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貝鄉

浦貝鄉

浦貝鄉位於滇中高原易門縣中南部,北、西、南三面分別與本縣的方屯鄉、銅廠彝族鄉、十街彝族鄉相連;東部與安寧、晉寧兩縣接壤。鄉政府駐地中浦貝村,北離縣城8公里,距省會昆明106公里,東隔玉溪市政府130公里,區域最大橫距19.25公里,最大縱距14.35公里,總面積178.9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概況

(圖)浦貝鄉浦貝鄉

易門縣浦貝彝族鄉位於滇中高原易門縣中南部,北、西、南三面分別與本縣的方屯鄉銅廠彝族鄉十街彝族鄉相連;東部與安寧晉寧兩縣接壤。鄉政府駐地中浦貝村,北離縣城8公里,距省會昆明106公里,東隔玉溪市政府130公里,區域最大橫距19.25公里,最大縱距14.35公里,總面積178.9平方公里。2006年底全鄉人口密度為103人/平方公里。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有易門史料記載以來,浦貝隸屬易門縣。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設保西鄉,轄今十街、浦貝兩鄉;浦貝上、中、下三村設歸(原方屯鄉)上江渠,下江渠為十街。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設二區,轄2鎮8鄉,範圍包括今十街、浦貝兩鄉和銅廠鄉的底尼、西路井、得拉母、龍泉鎮的銀河。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設匯川鄉,浦貝上、中、下三村設歸乾元鎮(今龍泉鎮)。1949年12月易門解放。1952年3月設二區,轄今十街、浦貝兩鄉。1958年12月設一都公社,而浦貝上、中、下三村設歸城關公社(今龍泉鎮)。1959年又將浦貝上、中、下三村設歸一都公社;山腳(今水塘)、草箐設歸山腳公社。1962年10月又設二區,1966年更名紅旗公社,1979年又改名為浦貝公社,轄今十街、浦貝兩鄉。1984年設浦貝區,1987年12月撤區正式建立浦貝彝族鄉。

浦貝彝族鄉轄7個村委會,即浦貝、苗茂、羅台舊、阿姑、朋多、草箐、水塘,共99個自然村,68個村民小組。

浦貝鄉地形東西長,南北窄;東西兩面雄峰林立,地勢較高;中間是低山丘陵河谷,地勢較低。最高點是水塘象山頂,海拔2522米,最低點是朋多、驛馬坡河谷,海拔1510米,高低之差1012米。鄉政府駐地海拔1673米。水塘屬高寒山區,海拔2000米至2500米;羅台舊、草箐屬半山區;苗茂、阿姑、朋多、浦貝屬河谷平壩。山間盆地、河谷平壩面積14563畝,占總面積的5.3%。

浦貝鄉可開發的水能在扒河幹流。現已建成投產的阿姑電站,裝機容量2千瓦。地下水有上浦貝村南的石蓮寺泉、朋多村東北的朋多龍潭、下浦貝的普尚寺水塘、羅台舊的龍潭、草箐阿奴者龍潭等。以石蓮寺泉水流量最大,為0.18立方米/秒,年出水量達567.6萬立方米。此外還有苗茂村東小河邊的熱水塘溫泉

浦貝鄉氣候呈立體特徵,分四類:

朋多、阿姑為乾熱河谷,海拔1525米,年平均氣溫18℃,年日照2250小時,年降雨量在700毫米左右,熱量充足,宜種糧食、冬早蔬菜;

苗茂、浦貝為溫暖平壩,海拔1600米左右,年平均溫度15.5℃至16.5℃,日照2200小時以上,年降雨量800至900毫米,霜期59天,為中亞熱帶氣候,農作物生長條件好,發展糧、煙、油、菜潛力大。

草箐、羅台舊為乾旱溫和半山區,海拔1750至2000米,年平均溫度14℃至15℃,但有限制因素,基本可以發展糧、煙、林、牧;
水塘為高寒山區,海拔2000至2400米,年平均溫度14℃以下,霜期長達180天,糧作有冷害,宜大力發展林、果生產。

浦貝鄉有林地16.4萬畝,由常綠(或落葉)闊葉林和針葉林組成。用材林以雲南松、華山松為主,雲南松集中在草箐、浦貝,華山松以水塘為主。經濟林果有松子、核桃、板栗、蘋果、桃、梨等。

浦貝鄉金屬礦藏主要有鐵和鎢礦。鐵礦分布在水塘、草箐、羅台舊等地,其中羅台舊大黑山儲量達69萬噸,品位40.4%至48%,1985年由羅台舊村開始開採,水塘、草箐兩捷運礦也於1986年開始進行開採。鎢礦在羅台舊趙普村東北2公里,探明儲量17000多噸金屬量,品位0.38%。非金屬礦有瓷土、大理石、花崗石。瓷土分布在羅台舊大黑山,為露天礦,儲量100萬噸,1970年開始開採。大理石分布在羅台舊紅石岩村附近,儲量豐富,為木紋大理石,品質優良,花色甚好,可供出口。花崗石分布在羅台舊東北,出露面積4平方公里,品種有“雲南紅杜鵑”和“玉鑲金”,經物理性能測試,質地優良,出口潛力大,競爭力強,具有較高的開採價值。
2006年全鄉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2056萬元,比2005年的11209萬元增847萬元,增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4922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3856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3278萬元。一、二、三產業分別比2005年增長7.6%、3.8%、10%,三次產業比重為41︰32︰27。完成農村經濟總收入18660萬元,比2005年的17711萬元增949萬元,增5.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22元,比2005年的2902元增120元,增4.1%。

2006年累計組織地方財政收入297萬元,完成年初預算調整數270萬元的110%,同比減收105萬元,減26%。累計完成地方財政支出468.9萬元,比上年增支139.3萬元,增42%。年末農村信用社存款餘額3662.8萬元,貸款餘額1364.7萬元,存貸比為1:0.37,積極支持了地方經濟建設。

基層黨團組織

(圖)鄉團委團幹部培訓 鄉團委團幹部培訓

浦貝鄉黨委下設8個黨總支委員會,68個黨支部,其中農村黨支部58個。有黨員782名;其中正式黨員738名,預備黨員44名;少數民族黨員406名,占52%;婦女黨員135名,占17%;35歲以下201名,占25%;36歲至45歲218名,占28%;46歲至54歲99名,占12%;55歲至59歲64名,占8%;60歲以上200名,占25%;大專以上50名,占7%;高中(中專)124名,占16%;國中以下608名,占77%。

