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廣東省湛江市海康縣]

海康[廣東省湛江市海康縣]
海康[廣東省湛江市海康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海康縣,位於祖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中部,與徐聞、遂溪兩縣合稱“三雷”,是雷州文化發祥地之一。縣東西兩面臨海,北依遂溪,南控徐聞,地連九域,海通萬國,有“天南重地”之譽。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置徐聞縣於此後。後為求“海疆安寧”,隋分治更名海康縣。唐雷州治,宋雷州軍治,元雷州路治,明、清雷州府治均設於此。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海康縣建立雷州市(縣級市),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直轄。由湛江市代管。

概況

《海康縣誌》 《海康縣誌》

 海康縣(HaikangXian),位於廣東省 雷州半島中部。

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置徐聞縣於此。隋改為 海康縣意為 海疆安寧 而得名,人口112.93萬。

縣境北低南高,起伏平緩。有大片玄武岩台地、海成階地和若干突出的火山錐分布。縣南最高石卯嶺海拔僅259米。東西兩面臨海,海岸曲折多溺谷。河流短淺,較大者如南渡河、龍門溪,呈放射狀分布,小峽谷眾多,利於修築水庫和小水電站。

歷史

海康[廣東省湛江市海康縣] 海康[廣東省湛江市海康縣]

“海康”命名建縣之始在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那一年廢除了齊康 郡,從中分置出海康縣,並把以前的模薄(摸落)、羅阿、雷川三縣併入海康(一說大業初並三縣于海康),與此同時,南合州復名為合州,海康為治所。

名字

由來及意思

在這之前,曾有“樂康”、“齊康”、“隋康”之縣名或郡名。“康”字有安樂、安寧、富足的意思。“齊”、“隋”為朝代名,“齊康”、“隋康”之名的寓意很明顯。

雖然海康縣的行政區劃設定並非從齊康、隋康演變而來,但其名字卻沿襲了“康”字。《郡縣釋名》是這樣解釋“海康“的:“縣東十里有東洋海,海濱康寧。猶海沂之康之義也”[出處同上。“海沂”即海邊]。

《萬曆雷州府志》及其以後的雷州方誌的釋意也大同小異:“傍海而祈之康,取安瀾義也”,“安瀾”就是海波不興,沿海太平的意思。對“海康”之名的這一解釋,應該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自然資源

海康[廣東省湛江市海康縣] 海康[廣東省湛江市海康縣]

地處熱帶季風區北緣,熱量豐富,降水充沛,但分配不勻,地表 乾旱,夏季多雷暴,為著名雷雨區。常受颱風襲擊,風沙為害頗重。

20世紀50年代後修建 雷州青年運河,引 鶴地水庫灌溉,廣泛營造防護林,農業生產條件有所改善。糧食作物有稻和甘薯等雜糧。

甘蔗為僅次於珠江三角洲的重要產區,廣泛種植有花生、胡椒、咖啡、橡膠、香茅、可可、鳳梨等。

土地資源豐富,是廣東主要農墾區,又為全國養牛(主要為特有的 雷州黃牛,中國良畜之一)較多縣份之一。

海康[廣東省湛江市海康縣] 海康[廣東省湛江市海康縣]

沿海盛產魚、鹽,海水養殖業發展迅速,尤以人工養殖 南珠為最。

縣西面臨中國著名的北部灣漁場,有烏石、企水、流沙等漁港。

工業主要為製糖、曬鹽、橡膠、劍麻及木材加工、製革和手工編席等。

其中雷城為雷州府城 ,為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雷州半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分城內和城外兩區,前者為政治文化中心,後者為商業中心。鎮多文物古蹟,有明建蘇公亭和華南有數的壯觀古塔—— 三元塔

歷史文化資源

海康文化,即“雷州文化”,素稱“天南重地文化”,與雷州歷史的淵源存在深刻的地緣關係,是“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閩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中原文化---交匯地衍生的另一種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史積澱厚重的獨特文化的集合體(日不落語)”。

歷史名人文化

1.名吏文化

a.“九耳呈祥”-唐陳文玉(雷祖),先後任東雷刺史,太宗詔:“養晦數十年惡事非君,受職父母邦,德政彰明”。

b.福建巡撫兼署閩浙總督的陳璸,為官清廉,被譽為明清嶺南三大清官之一,今台灣仍傳“陳璸放犯”。

c.乾隆年間進士、翰林編修--陳昌齊(字觀樓),其“有千年祿切,無百年觀樓”哲言。

d.明、清之秀,僅雷州府轄下海康,出22名進士。

2.賢臣名將文化

a.兩漢伏波將軍路博德、馬援銜命維護統一,師屯雷州庇護,雷人築“伏波祠”。

b.唐名宦李邕、宋名臣寇準、李綱、胡銓、秦觀、蘇軾、蘇轍、趙鼎、李光、任伯雨、王岩叟等先後被貶到雷州或途次雷州,帶來中原文化。

“雷州十賢”

