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祥

李寶祥

李寶祥(1940.4-——),山西省襄汾縣人。大專文化。195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蘭州軍區副政治委員兼紀委書記等職,1988年授予少將軍銜,1996年晉升為中將軍銜,1997年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李寶祥在這樣的環境中薰陶長大,黃土高原賦予了他廣博的胸襟,汾河兩岸的石刻碑銘又為他熱愛書法注入了永不枯竭的靈性。黃河桀驁不馴的性格,肆意舒展的身姿,從天而降的氣勢,形象直觀地啟迪了李寶祥的書法藝術靈感;黃河的氣魄在於敢衝決束縛不循規蹈矩,書法藝術的生命力更在於突破前人,勇於創新。李寶祥書法藝術的實踐道路,值得廣大書法愛好者效法。

人物生平

李寶祥(1940.4---),山西省襄汾縣人。大專文化。195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4年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排長,團政治處幹事、組織股長、主任。1980年6月任團政治委員。1983年5月任師政治委員。1985年8月任集團軍政治委員。1991年3月入**學習。1994年12月任蘭州軍區副政治委員兼紀委書記。1997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6年7月晉升為中將軍銜。

書法藝術

李寶祥出生在山西省襄汾縣農村一個耕讀世家。這裡文化積澱異常深厚,與“丁村人”遺址緊緊毗鄰,是中華民族文明發祥地之一,素有“文獻之邦”美稱。李寶祥在這樣的環境中薰陶長大,黃土高原賦予了他廣博的胸襟,汾河兩岸的石刻碑銘又為他熱愛書法注入了永不枯竭的靈性。雖然投身戎涯如今已兩鬢飛霜,可一提起家門口劉家書院碑亭里由歐陽修撰文、 董其昌手書的《晝錦堂記》碑刻,他能隨口娓娓道來。

受家庭的影響,從讀國小起,李寶祥就非常喜愛寫毛筆字。那時候把練習毛筆字叫“寫仿”,就是在老師寫的“仿底”上,蒙上白紙照著摹寫。摹寫得好,老師就在字上畫一個紅圈。由於勤奮好學,每天布置的“寫仿”作業,總是得到老師批畫的滿篇紅圈。不久就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臨帖,柳公權《玄秘塔碑》、顏真卿《多寶塔碑》,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凡是能夠找得到的,他都找來仔細閱讀,認認真真臨摹,學其形、會其神;領悟真諦。

幾十年來,李寶祥一直堅持讀、臨古今書法名帖。不論上國中高中,還是入伍當兵,或者後來當幹部再後來當首長,他都始終保持了習書、養性、養身、養心的良好習慣。一有空閒,總愛把筆臨池,學書自娛,為他日後的書法創作打牢了堅實的楷書基礎。

如果你去過五嶽之一的華山,一定會在千尺幢前停留,倒不完全因為累了想歇歇腳,而是這著名景點絕壁上鐫刻的“高路人云端”五個大字使你矚目回味。如果你去過甘肅會寧紅軍會師樓,也許對石碑上鐫刻的“團結的象徵,勝利的標誌”留有深刻印象。這些碩大的題字都出自全國政協常委、原蘭州軍區副政治委員李寶祥中將的筆下。如果你留神全國全軍的書法展賽或國內大型出版社精編的書法選集,也能欣賞到他風格各異、雄健奔放的書法作品。國內一些碑林或大學藏館都收藏了他的墨寶。其實,“將軍書法家”的美譽,早在十多年前,就使李寶祥蜚聲軍內外了。

書法由來見靈性,翰墨難寫是精神。縱觀李寶祥將軍洋洋灑灑的書法作品,回顧他一步一個腳印的學書軌跡,了解他勤奮博學融會貫通的筆耕實踐,會更好解讀他個性獨特、造詣深厚的書法藝術。

