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春暮黃鶯下砌前

《浣溪沙·春暮黃鶯下砌前》是五代十國時期西蜀詞人毛熙震的作品。這首詞全是描繪暮春景象。起筆“春暮”二字,總貫全篇,以下皆寫春暮時節最觸動人心的景物:階前黃鶯低飛、水晶簾影、露珠正懸、晚霞輝映、柳絲垂翠、落花飄香、蕙風蕩漾、輕煙瀰漫。全詞設色明淨,境界清幽。

作品原文

浣溪沙
春暮黃鶯下砌前,水晶簾影露珠懸,綺霞低映晚晴天⑴。
弱柳萬條垂翠帶,殘紅滿地碎香鈿蕙風飄蕩散輕煙⑵。

注釋譯文

⑴綺霞:彩霞。
⑵蕙風:香風。

作品鑑賞

這首詞完全像是電影中的空鏡頭,不加評論地展示了一處庭院小景,一個非常燦爛的黃昏時刻。因為是雨後,散霞成綺,壓得很低,浮在臨近傍晚卻忽然徹底放晴的天空中。夕陽里的水晶簾自然是晶瑩閃爍的,一顆顆珠子都像懸在半空的露珠一樣,簾前,有黃鶯飛落到台階下,掩映著長垂的翠柳條,地上是細碎的、殘香猶存的落花,花叢中過來的輕風,則把從簾中飄出的香菸吹得裊盪四散。這個鏡頭中的顏色和形象都很豐富,但是,如果沒有一幅璀璨澄澈的透明玻璃珠簾,以它閃爍、反光的質感在其中壓陣,畫面的視覺效果就會大大削弱。因此,這裡的水晶簾運用得最為奇妙。這裡也是中國文學中少有的異常明亮的場面,其中一切因素都是悅目的、光色生動的,沒有一絲陰影。可是,詞人同時運用了“春暮”、“晚晴”、“弱柳”、“殘紅”、“碎鈿”、“飄蕩”、“散煙”這一系列形容,讓這個明媚得毫無雜質的場面籠罩上了嬌弱無力的氣質,顯得脆弱不堪。詩人就是這樣巧妙運用了一系列矛盾的修辭,創造了一個非常奇特的境界,道盡了暮春黃昏、雨後黃昏所予人的特有感受:有著一切象徵生命力的因素,似乎也是生機勃勃,但卻處處暗含著頹亡的跡象,生命力在這個時刻,恰恰顯得格外脆弱,不堪時間消磨。

作者簡介

毛熙震(生卒年不詳),五代詞人。字不詳,蜀人。約公元947年(約後晉高祖天福年間)前後在世。後蜀孟昶時,官至秘書監。《花間集》稱毛秘書。通音律,工詩詞。“詞中多新警,而不為儇薄。”(《齊東野語》)《栩莊漫記》謂其詞:“濃麗處,似學飛卿,然亦有清淡者,要當在毛文錫上,歐陽炯、牛松卿間耳。”存詞二十九首,今有王國維輯《毛秘書詞》一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