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物慾症

這是一本妙趣橫生的書,它最終目的是要勸人向善,是十分嚴肅的。 由於物慾症的影響,人的需求層次下降了,馬斯洛的層次階梯上就像是塗了一層光滑的油。 要分析流行性物慾症的病因,還得從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說起。

流行性物慾症
流行性物慾症,這是一本書的名字。封面印刷著的碩大條形碼,不過薄薄200多頁,且全無彩圖,居然定價39.80元,但還是賣得相當好,名列好幾家知名書店的排行榜,我曾經連走了福州路上的5家書店都難覓其蹤影,可見其需求人群之量大無窮。美國人寫社會焦點話題,向來既注重考據又不失趣味,何況又是美國作家約翰、經濟學家托馬斯與環境學家大衛“三劍客”的“強強強”聯手,從症狀到病因到治療,層層剝析,步步為營。顯然,作者崇尚以適量精美物質犒賞自己的高貴,而鄙夷用毫無節制的物質壓迫自己的卑微。
全書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揭示了物慾症的諸多症狀。第二部分,深入症狀,尋找病因。第三部給出了治療建議,鼓勵大家多參與野外運動,重新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重建家庭和社區,尊重地球及其生物準則,恢復它原有的面貌;用“真實進步指標”替代現在用來檢測國家健康狀況的過時指標——國內生產總值。作者用幽默的漫畫、有趣的故事、瀟灑的文字,為診治這種疾病演繹了一套完整的行動指南。這是一本妙趣橫生的書,它最終目的是要勸人向善,是十分嚴肅的。
作者經過仔細地觀察美國社會當前流行的過度消費問題,告訴讀者如何把日子過得簡單些、更有意義些。要知道《聖經》的第一課就是,警告人們不要垂涎身外之物。實際上,貪慾就是原罪。本書所要傳達的信息是:生活里最美好的東西,從來不是有形的“東西”。《牛津英文字典》里是這樣描述的:物慾症,名詞。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社會病,由於人們不斷渴望占有更多物質,從而導致心理負擔過大、個人債務沉重,並引發強烈的焦慮感。它還會對社會資源造成極大浪費。去年,我認識的一位頗有知名度的正處級幹部落馬被拘捕了,原因據說是為了替在英國讀書的女兒籌款而貪污巨額公款。
的確,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靈魂,有什麼益處呢?人們擁有了東西,可那種空虛感、空洞感依然存在。他們所擁有的不過是壓力、疲憊和燈盡油枯,人與物之間的關係蒸發了。各種有趣的玩具包圍著他們,可意義卻沒有了。當你的同事、朋友,飛黃騰達,年薪百萬,子女移民海外,有更豪華房子、車子,甚至有了第二個孩子,你應清醒地意識並制止艷羨的心理,守住自己的內心,不去攀比打撈挫折,守住自己最後的月牙泉,確保它平靜不起漣漪。不合適的橫向比較只會自尋煩惱,將不可避免地發生心理扭曲,將使你不再清澈地觀照世界,包括外在和內心的世界。在這個物質主義社會,人們將“美好生活”等同於“物質生活”。過度消費的行為,威脅人們的荷包、家庭、小區與自然環境。許多人的悲劇就是,無比渴望擁有某樣東西,最後終於得到了它,隨之感到無比空虛,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疾患並已讓大多數人身陷其中呢?作者命之為“流行性物慾症”。
環顧四周,我們身邊的物慾症同樣觸目驚心:受廣告的挑逗,受分期付款和透支的引誘,受攀比心理的推動,人們不加節制地釋放自己的消費欲望:家裡的衣櫥能裝下一頭大象,卻已滿得塞不進一雙襪子;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士應酬不暇,結果男人的腰圍與國家的GDP同步增長;房子越住越大,在家的時間卻越來越少,因為供房的壓力迫使主人只好日夜在外奔波;汽車越來越豪華,人們呼吸的新鮮空氣卻越來越少,因為車內是渾濁之氣,車外則是廢氣瀰漫;小區的停車場越建越多,供人們憩息健身的綠地卻越來越稀罕。由於物慾症的影響,人的需求層次下降了,馬斯洛的層次階梯上就像是塗了一層光滑的油。
我們對犯罪更擔心了,我們害怕失去工作,我們對自己的健康越來越憂心忡忡。要分析流行性物慾症的病因,還得從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說起。看看周末為取得各種證書而奔波的白領,據說這是為了充電,但其實只是為了保住已有的位置或覬覦更高的位置而不得不付出的代價。與此同時,這枚硬幣的另一面卻是,市場開足馬力源源不斷生產出的商品必定需要有足夠多的消費者來接盤。於是,如何挑逗甚至製造更多的消費欲望就成為市場經濟的慣用策略。這種人為製造帶來了什麼呢?要知道瓶裝水的成本是自來水的1千多倍,且效果可疑;光是寶潔公司的產品種類就要比昆蟲種類多出1倍。有時我們甚至只是為了消費而消費,正如我們去超市買回一隻廢紙簍,外面還得套上一隻塑膠袋,回家後再把這隻塑膠袋扔進這隻廢紙簍。類似的荒唐現象在我們的身邊不斷上演。由此造成的惡果就是:當房子越住越大、車子越來越多時,耕地只能越來越少,拿什麼來養活眾多人口?只能是通過激素甚至藥物浸泡的食品。多寶魚又遊了回來,這回它可是有“證書”護身,但再多人為的證書也不能遮掩這一自然事實:在歐洲,多寶魚的養殖周期就是得3年左右。
有一位叫特雷莎的修女到美國接受一個名譽學位時曾如此說道,這是她此生所到過的最貧困的地方,當然這裡的貧困只是針對靈魂而言。本書針對的是美國的流行性物慾症,但中國讀者讀來不僅感同身受,且更有鞭辟入裡之感。作者找到了物慾症的一些原因,提出了誠懇積極的建議,物慾症的流行,也是由於很多人只在消費領域尋求滿足造成的。社會發展的現實證明勞動的異化進一步造成了這樣的顛倒:吃、喝等明明是動物的功能,可人卻一心一意地享受,把此當作人獨有的功能來對待,而勞動明明是只屬於人的功能,人卻只是把它作為一種手段,實際上也就是把它看作動物的功能了。我們一對耳朵之間的那個球體,如果已經被商業殖民了,如果我們逐出了自己的思想,我們到底是誰呢?
《流行性物慾症》[美]約翰·格拉夫、大衛·瓦恩、托馬斯·內勒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年9月出版)
註:特雷莎修女(1910~1997)生於南斯拉夫,37歲正式成為修女,1948年遠赴印度加爾各答,且於兩年後正式成立仁愛傳教修女會,竭力服侍貧困中的最窮苦者。1979年獲諾貝爾和平獎,1997年9月葬於加爾各答。她創建的組織有四億多的資產,世界上最有錢的公司都樂意捐款給她;她的手下有七千多名正式成員,還有數不清的追隨者和義務工作者分布在一百多個國家;她認識眾多的總統、國王、傳媒巨頭和企業巨子,並受到他們的仰慕和愛戴……可是,她住的地方,惟一的電器是一部電話;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而且自己洗換;她只穿涼鞋沒有襪子……她把一切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孤獨者、無家可歸者和垂死臨終者;她從12歲起,直到87歲去世,從來不為自己、而只為受苦受難的人活著……她,被稱為“貧民窟的聖人”的特蕾莎(亦譯德肋撒或特雷莎修女),也被世人親切地稱為“特蕾莎嬤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