鄉黨委始終以“雲嶺先鋒”工程統領黨建工作全局,把黨建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2006年共投入黨建工作經費12萬元,以保證“雲嶺先鋒”工程全面實施。強化輿論宣傳,營造全力抓黨建的濃厚氛圍,全年召開各種黨員幹部培訓會12次,受訓1130人次。積極開展紀念建黨85周年活動,在黨的生日之際,開展了送溫暖活動,共發放慰問金3800元(其中:縣級2300元),對35名老黨員進行了慰問。同時積極開展“爭先創優”表彰活動,表彰先進基層黨組織11個、優秀黨務工作者10名、優秀共產黨員33名。在市縣“兩優一先”爭創中,獲市級表彰的優秀共產黨員1名;獲縣級表彰的先進基層黨組織6個、優共產黨員23名、優秀黨務工作者4名。積極倡儀廣大黨員幹部、社會各界人士為縣貧困黨員促進會捐款,共244人捐款7400.9元。認真做好農村貧困老黨員定補發放工作,確保困難黨員補助對象按標準定時足額領到補助款,全年共發放困難老黨員補助款13360元。

黨委自身建設得到加強,工作運行機制好,核心領導作用發揮明顯。注重抓好乾部教育培訓,堅持和完善副科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為基層講黨課制度,年內共有24名黨課教員講黨課24場次,受訓黨員幹部2530人次。以鄉黨校為陣地,認真抓好黨員的政治理論培訓,7月17—18日,在鄉電影院舉辦了為期兩天的培訓班,聘請省委黨校、縣委黨校老師到我鄉做專題授課,對105名入黨積極分子和鄉村組200多名黨員幹部,進行了黨課教育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論培訓。按照《易門縣2003年-2006年農村黨員、基層幹部素質教育工程規劃》要求,協同縣委組織部、縣科協,於6月份,分別在浦貝、苗茂、朋多舉辦了以種養技術為主的黨員幹部農函大“素質教育”科技培訓班,共培訓黨員幹部420多人次。各村組織建設目標任務明確,工作成效明顯,村民自治機制運行良好。強化法制建設,推進村民自治法制化;抓制度完善,推進黨總支工作規範化;積極探索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途徑和辦法,不斷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渠道。

黨員隊伍建設得到加強,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發揮明顯,一是做到了發展黨員有規劃,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發展黨員工作的實施意見》;二是嚴格發展黨員程式,制定了《關於發展黨員表決制的實施辦法》,做到對發展黨員的手續認真審查,對擬發展對象堅持逐一談話,堅持發展黨員公示制,嚴把入口關。三是貫徹“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發展黨員方針,督促和指導村黨總支、支部在婦女、少數民族、村組幹部和優秀致富能手、農村鄉土人才、優秀團幹部中培養和發展黨員。積極鞏固農村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三優先”、“三培養”工作成效明顯。在黨員冬訓工作中做到有計畫、有內容,緊密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突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主題,結合黨員目標管理,積極開展黨員民主評議。加大了活動室建設力度,新投入資金2.8萬元,鞏固了村黨員活動室2個(朋多、浦貝),陣地作用發揮明顯。民眾滿意站所創建活動深入開展,黨建促發展效果明顯,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浦貝鄉實施“雲嶺先鋒”工程以來,領導重視,認識統一,機構健全,責任明確,重點突出,工作紮實,取得了初步成效。“雲嶺先鋒”工程已逐步深入人心,形成了共產黨員人人參與“雲嶺先鋒”,人人實踐“雲嶺先鋒”良好氛圍,機關黨員幹部的精神風貌和工作作風明顯好轉,基層黨組織的建設進一步加強。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得到了人民民眾的高度讚揚,為下一步長期、深入地實施“雲嶺先鋒”工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全鄉共有14至35周歲青年5737人,團員951人,團青比列達17%,設團總支12個,團支部80個。近年來,全鄉各級團組織緊緊圍繞黨政中心工作大局,創新工作機制,服務全鄉經濟發展。實施了“共青團服務烤菸生產行動”、“雲嶺先鋒·浦貝青年行動”、“青春建功新農村”等系列項目,取得較好成效,為全鄉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鄉團委連續三年被評為“先進團委”,5個團總支、30個支部被評為“五四紅旗團委”,兩個單位被評為縣級“青年文明號”,8人受到團市委表彰,1人被評為縣級“十佳青年農民”,6人被授予“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湧現出青年致富能手83人。

人口衛生

(圖)浦貝衛生院浦貝衛生院

全鄉總人口18368人,總戶數5423戶,其中:男9446人,女8922人,少數民族人口9368人,占總人口的51%;農業人口17157人,農業戶數4715戶,農村勞動力10474人,從事第二、三產業的有2419人,占總勞動力的23%,人口自然增長率0.7‰,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03人。

浦貝鄉投入8.8萬元建成阿姑、水塘村衛生所;全面啟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鄉參合農戶4511戶,參合率達97.6%,年內減免參合農民醫療費用6.3萬元。強化食品藥品、衛生監督,圍繞學校、醫療機構、副食、餐飲店等重點部門,監督監測食品和生活飲用水安全;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衛生防疫工作。

浦貝鄉衛生院於1998年8月開工建蓋業務綜合樓及職工住宿樓各一幢,占地面積3.18畝,2003年7月竣工,2005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2004年11月市衛生局為浦貝衛生院配置了黑白B超、半自動生化分析儀、雙導心電圖機、母嬰監護儀等一批常用醫療設備,同時玉溪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生到浦貝衛生院下鄉支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浦貝衛生院的診療質量。目前浦貝衛生院共有在職職工10人,退休職工5人,設有門診部、住院部、中醫科、防保科、財務科5個科室,院內多次派人到市縣兩級進修,培養了B超、化驗、心電圖人員,能開展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及B超、化驗、心電圖輔助科室的診療,更好地為當地民眾服務。下設7個村衛生所,有20個鄉村醫生,開展著村級防疫、婦幼、醫療工作,為紮實穩定推進我鄉的衛生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浦貝鄉計畫生育服務所,有2名醫生,先後配備了黑白B超、紅外線治療儀、電磁波治療儀、顯微鏡等設備,主要開展計畫生育技術服務指導、諮詢和隨訪,避孕藥具服務,避孕和節育的醫學檢查及其它生殖保健服務,計生法律法規和生殖保健宣傳教育。下設計畫生育服務室,全鄉共配備村級服務室人員7名,宣傳員8名,信息員68人,主要協助鄉級做好本村計畫生育技術服務,避孕藥具知情選擇,計生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做好本村計生信息採集。計畫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全面推行,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7‰;完成農業人口獨生子女家庭“獎、優、免、補”58戶;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普遍開展,截止2006年底共有2704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將農村困難戶771戶1295人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

