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浯溪碑歌》
【年代】明末清初
【作者】顧炎武
【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浯溪碑歌[1]
萬曆元年[2],先曾祖官廣西按察副使,道浯溪,得元次山《中興頌》石本以歸[3]。為顏魯公筆,字大徑六七寸,歷世三、四,此碑獨傳之不肖。歲旃蒙作噩[4],命工裝璜為冊,工人不知碑自左方起,而以年月先之,遂倒盭不可讀[5]。方謀重裝而兵亂工死,不復問者三年。碑固在舊識楊生所[6],一旦為予重裝以來,則文從字順,煥然一新。有感於先人之舊物,不在他人而獨屬之嗣人之稍知大義者[7],又經兵火而不失,且待時而乃成。夫物固有偶然者也,為之作歌。
昔在唐天寶,祿山反范陽[8]。
天子狩蜀都[9],賊兵入西京。
肅宗起靈武[10],國勢重恢張。
二載收長安,鑾輿迎上皇[11]。
小臣有元結,作詩頌大唐。
欲令一代典[12],風烈追先光[13]。
真卿作大字,筆法名天下。
摩崖勒斯文[14],神理遺來者[15]。
書過泗亭碑,文匹淮夷雅[16]。
留此系人心,支撐正中夏[17]。
先公循良吏,海內推名德。
驅馬復悠悠,分符指南極[18]。
遐眺道州祠,流覽浯溪側。
如見古忠臣,精靈感行色。
匪煩兼兩載[19],不用金玉裝。
攜此一紙書,存之貯青箱。
以示後世人,高山與景行[20]。
天運有平陂[21],名跡更存亡。
寶弓得堤下,大貝歸西房[22]。
舊物尤生憐,何況土與疆。
卻念蒸湘間,牧騎已如林[23]。
西南天地窄,零桂山水深。
岣嶁大禹跡[24],萬林生秋陰。
一峰號回雁,朔氣焉得侵?
恐此浯崖文,苔蘚不可尋。
藏之篋笥中[25],寶之過南金[26]。
此物何足貴,貴在臣子心。
援筆為長歌,以續中唐音。
作品注釋
[1]浯溪碑:浯溪位於湖南祁陽縣城,以山奇、水奇、碑奇而著稱於世,尤以元結撰文、顏真卿書寫的《大唐中興頌》為奇珍。
[2]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萬曆為明神宗朱翊鈞之年號。
[3]石本:石刻的榻本,即用紙墨從鐫刻器物上捶印出其文字或圖畫的墨本,有烏金拓,蟬翼拓,朱拓等數種。
[4]歲旃(zhān)蒙作噩:乙酉年,為公元1589年。古代紀年,太歲星在天干中的乙,叫旃蒙,太歲星在酉叫噩。“旃蒙作噩”即“乙酉”也。
[5]倒盭(lì):倒亂。盭:乘戾,彆扭,不合情理。[6]舊識:故交,老友。
[7]嗣(sì)人:後嗣、子孫。
[8]祿山反范陽:公元755(天寶十四年)冬,安祿山年在范陽起兵叛亂,先後攻陷洛陽長安,稱雄武皇帝,國號燕,建元聖武。公元757年(至德二年)春,為其子慶緒所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
[9]狩蜀都:指唐玄宗逃往西蜀偏安一事。狩:打獵。
[10]肅宗起靈武:指唐肅宗李亨在靈武即位之事。靈武:在今寧夏靈武縣西北,肅宗即位,改元至德。
[11]鑾輿:天子的車駕。
[12]典:記載法則典章制度的重要典籍。
[13]風烈追先光:遺風餘烈能與先聖德業同光。
[14]摩崖: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銘功、記事等文字,稱摩崖。勒:雕刻。斯:此。
[15]遺(wèi):贈與。
[16]文匹淮夷雅:文采可與《詩經·大雅·江漢》相媲美。
[17]中夏:指中國華夏。
[18]分符指南極:執印信直奔南國。分符:即剖符,分一半符節作為信物。南極:指中國南方。
[19]匪:通“非”,不是。
[20]高山與景行:高山:喻道德高尚。景行:大路,喻行為正大光明。語出《詩經·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是品德像大山一樣崇高的人,就會有人敬仰他;行為光明正大的人,就會有人效法他。
[21]天運:自然變化的規律。平陂(bēi):平地山坡。
[22]大貝歸西房:大貝:貝類,古代以為寶器。《尚書·顧命》:“胤之舞衣、大貝、鼖(fén)鼓,在西房。兌之戈、和之弓、垂之竹弓,在東房。”
[23]牧騎:指清兵。
[24]岣嶁(gǒulǒu):衡山主峰。古代神話傳說,禹曾在此得金簡玉書。
[25]篋笥(qièsì):篋:小箱子。笥:盛飯或盛衣物的方形竹器。這裡指箱子一類的容器。
[26]南金:南方珍貴如金之物。
作品簡析
此詩見於《浯溪詩文選》。元次山《大唐中興頌》有頌有諷,前人評述頗多,顧炎武則提出元公為文歌頌中興,魯公勒石為光大功業之初衷:“留此系人心,支撐正中夏”,其中已蘊愛國之意,只是含而不露;而先曾祖尋訪勝跡,珍藏碑帖以傳之後人,意在“以示後世人,高山與景行”,則先曾祖之良苦用心,已為亭林所參透,並堅定“勿事二姓”的信念,保其操守,愛國至上;最後以“此物何所貴,貴在臣子心。援筆為長歌,以續中唐音”作結,詩人愛國之情溢於言表。
全詩古樸典雅,沉鬱蒼涼,含蓄委婉,意在詩外,體現了詩人的創作藝術風格。而其序與詩,一文一韻,前者為鋪墊與交代,後者為引申與發揮。前者重敘述,後者工描摹,俱含情其中,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作者簡介
顧炎武(1613~1682)明清之際啟蒙思想家。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後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傭。江蘇崑山人。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出身江東望族,少有大志,耿介絕俗,與同里歸莊相善,共同參加復社活動,有“歸奇顧怪”之稱。清兵南下,崑山城破,嗣母王氏絕食殉國,遺命勿仕清廷。起義失敗後,他遍游南北諸省,結納各地愛國志士,考察山川形勢,圖謀匡復明室。多次險遭陷害,並曾被捕入獄,得友人營救,才得出獄。他也多次拒絕與清廷合作,願以身殉。晚年客居陝西華陰,卒於曲沃。他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創立了新的治學方法,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被譽為清學“開山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