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海蝸牛的殼又薄又輕,一般為白色和淡藍色,陀螺形,表面光滑沒有厴。觸角分叉,眼幾近退化。這種動物的足部能夠分泌出粘液而形成浮囊,它就是藉助浮囊過著與眾不同的既逍遙自在又充滿風險的浮游生活。
形態特徵
殼馬蹄形,薄脆。殼高23.0mm,殼寬27.1mm。螺層約4層。螺鏇部低,體螺層膨大,基部周緣呈稜角。殼表生長紋清晰。基部有螺鏇部溝紋。殼紫色。殼口為等邊圓三角形。螺軸略為扭轉。卵胎生。浮囊略成橢圓形,其下方無卵囊固著。
生活習性
這種貝類動物的殼又薄又輕,一般為白色和淡藍色,陀螺形,表面光滑沒有厴。觸角分叉,眼幾近退化。這種動物的足部能夠分泌出粘液而形成浮囊,它就是藉助浮囊過著與眾不同的即消遙自在又充滿風險的浮游生活。
海蝸牛所產的卵也是依附在浮囊下面,隨著母體飄浮,在旅途中孵化。海蝸牛在潮流的作用下過著飄浮各地的流浪生活,在遠洋途中它通過擬態和保護色來達到防禦敵害的目的,那藍色的貝殼和大海混為一體,使敵人很難發現。
紫色海蝸牛是一種神奇的腹足動物。在遠洋途中它通過擬態和保護色來達到防禦敵害的目的,那藍紫色的貝殼和大海混為一體,使敵人很難發現。紫色海蝸牛不僅僅是雌雄同體,而且它們生下時是雄性,在成長過程中會變成雌性。更為神奇的是,當這種海蝸牛處於雄性階段時,它們甚至沒有陰莖。雄性海蝸牛將它們的精子包成一束,或許會恰巧跳進雌性海蝸牛體內。之所以說這一過程是“碰巧”,是因為海蝸牛眼睛已經退化,它們看不清外部世界。
價值
L賴氨酸和精氨酸
海蝸牛是陸地蝸牛的“遠方親戚”,屬裸腮亞目海棲腹足綱,以身體色彩繽紛而聞名遐邇,素有“最艷麗動物”之美譽。它們的兄弟姐妹,有的妖艷絢爛,有的性感華美,有的五光十色,以致初次看到海蝸牛的人,總會情不自禁地聯想起《紅樓夢》中的林妹妹,楚楚動人卻又嬌弱可憐。在危機四伏的大海里,海蝸牛沒有足夠的力量與海潮抗衡,只能隨波逐流,過著浮萍般無依無靠的流浪生活。但事實上,這種認識是極為偏謬的。在林林總總的海洋生物中,海蝸牛並非弱者,甚至在很多時候,它們還會激發出無比強大的戰鬥力!
美國緬因州大學生物學家詹姆斯·曼哈特博士,曾在巴西東部海岸追蹤調查海蝸牛的生存狀況時遇到過這樣的情景:一天傍晚,距離海岸大約50米的淺海處突然飄來數百片奇形怪狀的“樹葉”。放眼望去,正是成群結隊的海蝸牛。那一刻,它們安安靜靜地躺在水面上,只露出三角形的小腦袋和牛角一樣的短觸角。周圍,一群美麗的水母在浪花中若隱若現;水面上,幾隻海雀在歡快地飛來飛去。突然,一隻潛藏已久的海龜忽地躥出。令人吃驚的是,海雀驚飛,水母急沉,唯有海蝸牛依然故我,仍在不緊不慢地徜徉遊蕩。眼看海龜氣勢洶洶地逼進,只見海蝸牛集體向海龜噴射出一股雲彩狀的墨綠色分泌物。不可思議的一幕隨即發生了——海龜本已大張的嘴巴在不知不覺中悄然閉緊,接下來,“敵我雙方”竟然在同一片水域中“和平共處”了近一個小時!
