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海角鸚鵡體長34厘米,體重260-330克。鳥體大部分為綠色,頭部為棕綠色和黃棕色,帶有深棕色的斑點和深綠色;有些鳥的臉頰帶有些暗粉紅色,偶爾頭頂會帶有些紅色的羽毛;胸部、腹部和尾部帶有些藍色;背後和翅膀的覆羽為黑色並帶有很寬的綠色滾邊,翅膀的邊緣和大腿為桔紅色;尾羽棕黑色,鳥喙灰白色,虹膜深棕色。雌鳥的額頭有一塊桔色的羽毛。幼鳥的大腿和翅膀邊緣沒有桔紅色,頭頂通常帶有零星的紅色羽毛,頭部和頸部為橄欖棕色,9-12個月後,頭部可能會出現銀灰色。
雌雄分辨:從外表可雌雄判斷,雌性頭頂有桔紅色的冠羽,雄性則無。
棲息環境
海角鸚鵡主要棲息於開闊的森林、熱帶草原、草原地區、紅樹林區以及果園區,最高可達3850米。
生活習性
海角鸚鵡通常成對活動或是組成3到20隻左右的群體,有時甚至會聚集超過50隻。因食物而有季節性遷徙行為。在飛行的時候會伴隨吵雜的鳴叫,因此相當顯而易見,但是當它們在覓食的時候則非常安靜;到了夜晚大多會前往森林地區的樹上過夜,白天則會前往開闊的鄉村地區;有時候為了覓食,會飛行30到80公里,也曾經有過長達130公里的記錄。平時天剛破曉就會出發覓食,每次回到棲息的樹木附近大約都是60隻左右的小群體。飛行的速度相當快,會發出一連串類似口哨的聲音和沙啞的哭喊聲。
海角鸚鵡主要以種子、堅果(酷愛胡桃和核桃)、漿果、水果、花蜜等為食;有時候會前往農耕區覓食玉米和蘋果等作物,也吃乾花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安哥拉、波札那、蒲隆地、喀麥隆、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甘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賴比瑞亞、馬拉威、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奈及利亞、盧安達、南非、史瓦濟蘭、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烏干達、尚比亞、辛巴威。
旅鳥:馬里、塞內加爾、獅子山。
繁殖方式
海角鸚鵡在野外的繁殖季為3月到6月及10月到12月,會在枯死的樹洞中築巢;人工豢養的海角鸚鵡大多在晚春或是夏季開始繁殖,3歲開始有繁殖能力,4歲可有繁殖成果,一次產約2-4枚卵,孵化期約28-30日,由親鳥將幼鳥育出巢,一年可育2窩,但成功率不高。幼鳥羽毛長成需9-14周。可以提供30×30×60厘米的厚木巢箱。幼鳥在離巢後幾乎都是由雄鳥負責餵食,在離巢後2到3周就可以獨立。
亞種分化
海角鸚鵡原本有三種已知亞種,分別為:
1. Poicephalus r. robustus(英文名稱:Cape Parrot)
2. Poicephalus r. suahelicus(英文名稱:Reichenow's Cape Parrot)
3. Poicephalus r. fuscicollist(英文名稱:Kuhl's Cape Parro)
但在2001年由分類學家重新分類,真正的海角鸚鵡指的是 Poicephalus r. robustus(Cape Parrot),定名為 Poicephalus robustus,並被歸為獨立的種類。
另外兩種亞種從其中分出成為獨立的種類——褐頸鸚鵡 Poicephalus fuscicollis。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註: 海角鸚鵡圖冊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