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34歲那年,卡瓦納作為一名自由記者移居都柏林,並開始文學創作生涯。在那發表了寫於1936年的《農夫與其他詩歌》和1938年寫的自傳《小傻子》;繼而在文學期刊《地平線》上發表其1942年完成的長詩《大饑荒》,並因此受到關注。是英國的桂冠詩人約翰·貝傑曼爵士最早發現了他的天才。1942-1949年,他為一家電影刊物撰寫電影評論。其間出版兩卷詩集:1947年的《出賣的靈魂》。同時,根據自己過去在農場勞動的切身體驗,創作了自傳性長篇小說《塔里·弗林》,於1948年出版。1952年,卡瓦納與弟弟彼特創辦《卡瓦納周刊》,融文學和政治於一體。但僅印發13期便停刊。兩年後擔任《農民雜誌》主編,其間,於1960年發表詩歌《來與基蒂跳舞》。1967年榮獲大不列顛藝術委員會頒發的獎章。他一生創作了許多詩歌,以長詩《大饑荒》最負盛名。它生動地刻畫了典型的農民派屈克·馬圭爾。馬圭爾終生未婚,與豬牛為伍,並處處受制於年邁的母親,既享受不到人間情感的歡樂,也滿足不了知識的渴求。
作品特點
卡瓦納的早期詩歌充滿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每一詩句都宛若家鄉那起伏不平的田野里瀰漫著的祈願。在1964年的《詩集》第一首詩里,他就希望找到“像星星般可愛的藝術,在黑青的草地里”。他常常如願以償。他的處女作《農夫與其他詩歌》具有毫不掩飾的異教精神。他對畫眉說:“你是異教徒的詩人,我也是。我們失去了我們的上帝,在夕陽西下的時候”。“習見物升華為天使般的神聖,令人激奮”。是他詩歌的永久性主題,也是他畢生為之追尋的目標。卡瓦納的詩歌以抒情見長,並富有強烈的節奏感。他不僅由於詩作而博得愛爾蘭國內外的讚賞,他的一些評論當代人物和教會的文章也頗受人們喜愛。1967年11月30日,他因患肺炎在家鄉去世,享年6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