寇準(961-1023年),陝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任北宋真宗宰相時,主張真宗親征抗遼,在“澶淵之役”中戰功卓越。為人剛正不阿,禮賢下士,不趨炎附勢,敢直言進諫,故被排擠陷害,而致兩度罷相,後貶為雷州司戶參軍。在雷州時,指導當地居民學習中州音;傳授農業技術、興修水利,開渠引水灌溉良田;向民眾解說天文地理,力避邪說;同時還修建真武堂,收徒習文學藝,傳播中原文化,對雷州文明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李綱(1083-1140年),福建邵武人,著名政治家,南宋第一任宰相。任相期間極力主張抗金,反對議和,遭罷免。

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丞相李綱被貶海南,途經廣東雷州,受湖光岩"楞嚴寺"當時的長老釋琮之邀(兩人既是福建同鄉,又是京師同窗)到雷州府遂溪縣的湖光岩一游。與僧月下對飲,世道世情。入夜,月色晴好,月光灑滿湖,湖光映壁,光彩動人,李綱情不自禁即席揮寫“湖光岩”,後刻於白雲岩上。“白雲禪庵”一直香火不斷,到了清代才更名“楞嚴寺”, “楞嚴”取自《楞嚴經》,迄今不變。

路過雷州時,曾寓居天寧寺。在雷州期間,寫了20多首詩歌,並留下《天寧寺留題》、《祭雷廟文》等若干篇文章,它們是雷州文化的瑰寶。

蘇軾(1037-1101年),四川眉山縣人。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翰林學士。因統治集團的內部鬥爭,被一貶再貶。南貶經雷州,雖時間短暫,但留下了豐厚璀璨的文書墨寶,文風氣節對啟化雷州文明功不可沒。赦歸經雷州時拜謁伏波廟,寫下《伏波廟記》,為後人經常誦讀。

蘇轍(1039-1112年)四川省眉山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嘉年間進士。因上書反對時政,被貶官到雷州。在雷州讀書著述,留下不少佳作。在雷州期間,熱愛雷州山水和人民,雷民感謝蘇軾與蘇轍兄弟之德,遂建一座小樓供二蘇讀書避暑。

湯顯祖(1550-1616年),江西臨川人,明代傑出劇作家、文學家,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官至南京太常寺博士。生性剛直,目睹當時官僚腐敗而上疏觸犯明神宗,被貶為徐聞縣添注典史。任內見徐聞“其地人輕生,不知禮儀”,與知縣熊敏捐資創建貴生書院,著有《貴生書院說》、《明復說》等一批詩文,以“君子學道以愛人”為宗旨,宣揚“天地之性人為貴”、對當時社會教化起了很大作用,尊師重教在徐聞從此蔚然成風。

物質遺產文化

a.“舊雷陽八景”:西湖翠擁、雁塔題名、一龍煙繞、萬頃連雲等。

b.新景:天成台、高山寺、寶林禪寺等。

c.三元古塔:極目良田,莽蒼海濤,天水消塊壘,天地造神工。

d.文天祥譽雷民“敬賢如師”---建:十賢祠、蘇公亭、寇公亭、真武堂。

民俗歌劇文化

a.元宵佳節,城鄉飄色游。

b.陽春儺舞(走成倀)、散花舞(兩古舞選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

c.古樸雷州歌、三百年雷劇。

物產飲食文化

香艷嶼米、鮮帝魚蝦、瑩雪白糖、圓渾南珠、壯碩牛羊、奇斗花卉、美嶺南果,大塊朵頤、回味悠久、雷州小吃---葉搭餅子、嘉嶺白餅、烏石甜糟、英利燒豬、客路白切。

名家文化

陳喬森(1835-1905),男,晚清書畫家,“雷州才子”,人稱“嶺南才子”。原籍遂溪縣,同治初,遷居雷州府。鹹豐十一年(1861)中舉人,任戶部主事,官至中憲大夫。能書擅畫,山水仿道濟,頗有粗頭亂服、蒼莽自喜之致。尤善作蘆蟹。至於花鳥人物,興之所至,也不乏佳作。陳喬森做官後,毅然回鄉,雷陽書院掌教30年。桃李盈門,夙志難酬,詩畫自娛,留世有《海客詩文雜存》10卷。

