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螈

海納螈

恐龍以前的動物-海納螈 學名:Hynerpeton。 生存時代:泥盆紀。 海納螈,意為“海納(Hyner)的走獸”,是一種原始的食肉四足生物,生活在距今約三億六千萬年前的泥盆紀水岸地區。海納螈是原始兩棲類動物,曾被認為是由海底的一種魚類(頭甲魚)演變而來的,其實是由肉鰭魚類演化而來。泥盆紀晚期演化出大型植物森林,豐富的氧氣被排放到大氣之中;由於海納螈有構造複雜的肺臟,使得海納螈在陸地環境棲息有很大的優勢。海納螈的肺很可能與現代陸棲脊椎動物相當類似,由許多肺泡組成,可加強換氣效率。海納螈的化石只有不完整的碎塊出土,包括兩塊肩胛骨、兩塊下顎;兩塊頰骨以及數塊腹膜肋·肩胛骨的構造顯示海納螈是泥盆紀最早出現的四足動物先驅之一。昔日生活在志留紀水域中的頭甲魚身上所長具有強有力支撐作用的鰭,已完全進化為能夠在陸地爬行的四肢,並且已經進化出肺臟。成為第一個能夠自水中成功爬向陸地享用新鮮氧氣的原始四足動物——海納螈。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海納螈(據說是我們的祖先) 海納螈(據說是我們的祖先)
海納螈 海納螈

形態特徵: 身長1.5米。海納螈有著扁扁的頭,經過長期進化已經變得很峰利的牙齒,還有著像人類一樣有記憶功能的大腦,也有著像陸地動物一樣呼吸的肺,用來共及全身循環系統所需的氧氣。像魚一樣的鰭已經被發達的四肢所取代,就是這樣的動物,據說是我們的祖先。這些古老的水岸兩棲生物被認為是自肉鰭魚綱生物所演化而來;鰭演化成肉狀四肢,而鰾演化為肺。然而沒有足夠的化石證據可以確認海納螈是否是其後所有陸上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

生活習性: 海陸兩棲。雌性海納螈在選擇配偶時非常的挑剔,要求對方有強壯的體魄,有屬於自己的一片領域,雄性之間要通過競爭來獲得異性的青睞,和人類最初的本能似乎很像!在雄性海納螈競爭時,為了不使對方受到傷害,它們是用一種類似如今的伏地挺身運動來展現自己的實力,只有贏的一方才能和雌性交配產卵,地點一般是在水邊,能夠方便把卵子產在水中,被透明簿膜包裹的幼子已經有了能夠呼吸的塞,一團一團的漂浮在水中,慢慢成長,直到褪變成像父母一樣的外貌為止。

種群分布: 生活在距今約3.6億前的泥盆紀水岸地區。化石大多發現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紅山市(Red hill)的海納。

分類學

水岸兩棲生物、生物。

通俗文化

在由BBC於2005年所出版的“與巨獸共舞(Walking With Monsters)”電視系列劇的第一集中介紹了海納螈,但該節目將海納螈的演化來源錯植為頭甲魚。節目中的海納螈會大聲咆哮,但並不清楚四足總綱的生物是否有這樣的發聲能力。

近親

海納螈的近親有同屬兩棲動物的魚石螈、棘魚石螈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