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鄉政府以境內“洞口圩”去“圩”字為名。1950年屬洞義鄉;1958年屬柏林公社;1960年分開設社,置洞口公社;1984年改鄉至今。全鄉總面積約76平方公里,耕地711.8公頃,2505戶,10323人。全鄉轄12個行政村,111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667畝,其中水田面積10517畝,人均耕地面積1.06畝;全鄉總人口10010人,人口出生率為9.3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15‰。境內有初級學校1所,教師54名,在校學生610名,設初等級衛生院一所,醫務人員14名,鄉村醫生17名。有線電視覆蓋全鄉,是永興縣有名的茶油之鄉、金銀冶煉之鄉。
行政區劃
洞口鄉下轄村: | |||||||||||
洞口村 | 同心村 | 公平村 | 青路村 | 朝陽村 | 楊樹村 | 大水村 | 六門村 | 大洞村 | 圖府村 | 陳門村 | 東坪村 |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 | 10352 |
男 | 5370 |
女 | 4982 |
家庭戶戶數 | 2624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0288 |
家庭戶男 | 5322 |
家庭戶女 | 4966 |
0-14歲(總) | 2502 |
0-14歲男 | 1284 |
0-14歲女 | 1218 |
15-64歲(總) | 7124 |
15-64歲男 | 3720 |
15-64歲女 | 3404 |
65歲及以上(總) | 726 |
65歲及以上男 | 366 |
65歲及以上女 | 360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0134 |
建設發展
2007年,洞口鄉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2775萬元,比上年增長10.5%,全鄉完成財政收入129.2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達4418元。2007年,洞口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項目帶動明顯加快,經濟結構趨向合理,工業強鄉戰略穩步推進,跨越式發展基礎逐步夯實,形成了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良好局面。農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糧食產量穩步增加,共產糧食0.7萬噸;種植烤菸704畝,生產優質菸葉2147擔,實現產值143.9萬元;種植優質稻200餘畝,實現產值17萬元;落實雜交稻制種180餘畝,實現產值21.6萬元。新型工業化穩步發展,重點抓好了循環經濟項目區的建設管理和小水電產業的發展壯大,循環經濟項目區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850萬元,實現產值近5億元。其中永興鑫裕環保鎳業有限責任公司總投資4000餘萬元新上馬一條濕法生產線,該生產線的建成投產,將進一步拓寬了洞口鄉冶煉業的領域,提升了工業的規模和檔次;圖府一級、二級電站全年發電1400萬千瓦時,實現產值224萬元;投資200餘萬元興建的洞口鄉機磚廠順利投產。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完成通村公路硬化11.8公里,標準砂石公路建設15公里,總投資339萬元;投入32萬元修建洞口汽車客運站;全年投入資金300餘萬元,完成各類水利工程項目20餘處;投資38萬元將朝陽村國小改建成鄉敬老院,共有34名孤寡老人入住;新農村建設示範點東坪村建設一期工程參建農戶達15戶,總建築面積達35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