒,主治消諸魚骨鯁,治胃痛,疝氣,腸風下血。出自《綱目》。橄欖核,為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果核,植物形態像...
藥用價值 藝術品 鑑別方法 保養方法小兒消積驅蟲散,消積殺蟲。用於小兒消化不良,食積停滯,腹脹肚疼及驅蛔蟲。
成份 性狀 功能主治 規格 用法用量結合20世紀80年代以來戰略管理實踐的發展,美國戰略管理學家馬凱茲進一步提出了歸核化戰略的新概念。1990年馬凱茲(Constantinos C. Ma...
理論核心 歷史發展 性質特徵 策略 目標及原則草豆蔻散對於治療脾胃氣虛,臟腑積冷,嘔吐宿食,四肢少力,面色無華具有很好的效果。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