新農村建設

(圖)浦貝鄉浦貝鄉

浦貝鄉新農村建設涉及7個村委會,68個村民小組,2006年已組織實施7個村的13個村民小組。其中:水塘村的大山腳村民小組為市、縣聯繫的新農村建設重點村、示範村。

加強組織領導

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把此項工作列入日常議事日程抓緊抓好,及時制定了《浦貝鄉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意見》(浦黨政府聯發[2006]12號),同時成立了浦貝鄉推進新農村建設規劃工作小組,明確了各村新農村建設的責任領導和相關責任部門,負責全面規劃實施。結合各村實際,正確處理好新農村建設與其他工作兩不誤的關係,由總支書記掛率,負責抓該村新農村建工作,確保新農村建設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廣泛宣傳,營造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

圍繞二十字方針的新農村建設,涉及面廣、內容多、任務重,需要廣大幹部民眾的積極回響和參與。為此我鄉結合各村實際廣泛動員,精心部署,充分利用標語、廣播、板報、簡報、以會代宣等形式深入宣傳,使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意義、主要內容、目標要求以及具體措施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量力而行,科學整體規劃

圍繞新農村建設有主導產業、有水泥道路、有舒適住房、有潔淨飲水、有沼氣入戶、有電視電話、有方便就醫、有社會保障、有整潔環境,科學做好規劃工作的要求,按照李副市長、縣委李書記、李縣長等領導到水塘調研時要求。鄉黨委、政府組織鄉林業、水利、交通、農業、畜牧、文化、規劃等部門負責規劃建設的具體管理工作,確保了各村規劃的落實。

著力突出主攻重點,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為主,促經濟發展

新農村規劃建設,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結合各村實際情況和整村推進扶貧項目的實施,重點抓好基本農田建設、人畜飲水工程項目、山區小窖建設、沼氣池能源建設、村莊道路建設、科技文化活動室建設、公廁建設、文明生態村建設,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業產業,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硬化宅間路。組織開展“民辦公助”投資投勞工程建設,發動民眾投工投勞,實施宅間路通達、通暢工程,提高整村公路暢通水平,年內投入22.28萬元,硬化了紅石岩、大山腳村莊宅間道路。

改造科技活動室。籌集多方資金,建設、改造科技活動室。解決因沒有村活動室,影響村、組組織活動的正常開展和新科技、新政策及時傳輸的困難,在2006年新農村項目建設中投資6萬元(其中:上級補助5.4萬元、民眾自籌0.6萬元),改造原村辦國小遺留閉置房屋為大山腳村民小組科技活動室。投入29萬元修建了趙普、響水、關羊洞村民小組的科技活動室。徹底解決無活動的現狀,使村民們開展活動、接授科技培訓有場所。

大力發展特色林果業。做好林果文章。結合易門縣《林果產業發展規劃》,立足各村的自然優勢,合理選擇造林改造模式,以市場為導向,造好改良品種或替換樹種,加快調整和最佳化林果產業種植結構。按照“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統籌規劃,民眾參與,分戶實施的原則,充分發揮現有的林果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以核桃、桃為主的林果業。

實施林下特色養殖。培育林下養殖。畜牧業是我鄉各村繼烤菸之後的又一大支柱產業,“十五”期間,各村圍繞“固煙、促畜”的發展思路,把畜牧業作為農業發展新階段的重要任務來抓,認真執行各級關於扶持畜牧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以優質仔豬、標準化肉豬、商品家禽為特色的畜產品作為重點,加強動物防疫,品種引進,改良和推廣工作力度,突出規模養殖戶的發展使畜牧業得以較快的發展。結合山腳村的實際情況,通過引導,宣傳扶持政策,挑選10戶有一定養殖基礎好、懂養殖技術,善於畜禽養殖、有果園便於搞林下養殖的農戶作為示範戶,以首批每戶發展林下養殖500隻為數,帶動發展林下特色養殖,促進農民增收。

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傳播先進文化,倡導文明新風。以整治村亂堆亂放為切入點,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提高村民環保意識。積極組織民眾開展“三清五改”,整治容村貌。先後組織1560餘人次對2006年已組織實施新農村建設的13個村民小組的村容村貌進行整治,明顯改善了村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

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浦貝鄉以水塘村委會被列為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為契機,市、縣安排了15萬元資金實施大山腳組基礎項目建設;市、縣、鄉安排了一定的資金加強對今冬明春全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是為解決缺水問題,安排資金120萬元,建小水窖1000口;二是因地制宜發展畜牧業和林果業,安排資金10萬元,扶持林下養雞示範戶100戶和部分老果園改造;三是穩固烤菸支柱產業,確保農民增收,對下年烤菸種植規劃區深耕深翻耕地1000畝,每畝補助60元;四是積極改善村容村貌,在做好“三清五改”的基礎上,今年政府按每個組補助水泥150—200噸,首先實施五個組的村莊道路硬化。

抓緊抓好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建設的實施。對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建設的響水、關羊洞、小黑虎郎三個村民小組每村補助15萬元,進行人畜飲水、村莊道路、科技文化活動室、公廁的建設。改善了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不斷提高農村衛生防疫保健水平,投入8.5萬元建成了水塘村衛生所和阿姑村衛生所。

取得經驗

抓示範,調動民眾參與。按照戶辦戶管、民眾為主的工作思路,把調動廣大農民民眾的積極性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措施,採取宣傳教育、典型示範等多種途徑進行引導教育,化解了民眾的對立情緒,轉變了民眾的傳統觀念,調動了民眾的積極性。

抓投入,提供建設保障。堅持以政府投入為引導、民眾投入為主體,廣辟民間幫扶、信用貸款等投資渠道,形成了投資合力,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抓產業,助農致富增收。產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是農村致富增收的根本,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把科學確定產業作為重點,實現產業規模化、特色化、標準化、優質化,促進民眾增收致富。

抓聯動,形成共建合力。把新農村建設作為推進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有效載體,充分調動全鄉各級各方面的力量,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形成了黨委組織、村組配合、乾群參與、上下聯動的新農村共建格局。

農村經濟

(圖)瓷廠產品瓷廠產品

經濟穩步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2006年全鄉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2056萬元,比2005年的11209萬元增847萬元,增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4922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3856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3278萬元。一、二、三產業分別比2005年增長7.6%、3.8%、10%,三次產業比重為41︰32︰27。完成農村經濟總收入18660萬元,比2005年的17711萬元增949萬元,增5.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22元,比2005年的2902元增120元,增4.1%。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發展農業成效顯著:種植業走向提質增效。堅持烤菸產業的支柱地位不動搖,把烤菸生產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第一重點,堅持“鞏固總量、最佳化布局、主攻質量、增加效益”的目標,狠抓各項科技措施的落實。2006年移栽烤菸14080畝,其中:田煙2150畝,地煙11930畝。交售菸葉總量106.68萬公斤,比上年減52.92萬公斤。其中:上等煙45.18萬公斤,中上等煙76.53萬公斤,分別占交售總量的42%、72%,平均單價9.21元,菸農交售菸葉收入982萬元,戶均收入3386元,人均收入784元,實現烤菸農特稅151萬元。烤菸減產減收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我鄉烤菸遭受到嚴重的冰雹災害,受災面積達6101畝,受災五成以上的3805畝,其中:絕收2310畝。