歷史名城文化

1.名列國務院頒布的99個全國歷史文化名城行列。

2.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有人類繁衍生息。

3.先秦-越楚範圍。史載:前355年,楚滅越後“楚子熊揮受命鎮粵,至此開石城,建樓以表其界”。

4.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清末,幾乎為縣、州、郡、道、府治級行政設定。

歷史遺蹟文化

1.紅土地文化,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有57處。

雷祖祠 雷祖祠

2.雷祖祠為國家級,三元塔為省級。

3.真武堂、韶山古戲台、東嶺莫宅祠堂、唐代墓葬等4處為地市級。

4.雷州博物館收藏文物數量檔次,均居海南省縣級博物館之首。

5.改革以來,搶救了大批文化瑰寶。

6.以文物為依託,結合雷城自然景觀,建西湖公園、三元塔公園和雷祖祠旅遊區。

名勝古蹟

雷州西湖

雷州西湖原名羅湖,始建於北宋。蘇軾被貶海南途經雷州時,與謫居當地的胞弟蘇轍邂逅。為消除謫居悲苦,他們常到羅湖遊玩,徜徉於綠水翠荷之間,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篇章。雷人為志賢蹤,遂易名為“西湖”。西湖公園內的古蹟歷經千百年滄桑,時興時衰。建國以前,因湖亭失修,祠宇頹廢,牛眠荒草,遊人鮮至。建國初年,蘇亭雖修,而未及其餘。從20世紀80年代起,地方政府特撥專款,大事修葺。一年之後,館榭亭台,煥然一新,公園面積達百畝。為宣揚先賢的事跡,公園專門配備了一批專業文化導遊,負責向遊客講解園內古蹟的由來以及先賢的傳說。

蘇公亭

蘇公亭就在雷州西湖公園內,是雷州人為了懷念蘇軾抱忠懷潔、九死不悔的品德專門修建的。亭前有一蘇軾石像,昂首挺立,雙眸眺望北方,表現了他翹首中原,不忘故國的高風亮節。

天寧寺

被貶謫期間,蘇軾曾兩次在雷州逗留,一是被貶途中,一是赦歸途中。他在雷州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佳構,以及寶貴的墨跡。被譽為唐代嶺南三大古剎之一的天寧寺的牌坊“萬山第一”就是蘇軾所題。在與鄉人的接觸中,蘇公無意中成了中原先進文化的傳播者,為當地的文明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除此之外,他的寬厚剛直的處世態度,更是影響了當地的老百姓,在潛移默化中起到了教化提升民眾思想的作用。

十賢祠

“十賢祠”位於廣東雷州西湖北側,始建於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是為紀念宋代丞相寇準、學士蘇軾、侍郎蘇轍、正字秦觀、樞密王岩叟、正言任伯雨、丞相李綱、趙鼎以及參政李光、編修胡詮等十大名相賢臣修建的。他們人品高尚,正氣凜然,學識淵博,政績卓越。祠內還留有文天祥寫的《雷州十賢堂記》,命名為“十賢”,就是為了表達如文天祥所說的雷州人民“敬賢如師、疾惡如仇”的心志。

據祠內展品記載,寇準在雷州呆的時間較長,約有18個月,且在雷州辭世。他為人剛直足智、為官清正廉明,深得百姓愛戴。他在雷州的職位雖然只是低級官員,但依然勤政愛民,“寇公祠”內幾幅圖畫記載了他在雷州的業績:修建真武堂,教書傳藝,使鄉民的子孫也能讀書;講授天文地理,破除歪理邪說;傳授先進生產技術,促進經濟發展;傳播中原文化,向當地人傳授中州音,促進了當地人與中原的交流。據說寇準辭世後,寇夫人得朝廷恩準,扶靈柩回洛陽下殮。離去當天,雷州百姓傾城出動護送靈柩。靈車隊伍到一渡口時,風雨大作,鄉民怕水浸了靈柩,紛紛以手中所執竹杖插地護柩。次日,卻見這些竹杖已生根發芽,蔚然成林,渡口遂稱“寇竹渡”。

李綱被貶路過雷州,寓居天寧寺,作詩20多首,表達了深沉的愛國心;他的一身正氣,更為當地人敬仰……

“十賢”雖已作古,但他們留下的墨香正氣卻在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之後更加濃郁,塑造了雷州人“疾惡如仇,敬賢如師”的品格。

三元塔

三元塔"三元"即狀元、會元、解元、源於人[1]們盼人才,祈求狀元、榜眼、探花"三元及第"的良好願望,登塔寓意狀元高中、步步高升。

三元塔坐落在德城鎮東3公里風景秀麗的白沙山上。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為州人祈求在各級科舉考試上頭名,榜中“三元”得名。塔平面八角、高53米。為外九層內分十七層的閣式磚室塔, 腔壁厚3米,壁庵幾何圖形均稱美觀。穿壁繞平座結構。基礎用紅砂岩和花崗岩建造。檐梁、角柱、門幫顏色紅白相間。須彌座各面刻有浮雕圖案,轉角處均雕飾神態各異的托塔力士。塔表批盪用料和工藝十分講究,傳說批盪塔身的時候,工匠按照“許新不許舊”的嚴格要求,選用的不是一般的土朱灰漿,而是名貴的銀硃灰漿,因此,雖經歷了400年的風雨雷電襲擊,但至今仍鮮艷如昔,有“只新不舊”之美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