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徐州藏春閣園中

浣溪沙·徐州藏春閣園中是宋代詩人蘇軾所寫的詞之一。

作品原文

浣溪沙·徐州藏春閣園中
慚愧今年二麥豐,千畦細浪舞晴空。化工餘力染夭紅。
歸去山公應倒載,闌街拍手笑兒童。甚時名作錦薰籠。

作品注釋

浣溪沙詞牌名
⑵慚愧:難得;二麥:大麥、小麥。
⑶化工:天工造物者;夭紅:形容花朵顏色極為鮮艷。
⑷山公:指晉代山簡,字季倫。此處用他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而被兒童嘲笑的故事。
⑸錦薰籠:花名。《天祿識餘》:瑞香一名錦薰籠一名錦被堆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豐元年)初夏,蘇軾知徐州任上。公元1077年(宋神宗熙寧十年)三月蘇軾由山東密州改知徐州,這一年七月黃河在河南澶淵決堤,八月二十一日大水到了徐州城下,徐州遭到特大的洪水災害。當時“彭門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餘日不退,吏民疲於守御”(蘇軾《河復》詩序)。次年,公元1078年(元豐元年),徐州又發生了春旱,災情十分嚴重,“煙塵蓬勃,草木焦然……”(蘇軾《徐州祈雨青祠》)。作為徐州知府的蘇軾為了解除旱情,親往徐州東面的石潭求雨,後果得大雨。這一年的初夏,徐州大地呈現出一派豐收的景象。蘇軾寫於這一時期的詩詞,如《九日黃樓作》《登雲龍山》《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等,都充滿著喜悅和歡樂之情。這首《浣溪沙》,可以說是這一時期蘇詞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慚愧今年二麥豐”,詞篇開端直抒胸臆,直接抒發對於豐收的無比喜悅之情,詞人感嘆難得像今年這樣大麥、小麥都有一個好收成,語言極其淺顯、通俗,而蘊含於其中的欣喜卻十分濃厚,“慚愧”二字便把這種情感和盤托出。“千畦細浪舞晴空”是對具體的豐收之景的描寫,那千畦的麥子隨風飄動,泛起一層又一層的細浪,在晴空之下歡欣起舞,“舞”字以擬人化的手法把麥浪翻飛的姿態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描寫大片麥浪在晴空下翻滾的場景,顯示麥子的生勢挺拔,表達了作者對眼前豐收景象的喜悅心情,也表現出作者對農事的關心。而且,這一句和“慚愧今年二麥豐”妙用點染之法,先微微點起二麥豐之事,千畦細浪、舞晴空便是大筆塗抹,極力渲染出豐收的盛況。“化工餘力染夭紅”,造物者在化育萬物、成就豐收之餘,還把瑞香花染得夭紅無比,絢爛多姿,給人以熱烈、希望與痛快之感,這是從側面描寫豐收。
“歸去山公應倒載,闌街拍手笑兒童”兩句巧用晉代山簡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的有趣故事,寫出因豐收而無比歡快的鄉民與兒童。百姓因豐收而歡娛,因歡娛而共慶共飲,喝得酩酊無所知,街邊的兒童觀之天真地拍手歡笑,詞人眼中的人們那么沉醉於豐收之樂中,作為太守的他的心情便可想而知了。“甚時名作錦薰籠”,此句照應上闋中的化工餘力染夭紅,筆法流動中又有著嚴謹的構思,詞人觀賞著鮮艷欲滴的瑞香花,自問著:瑞香花何時又叫做錦薰籠了呢?賞花的情趣中是豐收的快意,看似無聊、無理的詢問中體現的也正是內心按捺不住的悅然。詞人用描寫瑞香花花色夭紅,氣如薰香,流露出對花的喜愛和賞花的歡愉之情,用對花的讚美襯托豐收的喜悅。

名家點評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李怡霖在《識濟其膽,力載其才——略論蘇軾對詞風的革新》中說:“蘇軾拓展了詞的題材,具體而言,就是把懷古悼亡、農村山水、閒居躬耕、遊覽涉獵等一系列只有在詩文中出現的內容移居詞中,,並以之為依託抒發自己的志向和懷抱。如元豐元年,作於徐州的《浣溪沙·徐州藏春閣園中》。”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