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雖然這所學校里有國中、高中,但畢竟小學生占絕大多數,更因為集鎮上有鎮直一小、二小,所以人們還是習慣地將其稱之為“浩口三小”。
十年來,學校堅持以蘇霍姆林斯基“帕布雷什十年一貫制實驗學校”為辦學範本,以我國歷史上大教育家孔子的“仁愛”觀為核心辦學理念,以“跟蹤診斷,促進學生髮展”為教育手段,以“成人、成才、發展”為教學目標進行了一系列的思考與實踐。目前已發展成集幼兒部、國小部、國中部、高中部和職教部於一體的十五年一貫制大型學校。
全校現有51個教學班(幼兒班8個、國小班28個、國中班9個、高中班6個),在校學生2866人,共有教師208人。
浩口三小是一所很有特色的學校。組織開展興趣愛好活動有特色。學校從1982年組織學生開展“故事會”“歌詠會”開始,到1996年建立校合唱團、民樂團、舞蹈隊,以班級為單位的作文班、故事班、製作班、繪畫班、書法班……每逢周二、四的課外時間,各種興趣活動同時開展。現在全校的籃球、桌球、足球、武術、棋類、舞蹈、器樂、美術、合唱、科技製作、計算機、作文、英語、圖書會等15個興趣活動越辦越好。
國小以藝術教育為切入點的素質教育活動和有規律性學校大型競賽活動(運動會、歌會、作文大賽、數學競賽、繪畫製作大賽、英語風采大賽)以及社會活動(六一、七一、十一、元旦、助殘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選擇參與,促進了學生不斷接受校園文化薰陶,同時也增長了學生各個方面的知識。
1997年受到教育部全國農村藝術教育現場會的首肯,學校合唱團被教育部楊力司長贊為“鄉村裡的洋嗓子”。教育面向弱勢群體有特色。對待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和殘疾兒童,學校長期為他們減免學雜費、書本費;對於父母在外打工,家中無人照料的學生,學校公寓採取包吃、包住、包洗衣、包輔導學習、包興趣特長培養每月僅收68元低價費用的辦法吸納入住學生近千人。對於家庭貧寒或者學習基礎差考不上正規初、高中而又想念書的學生,學校給他們提供學習環境,減免各項費用,為他們搭建起新的學習平台,使他們不致於成為滯留在鄉村社會的“遊蕩一族”。
關愛學生未來發展有特色。無論是寒門子弟還是基礎差的學生,學校都從關心他們未來發展,按照“先成人,再成才,後成功”的教育理念教育學生。中考落榜以後,在這個學校學習的高中學生達到300人,其中有105人通過學校培養走進了大學校門。2007年理科高考還取得508分的好成績。
在教學中,學校以“國小教法”補學生基礎文化知識,以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要求高中生至少喜歡一、二門功課,達到並超過市內高中生的水平;廣泛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作文、播音、采編、攝影、化學實驗、生物實驗、物理實驗,力爭有一門超過市級高中生的實踐能力。學校按照學生偏科愛好特長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即使不能考上大學,走向社會以後也有一技之長,能夠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學校的愛心教育有特色。對於父母打工在外、學生入住在校的群體,學校除了在學習、生活上關心愛護,還選拔教師中具有慈愛母親父親特質代表人物培養各年級“教師爸爸、教師媽媽代表”,並通過“親情樹”教育來彌補打工子女親職教育的缺憾,懂得“親親,及人,濟世”的道理。起到今天愛父母、愛學校,明天愛祖國的深層品質教育效果。
在國中,開展學習上的“手拉手”活動,形成“一幫一”“一對一”競爭互助和“合群教育”活動,從而把學生從單一的個人競爭拽回到培養充滿愛心的團隊精神上來,促進學生深層核心品質的形成。
十二年來除特大風雨以外,學校“星期一升旗活動”從不間斷。從單一的聽唱國歌到跟唱國歌,再到捂胸齊唱國歌;從單一的校長國旗下講話到“每周一個好習慣”的宣講和“每周一星”的亮相,從學生散漫自由地入場到班級繞場列隊檢閱式的進出場,讓一個單調倦怠的升旗活動充滿了愛國激情。
學校領導有特色。
從前任校長塗華成到現任校長陳于海,他們已不僅僅是對教育有事業心,對工作有責任感。他們並不住校,但是無論早晚,人們都能看見他們在學校里轉悠,這已不僅僅是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的問題,而是全身心地把整個人融入進了學校。
校長如此,班子成員當然也不例外。從1994年起,每周一的教師例會成為學習蘇氏“和諧教育”、孔子“仁愛”觀念和時事政治的法定時間。參與各項社會活動有特色。三小同其他學校不同,除了狠抓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以外,他們還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省級比賽他們派隊員,民眾健身他們派老師,文藝晚會他們出節目,市級論壇他們寫文章……在各項社會活動中,他們所得的獎盃、獎牌琳琅滿目。
一所學校有了這么多的特色,就不難有人懷疑他的教學質量,其實,這所學校在招生上雖然沒有優先權,然而教育質量卻一直在同類學校中處於領先地位。從這所學校畢業的學生,現在光博士、博士後就有上十人,擔任總裁、總工、總經理的人數更是為數不少,雖然不是學校直接培養的,畢竟與在這所學校里打好了基礎是有關的。
2005年中考全市排名第二,僅次於縣城的園林二中實驗部,首屆高考理科班就有9人考入南昌理工大學,對於一個招生沒有優先權的學校來說,做到這一點就是難能可貴的了。
學校辦出了特色,就必然會受到社會和學生家長的廣泛認同。正是如此,學校才能夠每年以200人的生源和近百萬元的收入遞增。學校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勤儉辦校,滾動發展,先後建起藝術樓、圖書館、體育館、游泳池、科教樓、塑膠跑道等現代化教學設施。1997-2001年,全國共有10個省市上百個考察團來學校參觀考察。學生的家長們真心地祝願浩口三小一如既往地把特色辦好,一如既往地向前發展,一如既往地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