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愁湯

消愁湯,主要成份有白芍、當歸、葳蕤等,有滋陰養血,疏肝解郁等功效。方出《辨證錄》卷八。

消愁湯

正文

消愁湯

來源

《辨證錄》卷八。

組成

白芍30克 當歸30克 葳蕤30克 玄參 柴胡各4.5克 丹皮9克 地骨皮15克 白芥子3克 熟地30克

用法

水煎服。連服數劑,肝氣不燥,再服數劑,肝火可平,更服十劑,血枯者不枯,諸證可漸愈也。

功用

滋陰養血,疏肝解郁

主治

婦女肝氣鬱緒,內火暗動,陰虧血虛,經閉不行,潮熱盜汗,飲食減少,肢體睏倦,肌膚甲錯,面目暗黑者。

配圖

相關連線

中藥方劑之消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