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遺址
村落由來:流坑村位於江西省樂安縣的西南,距縣城3 8公里,五代南唐升元年間(937~942年)開始建村,至今已一千多年的歷史。全村大都姓董,尊西漢 儒學家董仲舒為始祖,實際可考的開基祖為南唐時的董合,是一個擁有相當多土地的庶族地主.其第三代董文廣興教辦學,培育子弟,因而在明代科舉昌盛,人才輩出。至明代中葉,村子經其二十二代刑部郎中董燧的改建治理,規範整飭,井然有序,至今仍大體保持原貌。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遊歷,他說:“其處寰繞縱橫,是為萬家之市,而董氏為巨姓,有五桂坊焉”。現在,全村有820餘戶,4200餘人,耕地3572畝,山地53400畝,村落面積3.61平方公里,為全縣數一數二的大村子。
歷史興旺:徐霞客說的“五桂坊”,是指董氏的第四代董洙、董汀,第五代董儀、董師德、董師道兄弟叔侄五人,在宋仁宗景佑甲戊(1034)同科進士而建的紀念牌坊。從董文廣大侄子董淳中進士起,至明代進士董時望,近五百年間,全村共有進士32人。清代董光乾,考到99歲,同治帝禮念其年邁志堅,恩賜他進士出身,加上他,流坊就有33名進士。宋代還有董德元中文狀元,董 策對抗金方略評為第一,被稱為武狀元.全村獲舉人與相當於舉人功名的約100人,任知縣以上官員的超過50人,最高的官員為參知政事。董氏還有兩名御醫和多名對理學 、經學、文學、武學、書法、建築經商等有造詣的人。村中書塾、學館,歷朝不斷,明代萬曆時有26所,清代道光時達28所。可風流坊文風之盛。自明中葉起,流坊還從事竹木經營,生意興隆,使其有財力整治村落,修建祠堂,營造宅第,振興文教,這又維持了流坑近五百年繁榮。
村落結構:流坑村四面環山,恩江從群山中自南往北向西流去,明代董燧在西南方用人工挖掘的龍湖,將湖水與江水聯為一體,使流坑村成為山環水抱的勝地。恩江右岸的古老香樟,由牛田鎮至村口,濃蔭復蓋十餘里,景色極為優美。村子經董燧改建後,原來密如蛛網的小巷,以七橫一豎的較寬的街道相聯,在寬巷的頭尾,建有巷門望樓,用於關啟防禦。族人按照房派支系分??各房派族眾結合在一起,猶如眾星拱月。全族大宗祠則建於村北,其他宮觀廟宇均建於村外,以符合古禮的要求。全村外有恩江、龍湖環繞,內有村牆門樓守望,很像一座小小的城池。
全村現有明清住宅260餘棟,祠堂50座,宮觀廟宇8處,文館、戲台各一座。它們清一色的青磚灰瓦,樸實素雅。高峻的馬頭牆,仰天昂起。雕刻、彩繪,都很精緻細膩,令人賞心悅目。數以百計的屋宇,堂上有匾,門旁有聯。聯匾皆有來歷,內涵豐富,意境深遠,且多出自名家之手,宋代朱熹,明代 楊士奇、金幼孜、羅洪先、曾同亨,清代董士標、劉繹等,均有聯匾留傳。雖經數百年風雨滄桑 ,無論書寫 、雕板、紙張、印刷,都屬上乘,刻印的譚綸、聶豹、羅洪先等人的手跡,遒勁有力,流暢飄逸,使人愛不釋手。在流坑村觀光瀏覽,遍布全村的古建、雕刻、繪畫、匾聯,禽藻飛翰、鏤金錯彩,真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回顧流坑村一千餘年的經歷,在前五百年,走的是亦耕亦讀的道路;在後五百年走的是既亦耕亦讀,又亦工亦商的道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堅韌性和由宗法制度所鞏固、強化的血緣關係,以及儒家理學的傳統思想,是它能夠千年不散、長期繁榮昌盛的關鍵。在董氏家族世世代代堅持不懈的努力經營下,使流坑科舉之盛、仕宦之眾、爵位之崇、經商之富、建築之全、藝術之美、家族之大、延續之久,在吉、撫二州,以至江西全省,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也是罕見的,可以說是江西古代文明的代表,中國古代農村文明的典型。在這樣的窮鄉僻壤之中,在不發達的中世紀的生產方式之下,居然能創造如此豐富的物質文明和燦爛的精神文明,這是歷史的奇蹟 ,人類的驕傲。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國運的衰落,也給流坑帶來了不幸。經過太平天國革命、北伐戰爭、紅軍戰爭和文化大革命的血與火的考驗,這座古典的村落竟比較完整的保存下來。中國共產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流坑煥發了青春,各項事業日新月異,蓬勃發展,它必將超越前人的業績,比歷史上任何時代更加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