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縣山歌劇團

1957年中興業餘劇團上北京演出了《淘米記》,翌年,成立了專業的海門縣山歌劇團。 建團後移植上演了《劉三姐》、《半把剪刀》等較有影響的劇目。 1962年,《劇本》月刊發表了劇團創作的山歌小戲《采桃》。

1958年8月5日建立。前身是海門縣文化館輔導的中興業餘劇團。1957年中興業餘劇團上北京演出了《淘米記》,翌年,成立了專業的海門縣山歌劇團。建團時,僅二十九人,首任指導員兼團長是陸秀章。建團後移植上演了《劉三姐》、《半把剪刀》等較有影響的劇目。1962年,《劇本》月刊發表了劇團創作的山歌小戲《采桃》。演出時譽滿海門,成了《淘米記》的姊妹篇。此後,劇團根據山歌劇的特點,改編了《海濱殲敵記》、《長工與小姐》、《楊立貝告狀》等劇目,頗受觀眾歡迎,每到一地,可演出十餘天。
1964年初,劇團參加了“江蘇省各界人民春節慰問團”,赴上海、浙江舟山、寧波等地,為東海艦隊指戰員慰問演出。歷時三十八天,演出四十四場。同年7月,劇團又創作排演了反映棉鄉生活、具有山歌風味的大型現代戲《銀花姑娘》,參加1964年江蘇省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受到專家及同行的好評,《新華日報》和江蘇人民廣播電台作了專題報導和評論。
“文化大革命”中主要編導人員下放勞動,藝術骨幹相繼流失,劇團仿演“樣板戲”,失去地方劇種特色,演出也不正常。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劇團立即根據同名話劇移植上演了現代戲《楓葉紅了的時候》,在上海連滿九十場,歷時一百零六天,名噪一時。1979年和1980年,又相繼進入上海市區,公演傳統戲《半把剪刀》和劇團創作的現代戲《余麗娜之死》。不少省、市級劇團,紛紛前來觀摩和索取劇本、曲譜、劇照等資料,移植上演。爾後劇團經常上演自己的創作劇目。其中新編歷史劇《唐怕虎與沈九娘》,曾為十多個兄弟劇團移植上演,湖南電視台還拍攝成上、下兩集的戲曲電視片,在各省市播放。
建團以來,劇團主要藝術骨幹有:編導俞適、陸行白、吳群、陳偉功、郁惠莊,編曲盛永康、湯炳書,演員季秀芳、劉秀方、蕭行芳、賀戌寅、劉森才、印笑岳、姚志浩、黃竹元、施雪芳、陳桂英、施士平,舞台美術李寶祥、王信發等。現有演職員五十八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