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鄉

海淀鄉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部。行政區域面積40.9平方公里,由4個村委會和2個社區居委會組成,即樹村、青龍橋村、六郎莊村、萬泉莊村、功德寺居委會、六郎莊居委會。農村居民戶3205戶,居民5293人。

基本信息

海淀鄉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部。鄉域東與東升鄉為鄰,西與四季青鎮接壤,北與西北旺鎮相連,南至長春橋一線與四季青鎮接境。1984年4月,海淀公社更設為鄉,鄉政府駐海淀區西苑操場108號。2001年11月成立萬柳地區辦事處,按照“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模式,行使政府和辦事處的管理職能。2010年,行政區域面積40.9平方公里,由4個村委會和2個社區居委會組成,即樹村、青龍橋村、六郎莊村、萬泉莊村、功德寺居委會、六郎莊居委會。農村居民戶3205戶,居民5293人;城市居民戶4807戶,居民6690人;流動人口29212人。
海淀鄉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為西山山麓,海拔70米以上,東南屬海淀台地,海拔50米以上。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1.91℃,年平均降水量600多亳米,地表及地下水源豐沛,全年無霜期211天。鄉林木覆蓋率為32%,以楊樹、國槐居多。土壤少有變化,大部為褐土類。
本鄉具有鮮明的科學文化特色。鄉域有中國科學院、中關村電子一條街、海淀圖書館、海淀體育場、武術館等,更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理工大學、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關係學院、中國林業科學院、農業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是高等學府集中之地,也是知識密集型區域。此外,鄉域內還有中醫研究院、海淀醫院、309醫院、婦產醫院等多所大醫院及眾多的高級部隊機構。
鄉域農副產業久負盛名。農業開發,源遠流長;特色產業,聲名遠播。早在明清以來,海淀鄉域即成為“京西稻”和“北京鴨”的主要產地。清代六郎莊一帶產的“京西稻”米曾是進獻皇家的“貢米”。為保持“京西稻”的傳統品牌,80年代,海淀區科技人員培育出“越富系3”優良水稻品種。在1987年全國優質米加工評比會上,該品種被評為全國第一;1988年在全國農副產品展銷會上被評為優質米。後該米還被評為京西御膳米。80年代,海淀鄉與中國農科院共同承擔列入國家級星火計畫的北京鴨現代生產配套技術,培育出瘦肉型的Z型北京鴨。11項生產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綜合經濟效益提高20-30%。真是:嘆明清風俗,有北京鴨之極品;戀康乾盛世,京西稻實為貢品!
90年代中後期,海淀鄉城鄉建設步伐加快,農業耕地減少,綠色農業應運而生。而今,觀光農業成為鄉域增收創收亮點。黨的十五大召開後,工業企業改制的積極性普遍高漲,工業系統的工作重點集中在資產重組和轉換機制方面。企業採用租賃或出售經營的方式,進行了調整和資產重組,年租賃收入600多萬元。新世紀,隨著綠化隔離帶地區建設、市政設施建設的占地面積增多,造成部分靠租金維持的工業企業逐步失去生存的基本條件,海淀鄉的第三產業逐步成為鄉集體經濟的支柱產業。如今社會大發展,海淀鄉更是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農工商並舉,產權制度改革深入人心。海淀鄉將土地確權與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結合起來,讓地權變股權,確立了讓鄉民受益的原則,鄉域人民的生活逐年上一個新的台階。
昔日因盛產京西稻和北京鴨讓海淀鄉名揚京城,今朝全鄉人民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協調發展和綠色生態理念,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資源優勢和富有激情的創新精神,辛勤耕耘在這塊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用勤勞和聰慧書寫了一篇新農村建設的瑰麗詩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