圍繞烤菸調結構,培育了以早蠶豆、春洋芋、青黃豆、辣椒為主的一批經濟作物,糧經比例調整到42︰58。小春糧食總產242.76萬公斤,比上年增57.37萬公斤,增30%,單產152公斤,比上年增34公斤。大春糧食總產414.26萬公斤,同比增4.7%。

畜牧業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圍繞優質商品豬生產基地建設,加大優良品種引進、改良和推廣工作,加強動物防疫和畜禽產品流通工作;突出養殖大戶、養殖專業村的發展,實施和培育林下特色養殖。2006年全鄉出欄仔豬5.3萬頭,出欄肥豬3.26萬頭,出欄家禽16.5萬隻,實現畜牧產值3454萬元,比2005年增398萬元,增13%;實現肉、蛋總產360.2萬公斤,比2005年增50.1萬公斤,增16%。

特色林果業得到發展。以板栗、泡核桃、優質梨為主的林果產業得以鞏固和發展,實現林業產值457萬元。培育苗木43萬株,分別在浦貝、羅台舊、朋多、草箐進行移栽。共為退耕戶嫁接板栗18785株,嫁接核桃244株。新培植塔拉產業756畝。銷售板栗128.6噸,收入65萬元;泡核桃7.1噸,收入10.5萬元;松子50噸,收入69萬元;林下野生食用菌收入65萬元;封山育林和公益林管護成效顯著。

農村勞動力轉移收入快速增長。以華盛瓷業、益興瓷業、光祥工貿有限公司和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山里香、恆源食品有限公司為依託,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輸出,累計轉移2340人次,實現勞務輸出收入500萬元,比2005年的360萬元增140萬元,增39%。

新農村試點建設初見成效。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要求,圍繞發展農村經濟、富裕農民、促進農民增收的主線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培養新型農民的目標,著力解決農民民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投入資金22.28萬元,硬化村莊宅間道路 3679米;投入資金44.3萬元,修建了三個村民小組的科技活動室;投入資金45萬元,完成了三個村民小組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建設。積極組織民眾開展“三清五改”,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使農民得到實惠。

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完成水利除險加固工程2件,受益面積480畝;投入資金39萬元建成人飲工程4件,解決了355戶1625人的飲水困難;投資30萬元的阿姑村綜合辦公樓已開工興建;集鎮道路澆築工程全面完成已投入使用。

個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鄉共有個私企業770個,從業人員2550人,共實現企業營業收入35880萬元,比2005年的31442萬元增4438萬元,增14%。完成增加值4901萬元,比2005年的4293萬元增608萬元,增14%。山里香、山格拉、高檔雲瓷、抗菌瓷、閩福鋼鐵等系列產品品牌效應日趨顯現.

鄉、村文化生活得到豐富:成功舉辦了第二屆火把節,體育特色鄉創建工作取得新成效。完成了17個自然村的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解決了303戶民眾看電視難問題;“戶戶看”工程穩步推進,為貧困戶捐贈電視機,解決了203戶貧困戶無電視看的問題。加快通信網路建設,新增水塘移動通信基站兩個。

歷史文化

(圖)草箐仙人洞草箐仙人洞

李忠碗窯遺址

據考證,李忠為第一個在浦貝辦碗窯的人。史稱“李忠碗窯”。“李忠為李自成部下,江西人,明末清初隨義軍餘部來滇。後流落易門,路過外大坡時,發現其地有制陶沙泥,即設窯燒陶,以為生計”。(《易門縣概況》)。在李忠創辦碗窯的同時,當地的楊延寶楊明鳳楊明宏等楊氐先輩;趙之先趙之運趙之璽等趙氐先輩;李子會李祥李德志等李氐先輩共十二、三戶人家也偕同一齊開辦了碗窯。

從現存遺址考證,初創時期只有三條燒碗的“階級窯”。一條在外大坡(今下浦貝對面右側一里處),這條窯有9倉,長20.7米,寬1.7米,自然坡度為10比2.6,窯內有鑽火孔7個,鑽火孔的截面積為0.16×0.30平方米。另一條窯在以白坡(今楊家大墳對面),此窯有12倉,長度27.6米,寬度、火孔、坡度、火門規格均同外大坡的窯一樣。另一條窯在窯上(今華盛瓷業廠址),規格均同以白坡的窯一樣。

文革前,李忠碗窯遺址清晰可見,旁邊有大堆的陶瓷碎片,堆積面積約600平方米。從碗窯遺址殘存的碎片分析,李忠碗窯的主要產品是青花瓷器、青釉瓷器、綠釉瓷器和醬色釉瓷器,主要是碗、盤、罐、盆、杯、碟等日常生活用具,胎質細密、堅硬,呈青灰色,胎釉結合較好,裝飾花紋紋樣簡樸,大多在盤、碗的內心繪製蓮紋、弧紋、牡丹紋、古錢紋、梅花點彩紋和小鳥紋等,有的碗心還有流暢自然的楷書大字“元”。有專家指出,李忠碗窯的發現,為古代滇中地區和雲南青花瓷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從文飾圖案和畫法、燒制工藝上極大地豐富了雲南青花瓷器的內涵,極具研究價值。

草箐國小

草箐是易門縣的一個山區彝族村委會,包括法家村、施李村、塘子邊、阿奴者、松樹林、雨者頂等22個自然村。隨著民族教育在雲南的興起,草箐幾家富戶,幾經商議確認,改變草箐落後面貌,興辦教育至關重要。徵得縣勸學所長吳禎祥的同意,從本縣乾元鎮請來了李德彰、楊培義兩位老師,於光緒三年(公元1911年),在草箐法氏祖祠開辦第一所村小,以《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等為教學內容。

民國13年(1924年),矣如善矣如祥施崇旺等受本村學董的聘請,又相繼在法家村、施李村、塘子邊、雨者頂、松樹林等村辦起了村小,直到1950年。其間,1944年,矣如祥之子矣存偉(畢業於縣中一班),因施教有法,倍受學生歡迎。

