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Los Angel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簡稱“LAFCA”):始自1975年,與《紐約影評人協會獎》、《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並稱為美國三大影評人獎。作為美國五大影評人協會中歷史最悠久的獎項,國家影評獎歷來被視作奧斯卡最重要的風向標之一。也有著崇尚“好萊塢娛樂精神”的傳統,無懼於那些票房巨片而選擇藝術性高的小成本影片這樣獨特的一面。

歷史地位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第33屆獲獎者
美國洛衫磯影評人協會獎(LosAngelsFilmCriticsAssociationAwards,簡稱“LAFCA”):始自1975年,創始人是當時任洛杉磯時報影評人的查理·卓別林和自由撰稿人魯斯巴切勒。截止2008年協會擁有53名會員,會員主要來自《綜藝》、《好萊塢報導者》《爛番茄影評網》等各種娛樂媒體的電影評論家,涵蓋洛城當地報紙雜誌電台電視頻道的有名影評人,是所有影評人協會中會員成分最廣泛的。

由於洛杉磯奧斯卡學院的大本營所在地,因此在地緣優勢作用下,對奧斯卡的影響力極高,與東海岸歷史悠久的紐約、近年來風生水起的廣播影評人方面並稱“三大影評人協會獎”。作為美國五大影評人協會中歷史最悠久的獎項,國家影評獎歷來被視作奧斯卡最重要的風向標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2008年這14年中沒有和奧斯卡結果產生任何交集,2007年頒出的《硫磺島來信》,已徹底和奧斯卡大勢相背離,歷史上,它的最佳影片命中率為24% ,最佳導演命中率為32% 影帝命中率為40% ,影后命中率為32%。

宗旨和意義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徽標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從來不像紐約同行們一樣標榜品味,該獎根本無懼於選擇那些票房巨片,同時也願意肯定那些藝術性高的小成本影片。除了評獎外,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成員還積極參與電影相關事物當中。在過去三十多年來,該協會曾資助和舉辦了很多電影界的盛事,並捐贈了不少基金給洛城的電影機構,特別是那些涉及到電影資料保護的項目。

獎項設定

設定有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記錄片、最佳外語片、特别致意獎、最佳卡通片、最佳設計、新生代獎、獨立/實驗影象獎、事業成就獎、特別獎,共18個獎項。

獨特性

與平均年齡為48歲的紐約影評人協會不同,平均年齡為37歲的洛杉磯影評人協會,審美趨向一方面更注重娛樂化,另一方面又對電影產業,以及電影所輻射的社會影響,有著獨到的洞察力。1977年它把最佳影片頒給商業大片《星球大戰》,1982年獎賞老斯的《外星人ET》,業已成為一段傳世佳話。

獲獎摘要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三峽好人》
2000年12月16日台灣導演李安導演的華語影片《臥虎藏龍》獲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頒發的“2000年度最佳影片獎”。《臥虎藏龍》同時還獲得最佳攝影獎(鮑德熹),最佳配樂獎(譚盾),最佳造型設計(葉錦添),獲2000年度最佳導演獎的是Erin Brockovich和 Traffic的導演Steven Soderbergh。楊德昌導演的台灣電影 《一一》獲得最佳外語片獎。

2005年張藝謀憑藉《十面埋伏》獲得最佳外語片獎。

2008年12月12日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揭曉,講述機器人愛情的卡通片《機器人總動員》獲得最佳影片獎。這是該協會成立33年來首次將最重要的獎項授予一部卡通片。因主演《斷背山》而被中國觀眾所熟知的已故影星希思·萊傑獲得最佳男配角獎。賈樟柯《三峽好人》雖然沒有選送奧斯卡獎,卻獲得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給出的最佳外語片和最佳攝影兩項大獎。

歷屆獲獎名單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E.T.外星人》海報
最佳電影獲獎
1975年《飛越瘋人院》《炎熱的下午》 、1976年《洛奇》《電視台風雲》、1977年《星球大戰 1 :新希望》1978年《返鄉》1979年《克萊默夫婦》1980年《憤怒的公牛》、1981年《大西洋城》、1982年《E.T.外星人》、1983年《母女情深》、1984年《莫扎特傳》、1985年《巴西》、1986年《漢娜姐妹》、1987年《希望與榮耀》、1988年《小杜瑞特》、1989年《為所應為》、1990年《盜亦有道》、 1991年《一代情梟畢斯》、1992年《殺無赦》、1993年《辛德勒的名單》1994年《低俗小說》、1995年《離開拉斯維加斯》、1996年《秘密與謊言》、1997年《洛城機密》、1998年《拯救大兵瑞恩》、1999年《局內人》、2000年《臥虎藏龍》、2001年《不倫之戀》、2002年《關於施密特》
最佳外語片獲獎
1975年《現在我的愛》、1976年《面對面》、1977年《朦朧的欲望》、1978年《羅莎夫人》、1979年《青蔥歲月》、1980年《鐵皮鼓》、1981年《街童》、1982年《衝鋒飛車隊 2》、1983年《芬妮與亞力山大》、1984年《第四個男人》、1985年《亂》《烽火人間》、1986年《流浪女》、1987年《孩子們,再見》、1988年《柏林蒼穹下》、1989年《女人韻事》《遠方的聲音》、1990年《只是人生》、1991年《不羈的美女》、1992年《哭泣遊戲》、1993年《霸王別姬》、1994年《紅色情深》、1995年《野蘆葦》、1996年《儀式》、1997年《一諾千金》、1998年《慶典》、1999年《關於我的母親的一切》、2000年《一一》、2001年《無主之地》、2002 獲獎《衰仔失樂園》
最佳卡通片獲獎
1989年《小美人魚》、1990年《救難小英雄-澳洲歷險記》、1991年《救難小英雄-澳洲歷險記》、1992年《美女與野獸》、1993年《阿拉丁》、1994年《獅子王》、1995年《酷狗寶貝:神奇太空衣》《玩具總動員》、1996年《九死一生》、1997年《大力神》、1998年《蟲蟲特工隊》、1999年《鐵巨人》、2000年《小雞快跑》、2001年《怪物史瑞克》、2002年《千與千尋》
事業成就獎獲獎
1982年羅伯特·普雷斯頓、1984年魯賓·馬莫利安、1990年巴德·伯蒂徹、1991年埃爾默·伯恩斯坦、1992年查克·瓊斯、2000年康拉德·L· 霍爾
最佳記錄片獲獎
1988年《旅館終點》、1989年《羅傑和我》、1990年《巴黎在燃燒》、1991年《American Dream》、1992年《Black Harvest》、1993年《It's All True 》、1994年籃球夢《》、1995年《Crumb》、1996年《一代拳王》、1997年《Riding the Rails 》、1998年《Farm: Angola, USA, The 》、1999年《樂滿夏灣拿》、2000年《Dark Days 》、2001年《拾荒者》、2002年《Cockettes, The (2002) 》

相關資料

[1] 官方網站 http://www.lafca.net/
[2] 新浪娛樂 http://ent.sina.com.cn/m/c/2008-12-11/14042291668.shtml

全球電影大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