震驚之餘,詹姆斯博士提取了部分墨綠色的分泌物並進行檢測,竟然發現其中含有能讓海龜閉嘴的化學物質——L賴氨酸和精氨酸!再飢餓的食肉動物一旦接觸到這兩種化學物質,神經系統就會紊亂,飢餓感也便蕩然無存。有了這種“化學武器”,海蝸牛自然就不怕兇悍的海龜了。
psbO基因的發現
海蝸牛不但擁有“先進”的“化學武器”,還是令人類望塵莫及的發明家。2007年年初,美國休斯頓石油公司的海底輸油管道發生泄漏事件,嚴重的石油污染致使海面上的海藻大面積死亡,很多以海藻為“口糧”的海洋生物紛紛餓斃。出人意料的是,海蝸牛卻悠然自得地躲過了滅頂之災!通過細緻檢測,詹姆斯博士驚喜地發現,海蝸牛的體內竟然存在著一種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綠色顆粒。這種顆粒與藻類細胞內的葉綠體具有完全相同的分子結構,並且海蝸牛的綠色顆粒中對光合作用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基因psbO完全來自藻類的HGT。這充分說明,psbO這種控制光合作用的基因在兩種完全不同形態的生物——海藻和海蝸牛之間進行了水平轉移,從植物基因轉變成了動物基因!而擁有這種基因的海蝸牛,它的光合作用能力能夠維持一生。這就意味著,它們這一海洋族群永遠悠閒快樂,永遠不會因食物短缺而被餓死!
這是一項多么匪夷所思的偉大創舉啊!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動物學家和植物學家會相信,植物的基因可以進入動物體內。而這項創舉,居然是看似軟弱可欺的海蝸牛創造出來的!因而,詹姆斯博士在自己的科研論文中感慨萬分地寫道:“推開一個隱秘的視窗,你會發現它們有著人類無法企及的生存智慧。”每一種生命都值得敬畏。包括天生麗質的海蝸牛。
特殊品種
綠葉海蝸牛
綠葉海蝸的體型十分嬌小。成年個體體長從1到3厘米不等,沒有貝殼,看上去活像一片葉子,翡翠般鮮綠,與藏身處的海藻天衣無縫地打成一片。它的這種美麗色澤在動物界並不多見,這其實要歸功於它身體內部大量的葉綠體,就是那些通常只有植物才擁有的充滿葉綠素的光合作用。
剛出生的小海蝸牛呈棕色,半透明,身上綴有紅色斑點。綠葉海蝸牛兩片形如翅膀的偽足將身體拉寬。當偽足折起來時,它看上去就像只綠色的鼻涕蟲,體態修長,頂端兩隻觸角;而當“兩翼”像太陽能電池板一樣展開時,它的身體便與一片綠葉無異,背上的血管就是它的葉脈。綠葉海蝸牛與植物的相似程度還不止於此:如果長時間不見陽光,它還會枯萎,由綠變棕,發黃,最後死亡。
特性機理分析事實上,這些葉綠體即便在其機體內也能進行光合作用,綠葉海蝸牛正是利用了這一特質,綠葉海蝸牛的身體也顯然適應了這種轉變。美國緬因大學生物化學教授,綠葉海蝸牛研究專家瑪麗·蘭佛指出,“它們如何抵禦海蝸牛的消化液呢?直到現在這仍是一個謎團。當人吞下蔬菜後,體內消化道的酶會把蔬菜的細胞分解,這種作用使葉綠體無法以任何形式存留。”
這說明綠葉海蝸牛具有一種保存並不損害這種細胞器的非凡才能。在實驗室里,瑪麗·蘭佛注意到這種海蝸牛一生進食一次便已足矣。從享用完第一頓綠藻大餐起,這種軟體動物體內便充滿了葉綠體,從此便可終生禁食。雖然綠葉海蝸牛的生命周期並不是很長(9到10個月),但對於葉綠體來講已非常漫長。如同一部太陽能電池需要定期充電一樣,葉綠體要是沒有維持其功能運轉所必需的蛋白質,過不了幾天或個把月就能量耗盡了。 其他盜食質體的生物會再次吞食綠藻來更新自身的葉綠體儲備。綠葉海蝸牛則不然。在檢查了綠葉海蝸牛的基因組織,研究人員發現了與海藻Vaucherialitorea相同的psbO基因,這是對光合作用必需的一種蛋白質進行編碼的基因。看來,海蝸牛並不滿足於竊取植物身上的葉綠體,它還弄來了至少一種促使其運轉的基因。 在自然界中,類似這樣兩個不同物種間橫向的基因轉移(代際基因傳遞是為縱向)極為罕見。
紫色海蝸牛
紫色海蝸牛是一種神奇的腹足動物,在遠洋途中它通過擬態和保護色來達到防禦敵害的目的,那藍紫色的貝殼和大海混為一體,使敵人很難發現。紫色海蝸牛不僅僅是雌雄同體,而且它們生下時是雄性,在成長過程中會變成雌性。更為神奇的是,當這種海蝸牛處於雄性階段時,它們甚至沒有陰莖。雄性海蝸牛將它們的精子包成一束,或許會恰巧跳進雌性海蝸牛體內。之所以說這一過程是“碰巧”,是因為海蝸牛眼睛已經退化,它們看不清外部世界。
軟體動物門(十)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