1951年9月,縣文教科派法增善、王開志、施兆龍三位老師,把法家村、施李村、塘子邊、雨者頂、松樹林、阿奴者等村小進行合併,在草箐法氏祖祠辦起了初級國小。法增善擔任校長。有一至四年級4個班,學生152人。

草箐彝族聚居,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較強,學生來源廣,發展民族教育大有可為。據省政府、省文教廳指示,1952年9月,縣文教科任命法增善為校長,張榜向草箐、山腳、金田、阿姑、馬頭等民族地區招生60人,連同原來的兩個班,共4個教學班、學生135人,在法氏祖祠舊址,辦起了“雲南省易門國小”(以下簡稱省小),教職工共有5人。

同年10月,省教育廳撥給“省小”建校基金三億元(現在的3000元)。在縣文教科長高秉文的關心和督促下,及時劃出土地,作出了建校規劃。但因當時無建築對,加之其它原因,故此款用作購置領袖像和課桌椅,以及解決部分經濟困難學生膳食之用,剩餘部分後來交回省教育廳。

1953年,省教育廳為加強“省小”師資力量,特派大學生羅佩偉(四川人)到省小任腳。羅老師到校後,設計出紅白相間的校旗、校徽,製作了“雲南省易門國小”的校牌,譜寫了“太陽出來了,共產黨來了……”的校歌。同年,省教育廳還發給了“省小”三箱圖書。

1954年上學期,在團縣委和縣文教科的領導和幫助下,“省小”成立了少年先鋒隊,組織了大隊部,普之才任大隊長,普長富老師任總輔導員。當年發展兩批隊員,100餘人,併購買了開展少先隊活動的鼓、鑔等。

同年10月,教職工到縣上整改學習後,法增善老師調阿姑,“省小”校長由施崇琨老師擔任。

1955年上學期,為適應教育事業的發展,儘快為民族地區培養出一些人才,根據縣文教科指示,“省小”通過考試,招收了第一班五年級學生42人,並進行五年一貫制教育。教學改革隨之開展:講課採用教師製作的直觀教具,複習鞏固採用生字箱;用紙條寫生活用具之名教學生識字;結合民族特點採取先漢後彝的雙語教學方法,進行家訪,與家長交換學生思想學習情況;開展社會活動,發動學生揀糧,進行增產節約教育;配合黨的中心工作,開展掃盲、徵兵、互助合作的宣傳。課外活動蓬勃開展;班與班之間進行“小紅花”競賽,書法比賽,野外活動有登山、打野仗、探寶、講故事等;體育活動有籃球、桌球、康樂、轉秋等。

1956年上學期,伴隨農業合作化運動的發展,學校教學工作的深化,要求進步、奮發向上的學生以日俱增,僅少先隊這樣的組織形式,難於滿足要求進步學生的需要。在團縣委的領導和幫助下,學校發展了蘇學金等5名團員,由鄉團支部領導,普長富老師擔任團小組長。

同年底,省教育廳停止向“省小”撥經費,縣人民政府及縣文教科也作出“省小”停止向山腳、阿姑、金田、馬頭等地招生的決定,“省小”與草箐初級國小合併,改名草箐國小,歷時5年的“雲南省易門國小”由此結束。“省小”頭三年實行“四·二”制,後兩年實行“五年一貫制”。此間任教的職工先後15人,“省小”結束的1956年,學生人數為318人,其中少先隊員142人,團員5人。這所學校培養出來的民族生遍布於全縣、甚至省城。這些學生有的初高中畢業,有的大學畢業,其職務有黨政領導、人民教師、科技人員等。“省小”堪稱易門縣民族教育的一面旗幟。

火燒浦貝戲台

1937年的易門革命武裝鬥爭,是由陳茂吉(易門城關人)、楊家貴(羅茨人)組織領導,在省委的支持下開展起來的。1936年冬,陳茂吉、楊家貴在楚雄三街暴動失敗後撤回易門,開展串聯發動工作,組織革命武裝鬥爭,經過半年多的時間,已串聯發動起300多人。這支隊伍由陳茂吉任大隊長,楊家貴任第一大隊副隊長,當時的工作重點是在二、三兩個區,陳茂吉負責全盤工作,楊家貴負責二區的木柞、朋多到峨山的甸中一帶。

1937年4月下旬的一天,大隊副隊長楊家貴帶領游擊隊到二區朋多一帶去活動。敵人知道後,派縣常備隊小隊長孫天祥帶領的一個分隊去追剿,在驛馬坡發生戰鬥,激戰中游擊隊員彭海雲不幸中彈負傷被捕,後被押到浦貝審訊,常備隊對彭施用各種酷刑,其壯慘烈,他堅強不屈,怒斥敵人:“你們這幫魔鬼!老子今天是英雄,到九泉之下還是英雄,你們記住,血債定要血來還!”常備隊將彭殺害,並割下頭掛到縣城上閘樓好幾天。

對此,激起游擊隊的刻骨仇恨,籌劃要狠殺一下敵人的囂張氣焰。經過仔細偵察,摸清了孫天祥、史大麻子所帶領常備隊的情況。5月上旬的一天,保全二中隊柳家發率領七、八十人到浦貝“進剿”,未見到游擊隊就在浦貝關聖宮宿營,部分住在戲台上。戲台是木架結構,下層空間還堆放著很多的木料和稻草。楊家貴把了解到的情況向陳茂吉大隊長作了匯報,陳大隊長說:“不要用槍打,要用火攻。”游擊隊派人到一家私人商店裡買了一桶煤油,給所有參加去放火的每人發了一盒火柴,由楊家貴和省工委派來的王儀兩個帶隊指揮。到浦貝後又經過深夜的最後一次偵查,當看到戲台口坐著的一個常備隊員睡著了時,楊家貴就帶領著幾個人,提著煤油桶輕腳輕手地靠近了戲台,把煤油桶打開,迅速把煤油全澆到木頭和稻草上,隨去的人馬上劃著名火柴,向草垛丟去,霎時,烈火熊熊燃燒,青煙瀰漫,把整個戲台吞沒在煙火之中。等放哨的常備隊兵從夢中驚醒時,縱身從戲台上跳下來,妄圖逃命,只見楊家貴跨前一步,手起刀落,結果了這個常備隊兵的小命。這時,戲台上向下打了幾槍,王儀同志中彈負傷,楊家貴立即派賀長福背起王儀到一個安全地方去包紮,因傷勢過重,流血又多,當時缺少醫療條件,不得不轉到昆明治療,後因治療無效而犧牲。駐守在戲台上的幾十個常備隊兵,從戲台上跳下,被游擊隊打死了七、八人。火燒戲台給敵人一次沉重的打擊,鼓舞著革命隊伍的鬥志。游擊隊英勇鬥爭的事跡廣為人民傳頌。

