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鹿草

天名精,亦名天蔓菁,根名杜牛膝。

形態特徵

天名精,多年生粗壯草本。莖高60-100厘米,圓柱狀,下部木質,近於無毛,上部密被短柔毛,有明顯的縱條紋,多分枝。基葉於開花前凋萎,莖下部葉廣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8-16厘米,寬4-7厘米,先端鈍或銳尖,基部楔形,三面深綠色,被短柔毛,老時脫落,幾無毛,葉面粗糙,下面淡綠色,密被短柔毛,有細小腺點,邊緣具不規整的鈍齒,齒端有腺體狀胼胝體;葉柄長5-15毫米,密被短柔毛;莖上部節間長1-2.5厘米,葉較密,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闊楔形,無柄或具短柄。頭狀花序多數,生莖端及沿莖、枝生於葉腋,近無梗,成穗狀花序式排列,著生於莖端及枝端者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6-15毫米的苞葉2-4枚,腋生頭狀花序無苞葉或有時具1-2枚甚小的苞葉。總苞鍾球形,基部寬,上端稍收縮,成熟時開展成扁球形,直徑6-8毫米;苞片3層,外層較短,卵圓形,先端鈍或短漸尖,膜質或先端草質,具緣毛,背面被短柔毛,內層長圓形,先端圓鈍或具不明顯的齧蝕狀小齒。雌花狹筒狀,長1.5毫米,兩性花筒狀,長2-2.5毫米,向上漸寬,冠檐5齒裂。瘦果長約3.5毫米。

生長環境

生於村旁、路邊荒地、溪邊及林緣,垂直分布可達海拔2000米。

分布範圍

產華東、華南、華中、西南各省區及河北、陝西等地。朝鮮、日本、越南、緬甸、錫金、伊朗和蘇聯高加索地區均有分布。

主要價值

釋名 天名精,亦名天蔓菁,根名杜牛膝。

氣味 (葉、根)甘、寒、無毒。李明珍說:“微辛、甘、有小毒”。

主治 1、吐血。用天名精曬乾研細,每服一、二錢,茅花泡湯調服。

2、咽喉腫塞,痰涎壅滯。用天名精根、葉搗汁,鵝毛蘸取掃入喉部。又方:用天名精、鼓捶草一同搗汁灌下。灌喉不行,可灌鼻。有吐就好。又方:天名精(春夏用莖,秋冬用根)一把、青礬半兩,同研細,點患處,食吐膿血、痰涎即愈。

3、風毒瘰癧。用地菘搗爛敷患處,藥乾後即更換。

4、疔瘡腫毒。用地菘葉和酒糟一起,搗爛敷患處。

5、蛔蟲、蟯蟲。用鶴虱研為細末,每服一匙,肥肉湯送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