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中文名:浮洋方潮盛銅鑼製作技藝遺產級別: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文號:粵府〔2009〕112號
批准日期:2009年10月16日
項目類別:傳統技藝
申報單位:潮州市潮安縣
歷史淵源
方潮盛銅鑼,是中華文化傳統中的響銅禮樂聖器。自十八世紀中葉創始,久負盛名。據浮洋鎮志記載:方潮盛銅鑼傳承到21世紀,已逾五代。方潮盛銅鑼與武漢銅鑼、蘇州銅鑼的製作技藝淵源相承。同屬中華民族的響銅禮樂聖器,她是中華大地上勞動人民在喜慶節日中,載歌載舞,呈現太平盛世,賦予人們追求美好,充滿活力希望的擊打銅器,從而受到潮州人民所喜愛而世代承繼。中國響銅樂器的製作技藝,萌發於公元前770年~476年(春秋時期)的宮廷鍾樂。至1856(清鹹豐六年)前後,才傳至潮州。據浮洋鎮志所載:浮洋仙庭村先民方明治於公元1850年~1861年(清鹹豐年間)到福建連城縣謀生,結識了當地一位銅鑼師傅,學得一手精湛的銅鑼製作技藝。回鄉後,便在仙庭村創辦了銅鑼作坊,一直享有銅鑼城美稱。20世紀初的清光緒年間,方潮盛銅鑼已享譽潮汕地區。其銅器的製作品種,也能跟上潮汕人民的需求理念,不斷變異創新,至此鼎盛局面,已具規模。銅器製作也達到數十種之多,而且所有響銅樂器,皆能與潮州眾多的地方樂器如:二弦、胡弦、笛、簫、揚琴、大鼓等和音諧鳴,同奏一曲。由此催發了潮劇、潮音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製作技藝
方潮盛銅鑼製品:有馬鑼、蘇鑼、深波、曲鑼、鈸、欽、空、月鑼、加光鑼、號頭(大嗩吶)、鍾等各式銅器製品,又細分為大中小等規格。鋪號中銅器製品陳列,繁雜滿堂,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方潮盛銅鑼的製作技藝,各道工序的師傅皆心懷秘技,不與人傳,這便是其家族技藝得以純姓傳承的秘訣所致。
製作過程分熔銅、過模、打坯、煉坯、定型、淬火、修容、定音等工序。
熔銅:首先把紅銅加上一定量的錫裝進容器,放到熔爐里。銅和錫要嚴格按照一定的比例,這樣熔鑄出來的材料叫錫青銅,具備一定的硬度。
過模:把熔化的銅水倒進模具,鑄成銅鑼坯。
打坯:冷卻後的銅鑼坯要送進另外的高溫爐膛里,直至燒紅,就可以進行第一次打坯。
煉坯:經過反覆幾次打坯之後,師傅把銅鑼坯逐個稱重、修剪,使做出來的銅鑼合乎規格。接著,師傅把四塊銅鑼坯合成一餅,再送進爐膛里。燒紅後,師傅把四塊疊合的鑼坯一起鍛打,師傅說這樣做是為了讓鑼坯保持一定的厚度和溫度,使鑼坯受錘均勻。鍛打的時候,著力點的控制是很有講究的,師傅完全憑藉經驗控制鑼坯的厚薄。
定型:鍛打之後,接下來是為銅鑼定型,定型前,還要將鑼坯放進爐膛里燒紅,拉出來後再接著鍛打,鍛打的工具換上了木錘。經過這道工序,斗鑼就基本成型了。
淬火:鍛打成型的銅鑼必須經過淬火,即用鹽水浸泡。用鹽水浸泡後的銅鑼變成赭紅色,材料質地的內部結構通過化學作用固定下來,成為響銅。
修容:接下來還要為銅鑼修容,主要是把鑼邊剪齊,鑼面錘平錘圓,再劃出鑼面環繞紋理。
定音:最後一道工序是定音。在銅鑼的整個製作過程中,定音技術性最強,必須舉錘嫻熟,輕重有致,特別是最後一錘,要有深厚的功底,用力恰當,才能定音準確,所以銅鑼製作向來有“千錘萬煉,一錘定音”的說法。
浮洋銅鑼的品種有8大類120個產品,定音師傅要根據樂器的受力點,控制共鳴區的回彈力和鑼面振動的頻率,定出不同樂器的音準。
傳承價值
方潮盛銅鑼,是潮州民間打擊樂器的泰山北斗,故潮州民間諺語云:少一弦亦歌,少一鑼無樂。由此可見,其藝術價值在潮州人民心中,是絕對不可或缺的。方潮盛銅鑼製品,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其質樸方圓的型態,擊打時鏗鏘震撼的原動感,都使人過眼不忘,充耳常鳴。哪怕你是遠涉重洋,漫跡環宇,她都是召喚赤子之心的裊裊鄉音。她在潮汕地區的傳統民俗活動中,具有廣泛的使用價值,並具有群體性、社會性、世代傳承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