馬頭山色

馬頭山,是易門縣八景之一,地處浦貝至草箐7.5公里處,離縣城18公里。馬頭山海拔2364米,山的東面絕壁千仞,巍巍聳立,放眼嘹望,縣城美景盡收眼底,易峨公路如蜿蜒如蟒,山頂狂風咆嘯,奇險壯觀;山北腳下的“仙人洞”,洞口狹小,而越入越深,越深越幽奇。洞中分樓上樓下,能容千餘人。洞內石乳垂懸,擊聲如鐘鼓,各其不一、悅耳動聽,洞內自然生成石戲台、石床、石房、石天窗等,其形狀外觀獨具神韻。沙河、清泉滴水,清澈幽涼,沁人陶醉。馬頭山不僅自然外景清新秀麗,內觀栩栩如生,而且還是明嘉慶三十年前後彝族首領李向陽領導彝族人民起義的大本營,留下許多遺蹟,使人遐想無際。

石蓮寺

座落在上浦貝易門益興瓷業有限責任公司西側,距縣城8公里。石蓮寺山巒疊翠,古樹參天,鬱鬱蔥蔥,四季清新。石蓮清泉、石蓮奇壁、石蓮溶洞構成了石蓮寺三絕。石蓮泉水是浦貝村及益興瓷業、華盛瓷業兩廠主要的生活、生產用水。

基礎設施

(圖)浦貝劉家箐水庫 浦貝劉家箐水庫

浦貝鄉境內河流主要有浦貝河、苗茂小河,流經境內的扒河。浦貝河源於普子哨核桃箐,從西向東流經上、下芭蕉箐村前,納大嘴子箐水和沙仗龍潭泉,穿銀河村谷地,過石卷槽村後納石蓮泉後經浦貝、禹石沙、小河邊於柞樹村下入扒河,全長20公里,流域面積68.4平方公里。苗茂小河源於趙普村東安寧與易門交界地,向西流經羅台舊、田主箐,於苗茂村入扒河,全長9公里,流域面積36.8平方公里。流經境內的扒河浦貝段為苗茂、阿姑、驛馬坡三個地段。浦貝共有小(二)型水庫12座,總庫容397萬M3,小塘壩34座,總庫容116萬M3。已建小水窖4122件,總容量173839M3,蓄水池164件,總蓄水量283280M3。實現自來水通水村組為63個,已解決不通自來水村組5個。全鄉總灌溉面積18017畝,水利化程度79.71%。

全鄉68個村民小組,已全部實現通水、通路、通電、通電話,通有線電視的31個組,截止2007年8月全鄉完成村莊道路硬化的村民小組有34個。

浦貝彝族鄉現有集貿市場1個,總占地面積為13.75畝,於2001年4月新建,2002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集鎮區幹道2條,全長216米,硬化率達100%,排水、行道樹、路燈已完善。全鄉現有公廁2個,垃圾處理場1個,垃圾池5個。

全鄉建有沼氣池1981口,完成“一池三改”428口,其中:羅台舊村300口,草箐村128口。

招商引資

(圖)  特色食品  特色食品

2006年末,浦貝鄉共有企業770戶,規模以上的5戶,從業人員2550人。實現總產值37680萬元,營業收入35880萬元,完成增加值4901萬元。

按照縣委、政府發展工業的精神,我鄉已納入縣工業“一園四片區”的布局內,結合我鄉實際,在縣委、政府及縣經委的重視支持下,經鄉黨委、政府多方勘察、研究,決定在浦貝鄉浦貝村設立工業區,工業區土地規劃總面積1800畝,其中工業用地1100畝,占規劃工業用地的73.3%,食品加工業用地300畝,占22%,其它工業用地400畝,留給所屬行政村自行開發建設工業廠房搞物業出租,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在原有工業的基礎上,工業區的形成,擴大了工業區規模,更有利於提高工業區建設水平和承載能力,增加農民就業條件,促進財政收入增長。

礦產資源豐富,有瓷土、長石、鉛鋅礦、白鎢礦、硫鐵礦、鐵礦、雲母、粘土等礦種。主要分布在羅台舊、水塘兩個村委會境內。

結年已成功引進了一家拉絲製釘廠,兩家頁岩空心磚廠,現在三家新建企業都已建成投產並取得成效。今後工業發展思路是全面實施工業強鄉戰略,增強山區經濟發展後勁。

文化教育

(圖)浦貝鄉浦貝鄉

浦貝鄉境內物產豐富,風景秀麗,民俗眾多,風情濃郁,有著濃厚的傳統民族文化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素有“陶瓷之鄉,花燈之鄉”的美稱。浦貝鄉農村文化工作的開展,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在浦貝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文化局的指導下,經過幾代群文工作者的艱苦努力與奮鬥,取得了豐碩成果。全鄉有1個文化中心,中心活動場所建築面積864平方米,文化專乾5人,圖書室藏書2700冊,擁有固定資產64萬元。全鄉共有業餘文藝隊24支(其中浦貝4支、苗茂1支、羅台舊5支、阿姑2支、朋多2支、草箐7支、水塘3支),文藝隊員397人,年演出70餘場次,鄉政府每年投入農村文藝活動經費10000元,民眾文化得到了長足發展。2006年,浦貝鄉榮獲“雲南省第二批體育特色鄉鎮”榮譽稱號。

鄉文化中心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和條件,運用文藝手段,以節日為契機,以抓活動為突破口,帶動民眾文化的蓬勃發展。加強對農村民眾文藝的輔導,不失時機地組織開展一系列的文化藝術活動,民眾積極參與性高,鄉民族文化得到了繼承和發揚,同時推動了全鄉的文藝發展,為我鄉兩個文明的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抓好文藝輔導,積極提供演唱材料。針對我鄉業餘文藝隊水平參差不齊的實際,採取重點輔導與全面輔導和舉辦文藝骨幹培訓班相結合的方法,在每年的農閒季節,對農村業餘文藝隊進行輔導和骨幹培訓,每年到每個村的輔導不少於4次,文藝骨幹培訓不少於一至二次,培訓骨幹50餘人次。針對農村演唱材料缺乏的實際,文化中心因地制宜,結合鄉情,注意平時收集劇本,供各文藝隊選用。

以節日為契機,積極開展民眾性文化活動。一是每年春節期間,組織全鄉24支文藝隊到鄉電影院匯演,他們除在當地村與村、組與組交叉演出外,還跨鄉,甚至到周邊的峨山、晉寧、祿豐等地演出,據統計,全鄉活動較正常的24支業餘文藝隊每年春節期間演出85場次,演出節目近120餘個,觀眾達29000餘人次;二是開展好傳統“二月二”戲會、“三八”婦女節、“火把節”、“七一”、“十一”、“元旦”文藝活動。2005年、2006年的8月組織大朋多文藝隊參加易門縣“野生食用菌交易會”開幕式活動,演出節目5個,其中哈尼族的“棕扇舞”及“又是一個端午節”得到了文化單位領導的充分肯定及廣大觀眾的好評。這些活動的開展。既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氣氛,也豐富了農村精神文化生活。