欣賞李寶祥的草書作品是一種莫大的藝術享受:斗大的“龍騰”二字,筆墨誇張十分耀眼。繁體的龍字角首分明,騰字則曲折逶迤充滿動感,宛如黑蛟倒海翻江,墨龍喚雨呼風。六尺宣紙上的一筆虎更是栩栩如生。遠觀,著墨飽滿,落筆酣暢。近看,壯實的虎頭虎身下一根虎尾更是靈動飄逸。仔細一數,不多不少,正好九節。凝神細瞅虎尾巴,隱隱約約還會覺得根根虎毛在動。看他即興揮毫創作“神遊物外”也是一飽眼福;只見他略一運氣,隨即手起筆落,四個字一氣哈成。分明意在筆先,神到形隨,字跡格外空靈灑脫……

四十多年戎馬生涯,李寶祥一直在黃河邊上摔打。黃河桀驁不馴的性格,肆意舒展的身姿,從天而降的氣勢,形象直觀地啟迪了李寶祥的書法藝術靈感;黃河的氣魄在於敢衝決束縛不循規蹈矩,書法藝術的生命力更在於突破前人,勇於創新。草書簡潔流暢,收放隨心所欲,最能表達軍人性格,也適合自己個性。於是李寶祥選定了草書,開始朝 懷素、張旭、岳飛的書帖進軍。不論家裡,還是辦公室,不論外出開會,還是下部隊,稍有閒暇,他都抓住點滴時間,勤學苦練。旅途之中,手是筆,腿是紙。越野車上、飛機上、火車上,想起什麼字來,隨手就在腿上劃寫。

書山有路勤為徑,墨海無涯苦作舟。李寶祥鑽研書法,不僅讀書,寫字。還注意行萬里路,觀八方景,用心體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雪山高原的巍峨雄峻,大漠風沙的坦蕩粗獷,邊關冷月的明朗清幽,潛移默化地開拓了李寶祥的書法藝術視野。崆峒山上虬枝蜿蜒的老松,戈壁灘上迅疾如飛的黃羊,天山頂上銀河倒傾的飛瀑,黃河灘上色彩斑斕的黃河石,萬仞高空推濤作浪的白雲等自然景物為他的書法創作提供了生動的意象引導。因此他在揮毫之前就胸有成竹意在筆先,於是下筆果敢不拖泥帶水,顯得遵法度又出新,既隨心所欲又來之有據。不論大小字楷行草書,總有別具一格的氣勢韻味。

其實,中國的漢字最能體現書法家的經歷與個性:毛澤東的書法大氣磅礴,狂放不羈;周恩來的書法清秀雋永,圓潤凝重;而民族英雄岳飛泣血書成的《出師表》、還我河山的激烈壯懷和著金戈鐵馬的嘶鳴簡直就躍然紙上……所謂功夫在字外,正是 指書法家應當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豐富的人生閱歷。

李寶祥從普通一兵成長為大軍區領導,長期擔任各級主官。有連續越級提升令人羨慕的際遇輝煌,也經歷了免職賦閒的坎坷磨練。對人生、對名利、對榮辱、對權位、對進退、對事業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獨特的感悟。這些特殊的生活經歷極大地豐富了他的書法藝術創作,也使他能夠始終保持一顆平常之心孜孜不倦地耕耘硯畔。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也才能夠把自己對漢字神奇的意與形的理解注入書法之中。因此他的書法作品顯得磅礴大氣,圓潤飽滿,空靈灑脫,張狂得宜,令人過目不忘。

藝術之水相通。詩書從來緊密相聯。把詩為心聲,詩為情真,詩為愛的傾瀉,詩為愛的雷霆的感悟,用來理解李寶祥的書法藝術更容易知其中三昧。李寶祥同時是一位著作頗豐的軍旅詩人。他博覽群書,勤奮創作,先後出版了《偷閒集》、《半閒集》等詩集,不少作品還人選各種詩集選本。他曾任中紀委委員、蘭州軍區紀委書記。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從他寫的一首《無題》便袒露其耿耿之心:“觀天曆地經風雨,潮起潮落平常心。進退榮辱尋常事,不驚不喜不走神。千秋英雄成過去,萬代偉業勵後人。有限光陰勤努力,無垠天際寓忠魂。”天道有常,詩書通靈。人品書晶,明心見性。由此不難理解李寶祥的書法作品為什麼洋溢著一股撲面而來的坦蕩浩氣。先尚德後習藝,先做人後稱家。李寶祥書法藝術的實踐道路,值得廣大書法愛好者效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