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溝森林公園
海螺溝位於貢嘎雪峰腳下,以低海拔現代冰川著稱於世。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地質公園、冰川森林公園、AAAA級旅遊區。
海螺溝是集生態完整的原始森林和高山沸、熱、溫、冷泉為一體構成的綜合型旅遊風景區。
海螺溝位於四川省甘孜州東南部,貢嘎山東坡,是青藏高原東緣的極高山地。海螺溝冰川又稱一號冰川,全長14.7公里,是貢嘎山74條冰川中最長的一條,面積23.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6750米,最低海拔僅2850米。
沿縱向呈三級台階:粒雪盆,冰川的孕育地;大冰瀑布,寬500—1100米,高1080米,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高大、最壯觀的冰川瀑布;冰川舌,伸入原始森林達6公里,形成冰川於森林共存的奇絕景觀。
海螺溝冰川活動性最強,在冰川的運動中,形成晶瑩如翡翠、水晶的冰川弧拱、冰洞、冰階梯、冰門、冰湖、冰峰。
海螺溝有“一溝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特徵,冬暖夏涼,雲霧多日照少,年降水量2000mm。境內季風氣候明顯,乾濕季分明,表現為冬季乾燥溫暖,夏季涼爽濕潤,具有“四季如春”的氣候特點,四季可游。
如果你再苦苦尋覓一個理想的旅遊、度假、療養、登山、科考、探險的勝地,那么海螺溝就是你最佳的選擇。
海螺溝的由來:
歷史上後藏香巴噶居派大成就者唐東傑布法王雲遊印度,漢土及康藏各地。知識淵博、先知聰慧,巧奪天工。在西藏、甘孜、青海藏區修佛塔128座,建橋128座。唐東傑布法王在西藏創建藥王廟,編寫創作多種歌舞劇演唱歷史故事,是藏戲創始人。在醫藥方面造詣極深,發明能治內科百病藏藥白丸和能治流行瘟疫藏藥紅丸之決竅。後卒於康區,享年125歲,是藏族中最長壽老人。他是傑出的和有影響的建築家、佛學家、戲劇家、藏醫學創史人和橋樑大師。一生功績顯赫,功名成就,造福於後人的神聖佛教人物。唐東傑布法王在海螺溝、燕子溝、大渡河谷留下跋涉足跡和他修建寺廟、瑪尼堆、佛塔舊址。公元 1705年仲夏一天,唐東傑布法王來到瀘定橋建橋工地,見工匠們正為架鐵索渡河一籌莫展,他指點工匠們用竹索穿短節竹筒,筒上用竹繩繫上鐵索慢溜吊渡。工匠們照他的辦法將長40餘丈、重2000多斤鐵索懸空溜吊,唐東傑布法王見工匠們拉不動索鍵時便取出隨身寶物海螺吹三聲,神奇海螺聲鬼使神差般讓筒溜索走,安全地渡完13根鐵索鍵。
瀘定橋建成後,唐東傑布法王取道海螺溝翻雪山支西坡修寺建塔。在海螺溝夜宿於高山密林中一冰川巨石岩穴下,早晚在石穴前口念佛經,面向貢嘎神山跪拜,一吹海螺便引來林中禽鳥動物圍著石穴聽他念經。唐東傑布法王離去後,鳥禽動物仍按法王吹海螺時間聚集在岩石穴四周,在石穴頂部長出棵棵樹木,花草一派芸芸眾生景象。唐東傑布法王有天給他弟子託夢,說他在海螺溝住過岩穴巨石,已被貢嘎山神策封為”海螺靈石”。以他隨身寶物海螺封他跋涉過的那條深谷為”海螺溝”。海螺溝、海螺靈石的名字由此而得名。
海螺溝開發成旅遊景區後,吸引了無數遊人對神秘海螺靈石的祭拜。不時有活佛喇嘛和佛教徒並不時向海螺靈石掛哈達、念經、跪拜神靈。
冰川的形成原因:
原始形態的結晶雪花,在地面熱力和自身壓力作用下,重新結晶變成顆粒狀的粒雪.繼而細粒雪經過合併再結晶逐漸變成中粒、粗粒雪。底層的粒雪在上層粒雪的壓力下,發生緩慢沉降壓實,進一步重結晶而變成粒冰。在粒雪變成粒凍的過程中,融化的水沿粒雪顆粒間的空隙下滲,將底部的粒雪凍結起來,使原先存在於顆粒間的空氣被封閉而成為氣泡。粒冰含氣泡較多,氣泡的體積也較大,看起來顏色泛白,故有”白冰”之稱。粒冰繼續受壓的結果,排除一部分氣泡,並使留在冰中的氣泡壓縮得很小,逐漸變成帶藍色的塊冰—-冰川冰,塊冰在重力作用下發生移動而形成冰川。雪花 粒雪 粒冰塊凍的過程,在冰川學上叫作”成冰作用”。在這個過程中,積雪要經過一系列的重結晶變質作用,最後變成冰川冰。這是冰川冰與水冰不同的地方。這個過程非常緩慢,一般需要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冰川凍的年齡越老,冰體越顯得清澈燦爛。只要注意觀察,在海螺溝冰川上可以很容易區分白冰和含扁平氣泡泛藍色的冰川冰。
冰川形成還必須具備一個條件,就是積雪區的高度超過雪線。雪線是每年降雪剛好當年融化完的海拔高度,又稱為固態降水的零平衡線。一個地區如果沒有超過雪線,就不可能有冰川。
紅色文化:
海螺溝不但有迷人的風光、千年不化的冰川和神奇的溫泉,在溝口的台地上還坐落著一座歷史悠久的紅色古鎮–磨西鎮。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五日紅軍從安順場強度大渡河成功後,因船少,無法將紅軍迅速度過大渡河。在嚴峻的形勢下,毛澤東同志果斷決定分兵飛奪瀘定橋。二十八日下午四時到達磨西,當晚便和隨行人員朱德、周恩來、陳雲、劉伯承等人召開了著名的磨西會議,具體部署飛奪瀘定橋的方案和研究北上抗日的方針,為紅軍長征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