挖掘地方文化底蘊 ,積極發動文藝愛好者自編自演積極向上的文藝演出節目。近年來,各文藝隊利用業餘時間,根據改革開放取得的成果和新農村建設自編自創20多個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文藝節目,有花燈、歌舞、小品、表演唱、快板,大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我鄉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充分展示全鄉廣大人民民眾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新人新事新風尚。

參加演出的文藝隊員有各層次的人,不僅有農村廣大的文藝愛好者還有退休的幹部、教師、機關工作人員、工人。這些文藝愛好者的參加,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拓寬了民眾文化活動的內容,豐富了廣大民眾的文化生活。

民風民俗

彝族風俗

(圖)浦貝鄉浦貝鄉

彝族二月二祭龍會,以自然村為單位祭龍或祭龍樹,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農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最隆重的“火把節”,人人都喜著節日盛裝,舉辦摔跤鬥牛、跳月聚會等大型傳統活動,歡度節日。節日晚上,多在歌舞場或田邊地角點燃火把和篝火,歡歌載舞或進行象徵性驅蟲除邪的火把遊行。

彝族婚姻解放前由父母包辦,同姓不婚。婚俗分提親、壓定(吃小酒)、婚禮三個程式。婚後,女方改跟男姓。今男女青年婚姻較為自由,通過互相認識或他人介紹,然後履行提親、壓定、婚禮程式。舉行婚禮時,舅舅必須給新娘新郎敬雙杯喜酒和掛紅。壓定要送定(情)物和定(情)金,定物定金帶“6”字,表示有福有祿。壓定之後不得反悔。婚禮擇吉日舉行,次日回門(娘家),須當天太陽不落山前返回。今彝族與鄰近各族都通婚,有的實行婚事新辦。

彝族喪事:明代以前實行火葬,用柴薪焚燒。明初彝漢通婚後,改行棺葬,每村同宗族有共同墳地,葬時按輩份從上而下排列。喪事要經過設祭堂、報喪、裝棺、祭奠、擇地掘墓穴、出殯燒紙(錢)敬香、送葬、守靈堂等程式。女者必須有舅舅親臨,男者由同族長老主持。

哈尼族風俗

浦貝鄉朋多村委會的哈尼族大部份祖籍大理,部份墓碑記述了朋多哈尼族的移居歷史。清故段登甲,生於清康熙(1716年),逝於清乾隆55年(1790年),其墓志銘言:“原祖籍居住於大理人氏,後移居安寧州洋塘暫住,數代後又遷於晉寧州段戚村住數十餘代。……行至易門勛莊大朋多,見其土沃,……落業於此”。又,明故段發興,生於明萬曆3年(1575年),逝於明崇禎12年(1639年),其墓志銘言:“系出晉寧州段戚村人,於萬曆十二年貿易至易邑大朋多,見其土厚水深,遂落業習農。”以上墓碑較為清楚地表明,朋多哈尼族多是明清時遷入,從段發興於明萬曆12年(1584年)落業於此,至今已有420多年。

哈尼族與附近各族通婚,生活習俗和年節與漢族無大差別。服飾與彝族大同小異,唯不穿羊皮、不系圍腰,有本族語言,無文字。

苗族風俗

浦貝鄉苗族是清末從貴州流入爛泥箐而定居的,後又遷到關陽洞,屬青苗支系。性直耐苦,原以遊獵為生,今盤田種地,原信奉基督教,今無人信教。未婚少女扎羊角小辮,已婚婦女把辮子盤於頭頂。婦女穿右開襟寬袖衣,戴青布大包頭,系兜胸大圍腰。男子服飾多為青色,形同漢族。有語言,但多數講漢話。

婚俗:青苗婚姻以遵父母之命為主。男方父母先相中一個姑娘,然後請人給姑娘家通個氣,如女方父母對這樁事不表示反對,男家接到回音後,作一些準備就可以去正式提親。

提親前,男方必須請兩個媒人,一個稱坐媒,一個叫跑媒。坐媒為操持親事的內務,跑媒則為外勤。提親的頭一晚,男家要殺公雞母雞各一隻看卦,哪一隻雞卦好,就用線將其捆成一小捆,媒人去說親都要帶一把傘,捆好的雞卦就綁縛在傘把上。次日,媒人帶著小伙子去姑娘家求親。屆時,女方也請一對相陪。聽完男方的求親敘說,假如女方父母無異議,還要殺一對雞看卦,並與男方帶來的相對。如果雞卦對不上,這門親就結不成;倘若雞卦相對,女方也無推諉,親事就有了一定的把握。這時,小伙子和他的媒人則要按照女方父母的囑咐去請她家居住在本村的親戚。小伙子和媒人每到一家便要給長者磕頭,表示認親,接著媒人就要唱喜歌報喜。喜歌的內容是固定的,只不過對不同的親戚冠以不同的稱謂即可,例如請姑媽就這樣唱:姑爹姑媽,你的侄女和我們的小伙子互相都喜歡,兩家就要結為親戚了,請你們回家去坐坐。

親戚們到了姑娘家,小伙子就要給每一位客人斟上雙杯酒,並且將求親的事對親戚們陳述一番,讓親戚們議一議。隨後,小伙子和媒人則請姑娘的雙親及另一對媒人到另一個地點商談禮銀的事。青苗的禮銀,過去一般是指牛和布,布俗稱奶母布。禮銀數則按雙方商量的結果由女方媒人用刀刻在一根高粱秸上,定幾頭牛和幾個布就分別刻幾道坎,一道坎代表一件物品,刻畢,高粱秸就交與男方跑媒以便告之男方的父母。

離娶親兩個月或半年,男方跑媒帶上奶母布和給姑娘的歡喜錢到女家,並告之男家擇定的吉日,讓女家做準備。

喜日到了,新郎和新娘的家門都撒上青松毛,上置一張方桌。迎親隊伍到了新娘家門口,在松毛地上走三圈然後圍桌坐下。此時女方就要察看禮銀(牛)及其它物品是否夠數,應到禮品一件不少,女方無意見了,才讓迎親隊伍進家。

