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鹽騷子

海鹽騷子

海鹽騷子是浙江省海鹽縣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作為明代四大聲腔(戈陽、餘姚、海鹽、崑山)之一,因形成於浙江海鹽縣而得名。明嘉靖、隆慶、萬曆年間,因其唱腔的優美細膩,並用官話演唱,深受文人、士大夫和宮廷的歡迎,成為影響最大的雅戲曲。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海鹽騷子

申報人/申報單位:浙江省海鹽縣

遺產級別: 省

簡介

明萬曆以後,水磨崑山腔興起,逐漸被改革後的崑曲所取代。清康熙以後,即不見記載。但據晚清文人所記,崑曲乃由海鹽腔、戈陽腔演變而成,故海鹽腔大部分被崑劇所吸收,少量保留在永嘉崑劇、江西孟戲以及海寧皮影戲中。

海鹽騷子演出現場 海鹽騷子演出現場

源流

海鹽騷子依附於古老的民間祭祀儀式——“待佛”,是融宗教信仰、表演藝術和造型藝術於一體的海鹽獨有的民俗風情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文獻記載來看,已有480多年歷史。吳俠虎先生於1933年所著的《東方大港·澉浦岬》之《習俗·述待佛》中說,待佛之風俗始於明代嘉靖許相卿為官期間(1518-1521)其夫人在家中設筵許願酬神之舉,而其時騷子演唱活動已頗為盛行。從騷子藝人的傳承關係來看,也有300多年的歷史。原六里鄉(今屬澉浦鎮)青龍村的周謂榮(1908-1995)是第八代騷子傳人。從原始手抄唱本傳承關係來看,亦有300餘年歷史。騷子藝人吳關金(1925-2005.1.12)曾見過1724年(清雍正二年)抄本。因此,可以這樣說:海鹽騷子源於古老的民間祭祀(待佛)儀式,距今約500餘年。它主要流傳於海鹽及嘉興地區和上海、江蘇毗鄰地區。

表演形式

待佛儀式開始後,騷子按照儀式程式進行演唱,一般由兩名騷子輪流主唱,時而運用說、表、念、唱等曲藝常用表演手法,時而分生、旦、淨、末、醜、外等戲曲角色進行拆唱,再加上相幫的伴唱或樂隊的伴奏,頓時,南腔北調,俚語俗樂,繪聲繪色,滑稽風趣。豐富多彩的演唱,吸引親朋諸友、四鄰八舍爭相前往觀看,熱鬧非凡,氣氛歡快熱烈。

從傳統的表演藝術角度上來說,海鹽騷子是以文學本子為基礎,用海鹽方言說唱為主要表現形式來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綜合性說唱藝術。

騷子演唱時不化妝,身穿長衫(清代穿長袍馬褂子),手中不拿一樣道具,一般採用站唱、起角色拆唱及一唱眾和或樂隊伴奏的形式。一般以敘事為主的全韻文曲目,由一名騷子全程演唱完一本曲目。若是敘事、代言相結合的散、韻文曲目,則兩名或多名騷子同時上場起角色,拆唱。騷子表演時不但要起角色,還會運用說、念、表、白、鄉談(即各地方言),以及各種口技、小令、山歌、小調等技藝,有的還會臨場見景即興編唱。

騷子傳承唱本全是用毛筆書寫的手抄本,沒有刻印本。其體裁主要是全韻文和韻、散文結合兩種。其曲目按題材內容可分為兩大類:神歌書(俗稱大書)和湯書(俗稱小書)。神歌書主要曲目有《雲長》、《封神榜》、《觀音》、《蠶花書》等近百部。此類曲目容量大,故事情節完整,通常要分章回演唱,所敘內容大都是有關神佛、歷史人物、地方名人的傳說故事。湯書主要曲目有《豆腐衣湯》、《茶葉湯》、《農夫溝書》、《回門景致》、《東洋人打進來》、《澉浦城裡強資搶》等數十部。其內容大都敘述當地風物、生產生活習俗和新聞軼事。在海鹽境內已收集到100冊清末民間的原始手抄本,其中最早為1879年(清光緒五年)本。

藝術價值

海鹽騷子是海鹽傳統文化最古老的原生形態。它相傳產生於明嘉靖前,最初為一種祭祀儀式活動,在祭祀活動中演唱民間故事、神話傳奇、當地風物、生產生活、新聞軼事等。其後又汲取了講唱(如宣卷)的說表念唱、戲劇(如海鹽腔)的生旦淨醜等角色、民間小調等藝術的部分表演形式和音樂,逐步演變成以文學唱本為基礎,用海鹽方言說唱為主要表演形式來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具有風格獨特的綜合性的說唱藝術形式。海鹽騷子與發源於海鹽的中國戲曲最早的四大聲腔之一的海鹽腔有密切的淵源關係,有專家、學者稱其是海鹽腔的“活化石”,這對研究中國戲曲發展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傳統的騷子活動已基本停止,但其藝術的精華部分因深受當地民眾喜歡而仍存在於民間。海鹽騷子被列為省級和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保護

