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洛陽曲子淵源於明代弘治年間(15世紀後期)開封的俗曲。這種俗曲匯集了里巷歌謠和南北曲的零星曲牌,後又融匯人江淮俗曲,由開封傳向洛陽、南陽等地。洛陽南郊王屯人王風桐到南陽當私塾先生。課餘曾學唱練彈,繕抄曲本。他於清同治11年(1872年)返洛,把自己掌握的130餘支南陽曲牌與洛陽的老調曲版對比研究,經過摻兌篩選,在王屯附近教唱。這些曲牌很快得到推廣。洛陽曲子開始萌芽。
曲劇名段
《胭脂》、《閻家灘》、《陳三兩》、《卷席筒》、《風雪配》、《紅樓夢》、《寇準背靴》、《胡二姐開店》、《安安送米》、《小觀燈》、《打灶君》等傳統戲和《下鄉》、《趕腳》、《游鄉》、《酷情》、《李豁子離婚》、《五福臨門》等現代戲。
發展過程
洛陽曲子的形成與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坐堂彈唱
洛陽老調曲於原來都是坐堂彈唱。在堂屋客廳里,有人彈三弦、撥月琴、抓箏,另有人以簡板、八角鼓與雲羅擊節。唱到一定節口,大夥幫腔和唱。由於八角鼓指揮全場節奏,每個節目的連套曲牌都是以鼓子頭開唱,以鼓字尾結束,因而稱為“鼓子曲”。
上蹺演唱
由於廳堂容納聽眾甚少,嚴重地制約著老調曲子的發展。王鳳桐便開創了化裝上蹺演唱曲子的先例。洛陽原有的高蹺是不說不唱的。經他的改造,可以邊踩高蹺邊唱曲了。為了適應演出需要,他還對樂器進行了調整。高蹺曲又唱又舞,形式新穎,很受人們歡迎。更重要的是洛陽曲子擺脫了豪門廳堂的桎梏,變成了民眾性的演出形式,給它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登台演唱
1925年農曆正月後,老調高蹺曲曾被觀眾數次擁上了簡易的台子哼唱。先踩高蹺再上台,想來有些不倫不類。但無論如何,老調曲開始登台了。1926年底,李九常等人的高蹺社到許昌縣五里堡演出。他們事先安排的是先在下邊踩高蹺,再到台上唱曲子。興許是觀眾急於觀賞台上演出,怕浪費了時間,所以堅持只登台演唱不要踩高蹺。從此,洛陽曲子甩掉蹺腿直接登台了。這是洛陽曲子的一場革命。是由高蹺曲最終成長為曲子戲的一次質的飛躍。真正意義上的洛陽曲子誕生了。
洛陽曲子具有曲牌旋律悅耳動聽的特點。它的曲牌大多曲式結構簡短,旋律質樸、流暢,節奏明快緊湊。便於表現悲劇劇目。由於它成形於軍閥混戰、多災多難的洛陽,加上它的曲牌旋律多向下行,所以唱腔如訴如泣,充滿了悲傷感人的情調。
洛陽曲子劇目內容樸素感人,劇目大多取材於人民生活與民間故事。它的表演接近現實生活,給人以樸素真實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