迎親的當晚都興在女家住一夜,這一晚,女家得將送親的物品、人員安排妥當,男方的跑媒則要去催廚,即到煮飯、做菜、打雜相幫等處去叩謝。跑媒每到一處都要唱一支表示感謝的歌,廚人次日便會早起做飯讓娶親隊伍早早起程。如果跑媒將催廚一事忘了,第二天便無人燒火做飯,事情就相當麻煩。

娶親隊伍要啟程了,新郎要給每一位送親的贈送歡喜錢,一元五或一元六不等,跑媒則要到做飯各點一一辭廚、拜廚。如果男、女方相距較遠,女家則給備好煮熟的整雞及飯食作晌午。到了新郎家門口,娶親隊伍圍圈而坐,酒過三巡才進屋。結婚不鬧房,青年人可在堂屋裡唱歌、對歌,歌的內容都是表達男女戀情的,例如“鴨嘴沒得雞嘴尖,哥嘴沒得妹嘴甜,一甜就要甜到底,莫像紅塘甜嘴邊”等。舞蹈是婚禮上不可少的內容,喜歡跳舞的人都匯集到村中大場上,隨著蘆笙、笛聲翩翩起舞,新郎新娘也無忌諱,可自由躋身於眾舞者中。

次日,送親的人們要回家了,如果男家誠意留客,那末送親的人們仍要往回家的路上去一程,待男家陪親的追上再邀留一番,才重返男家。
喪俗:青苗人死後,家人要給死者洗臉洗澡,並穿上由兩個人各打的一隻草鞋,民間傳說陰間毛蟲多,赤著腳就走不到地府。人一死,孝子就要給親戚報喪。孝子頭扎一 麻絲,假如在報喪途中遇著親戚就要下跪磕頭,親戚見孝子頭扎麻絲便知其事,如果親戚在家未出門,報喪者則不得進家,只能跪在門外敘說緣由。
來弔喪的,常由一家或是幾家送一隻羊,每家還帶上二三升包穀到死者家以做資助。凡送之羊,當晚要全部殺完。殺羊之前,先將一根麻絲的一端拴在羊角上,另一端塞在死者手中,主喪人對死者念道:××,×家給你送羊來了,讓它跟你到陰間做個伴等,然後卜一卦,表示死者已經喜歡了,再讓掌刀人宰羊。如此依次將所送的羊宰殺完。
青苗行木棺土葬。死者入殮後,興守靈,三更以後,守靈人要唱喪歌(俗稱哭喪),敘述亡靈的經功和遺族的悲傷,並安慰亡人不要想念家人。喪歌十分悲傷,常哭得泣不成聲。後代人聽了喪歌中亡人一生的美德,頗受教益。出棺時,由一人執一張弓給死者引路,俗稱開路旗,持弓者邊走邊給死者報地名。據說不報地名亡靈就不知去向而返回家中作祟。棺木葬後,弓則放在墳上,意思是留給死者在陰間狩獵用。
在苗族的觀念中,認為人死是靈魂離開身體的緣故,死者的靈魂可以變鬼,因此一般都興給死者做齋超度亡靈。有的人家在死者安葬後就做齋,經濟困難的人家則要等數月或半年後湊得資財才做齋。做齋一般場面、耗資都很大,要殺豬宰牛羊做祭品,並宴請親朋,一是悼念死者,二則對幫助料理喪事的親朋表示感謝。齋日,由一人拿一把篩子到墓地,然後將篩子端端正正地端回,到家門口便將滾得遠遠的,滾篩者口念“去了去了!”其意是讓死魂靈離家遠些。是日,請來本族大鼓手和蘆笙王負責主持齋事,常晝夜擊鼓、跳笙。齋期二至三天,最多五天,齋畢,整樁喪事活動才告結束。
(四)土陶藝人
楊建雲,男,47歲,易門浦貝人。1975年8月,原易門陶瓷廠招收青工時,被招收分配到電瓷車間從事練泥工作。1982年3月至9月被廠領導安排參加了雲南省輕工廳在曲靖瓷廠舉辦的第二期陶瓷工藝美術培訓班,回廠後到紅陶車間從事產品圖案裝飾工作。1987年,陶瓷廠向縣農行申請貸款進行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在此次技改中,楊建雲被調到廠試製組工作,學習製作陶瓷產品模具設計。從1990年開始,負責客戶來樣訂貨、新產品開發。1998年7月,為解決陶瓷生產中最關鍵的“燒成”工序造成的質量差、合格率低、燒成費用高等問題。廠領導班子研究決定,把楊建雲調至1號窯爐兼任車間主任,通過他一系列措施的改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合格率從原來的60%上升到80%。

2002年底,易門陶瓷廠改制後,為回響黨中央提出的下崗職工再就業號召,同時繼承和發揚浦貝鄉民間優秀陶瓷文化傳統,楊建雲利用微薄的退職費,七拼八湊籌措了8萬元資金,租用原浦貝鄉大理石材加工廠的空閒地,建房築窯,創建了易門宏雲民族工藝美術陶瓷廠,生產製作土陶產品。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把傳統的手工拉坯改成模型單刀鏇壓,使土陶生產變得製作簡易、產量高、品質優、規格統一、計量準確。傳統產品和新增品種達60多個,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民族民間區域文化名錄

浦貝陶瓷之鄉

浦貝陶瓷初期起源於明朝末年,至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歷史。相傳,在闖王李自成起義失敗後,有一名名叫李忠的部下流落到易門,後到浦貝見其陶土好,便不願離去,便以現在股份制的形式邀約了4戶窮人辦起了一個土陶廠,並命名為李忠碗窯,用陶土做起燒壇,開創了浦貝陶瓷文化起源的歷史。起初主要是燒青瓷品、粗陶,後來燒綠陶、黃釉陶,慢慢地發展到可生產白釉陶、紅陶,產品有:杯、鍋、碗、碟、缸、罐等三十餘種,產品譽滿全省。

現在浦貝鄉境內有華盛瓷業、益興瓷業兩家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前身是改制前的浦貝陶瓷廠、易門瓷廠。主產品是日用瓷,高檔抗菌瓷、骨質瓷。產品銷往省內外,及東南亞一些周邊國家。浦貝陶瓷已被玉溪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名錄。

浦貝豆豉之鄉

浦貝鄉盛產豆豉,因歷史悠久、味道純正,而被譽為“豆豉之鄉”,浦貝豆豉分青豆豆豉和乾豆豆豉兩種,特別以青豆豆豉最受歡迎。辣醬鮮紅,紅綠相間,清爽鮮美。浦貝豆豉的特點是“青”。每年七、八月間,乘大豆初熟,即選取七、八乘熟的大豆,剝出豆來,趁鮮製作,以使豆豉保持其色澤鮮美。現浦貝鄉境內有山里香、恆源兩個綠色食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就是生產豆豉等產品,遠銷省內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