解放後,待佛這一習俗已停息,但騷子演唱藝術的精華部分則被斷斷續續地傳承下來。1956年12月,騷子藝人在海鹽縣首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上首次登台演唱了傳統曲目《蠶花書》和自編曲目《東洋人打進來》。1979年,國家文化部、民委、中國文聯等部門組織開展“中國十大民間文學藝術集成(志)”的編纂工作,海鹽縣相應建立專門機構,在全縣進行大規模的普查。其中,採訪調查了近百名騷子藝人,收集到自清代以來100餘冊手抄本,挖掘和整理了大量錄音、口碑資料,騷子的不少成果分別被《中國歌謠集成》、《中國民間歌曲集成》、《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和《中國曲(插圖)藝志》記錄。1987年後,海鹽騷子的搶救保護力度不斷加強,並在傳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發展。除了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十多篇研究文章外,還改編創作了騷子說唱《秦山景致》、《姚富要富》、《請儂到鄉下來兜一兜》、《農民生活步步高》,騷子聯(組)唱《南北湖風光美如畫》、《上樑》等文藝節目,分別在省、市級演出、獲獎。1996年起,騷子文藝節目在歷屆南北湖旅遊節上頻頻亮相,廣受人們的喜愛和好評。2003年,國家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國家民委、中國文聯,共同啟動了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海鹽相關政府部門於2003年10月分別建立海鹽縣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工程領導小組和民族民間藝術資料普查工作小組。由此,民族民間藝術的搶救保護工作在全縣全面展開。2004年11月初,在歷經3個多月深入調查、充分準備後,海鹽騷子進行原生態現場演示活動。從全縣僅存的30餘名騷子老藝人中挑選11人參加(其中年齡最大的85歲,最小的72歲),其排場規模與所需物品器具均按原貌布置,整場演示雖有簡略但每個程式無一遺漏。演示活動歷時3天2夜,錄製拍攝了近30個小時的音像資料。同時,對部分騷子藝人建立了個人檔案。海鹽騷子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得到了及時、有效的搶救保護,為以後的整理研究和傳承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傳承發展

《中國曲藝志·浙江卷》、《嘉興市文化志》等志書將海鹽騷子作為條目收錄,填補了中國曲藝品種的空白。自1996年以來,海鹽縣的文藝工作者運用騷子藝術形式,創作了不少富有時代精神的文藝作品,有的還在省市演出中獲獎。從1996年第一屆海鹽南北湖觀光旅遊節舉辦開始,騷子藝術的表演就成為旅遊節的一個常設節目,走上了與旅遊經濟相結合,為經濟建設服務搭建展演平台,既給當地旅遊業增加了一個文化新亮點,又彰顯了這一古老藝術的原始魅力。浙江衛視等電視媒體和《中國文化報》、《浙江日報》等各級各類媒體紛報導,對海鹽騷子予以高度評價。

2005年初,向陽國小結合地方特色,積極開發地方音樂校本課程資源,傳承地方文化,開展了《“兒童騷子歌”鄉土藝術系列音樂特色研究》的課題研究。該課題已被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准為2005年省級立項課題。隨著課題研究的開展,學校組織學生學習海鹽騷子說唱藝術,讓學生充分了解海鹽騷子藝術的起源歷史、發展前景和教育功能,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文化的美好情感,使海鹽騷子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成為可能。

浙江省文化廳、省人民政府分別於2005年1月24日、5月18日發文,將海鹽騷子列為省民族民間藝術保護工程專業試點項目和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理論研究

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進行理論上的研究探索。自1983的第一篇論文《騷子歌初探》在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後,迄2006年已有《新見海鹽文書抄本述略》、《祭台古歌與中國文化》等10多篇(部)頗有價值的論文和專著在省、市級以上的刊物上發表或出版。

藝術創新

海鹽騷子 海鹽騷子

進入新時代,當地文藝工作者對騷子藝術進行大膽的創新嘗試,創作編演了不少富有時代特色的文藝作品。例如,騷子聯唱《南北湖風光美如畫》,在保留騷子原有的音樂旋律和韻味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突破了曲調比較單一的限制,使敘述不疾不緩,抒情更加舒展,且富有變化,優美動聽;同時在表演上採用男女對唱的形式,突破了只能由男性表演的陳式,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分別在江浙滬毗鄰地區田(山)歌會串和嘉興市首屆“東海明珠”鄉鎮文藝匯演上獲得好評。表演唱《上樑》,沿用傳統騷子中主唱、輪唱、伴唱節奏特點,在表演形式和燈光道具上進行創新探索,使其更具觀賞性,因而在浙江省第二屆鄉鎮文藝匯演中分別榮獲創作和表演銀獎,並應邀參加江南藝術節閉幕式演出。以騷子音樂為基礎創編的搖滾表演唱《新農夫湯書》,更是把極具時代感和視覺衝擊力的現代舞的張揚和律動引入騷子藝術的表演中,為探索海鹽騷子的創新發展做了大膽嘗試。2004年11月19日晚,集中了歷年來創編的眾多騷子作品,舉辦了“海鹽腔·騷子歌專場演出”,贏得在場的領導、省市專家和觀眾的高度評價和認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