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楊花

《浣溪沙·楊花》是我國明代的陳子龍所作的一首詠物抒情詞,詞人在詞中表述了相思、阻隔、無望之哀,內心充滿了苦澀而又複雜難言之感情。

簡介

【作品名稱】《浣溪沙·楊花》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姓名】陳子龍

【文學體裁】詞

作品原文

浣溪沙① 百尺章台撩亂飛②,重重簾幕弄春暉。憐他飄泊奈他飛③。 澹日滾殘花影下④,軟風吹送玉樓西⑤。天涯心事少人知⑥。

作品注釋

①浣溪沙: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小庭花”、“滿院春”、“東風寒”、“醉木犀”、“霜菊黃”、“廣寒枝”、“試香羅”、“怨啼鵑”等,有近二十種別稱。雙調,四十二字。有平仄兩體,平韻見唐人詞,如韓偓等,仄韻始見南唐李煜所作。“沙”或亦作“紗”。 

②章台:原為秦時君臣朝會之台,唐人詩中始用以指代“秦樓楚館”,成為青樓妓院的別稱。 

③奈:無可奈何。 

④澹日:新晴,日光澹蕩

⑤軟風:輕風。 

⑥天涯:飄泊天涯。

作品鑑賞

陳子龍與柳如是有段哀婉的情緣,時在公元1635年(明崇禎八年)間。由於子龍之妻張氏的不容和其它種種原因,兩人只得分手。於此前後,凡關涉楊柳之吟詠,大致是陳子龍抒露此段情愛之作。這闋小令即借詠物以寫情,是對分手之初的內心複雜難言之苦澀的自我咀嚼。難言每與無以名之的“莫名”共生,人到陷入此類心境時遠較長歌當哭更為不堪。 詞人在此小詞中表述了相思、阻隔、無望之哀,更濃重的是對“他”的憐愛憐惜。倘若沒有一種心音相通的理解的露水姻緣,分手不會有太難磨滅的痛苦。既是紅粉知己,又是兩情投合,卻無力永成連理;更何況明知所愛者際遇哀苦,飄泊不能自主。難以預料亦不堪想像此去將會落得怎樣的命運安排時,其心底之失落和歉疚感交雜摩盪,最無法言語以傳。“憐他”句的動人處,正在於從“理還亂”的情思里抽理出最凝重的一層,傳述了難以盡傳的心靈悸動。

下片的重心是特定的心知和默契。“滾殘花影”、“吹送玉樓”都是飄泊無主的她可能的前路和必然的歸宿,但可以肯定,她不會墜落於混溷,她能自愛、自立、自強的。“澹日”兩句的意象選擇是嚴格的,字面明寫,句外有暗示。“殘”和“送”均系被動,身難由己,然而絕無自暴可能。這種判斷來之於對“心事”從另一角度言,其實不是單方面的,乃是他倆情緣中結撰起來的,他人不知“我”能知。詠物而寫人,固不大易,寫人而傳神魂、寫心靈,又得句句不黏不脫於“物”,自更難乎其為。王士禎早年學詞遍和過“湘真”之作,體驗甚細,在《倚聲初集》和《花草蒙拾》中對陳子龍詞讚嘆無已,他用“不著色相,詠物神境”八字評此詞,是得“意”之言。

作者簡介

陳子龍 (1606-1647)明末文學家。字臥子,一字人中。花亭(今上海松江)人。公元1637年(明崇禎十年)進士及第,選浙江紹興府推官,擢兵科給事中,未及赴任而明亡。乃事福王朱由崧於南京,為馬士英輩所嫉,乞歸。鏇受魯王部院職,結太湖義師抗清兵,被縛,投水殉國。子龍早年與夏允彝齊名,為“幾社”領袖。詩振“七子”宗唐之風,稱“雲間派”。詞有《湘真閣存稿》一卷,另見存於《幽蘭草》中得一卷。詞妍麗婉委,哀艷悽惻,明亡後數年中所作則泣血啼鵑,愈見深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