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
洛川蘋果甲天下。洛川蘋果集中產在渭北 黃土高原,以洛川為中心的 延安、 銅川、 渭南、 鹹陽諸市一帶。果園分布,綿延千里。品種
洛川蘋果優良品種多達47種,其中尤以紅星、紅元帥、紅冠、 紅富士、國光、 秦冠、黃元帥等最優。
作用
在溝壑縱橫、丘陵起伏的黃土高原,勤勞勇敢的炎黃子孫,造化神秀,建設文明,譜寫著悠久的蘋果栽培歷史。蘋果原產 中亞細亞和西北等地。近年在新疆還發現了成片的原始野生蘋果林。約在漢代傳入陝西。洛JIr約在1947年,阿寺村農民 李新安,始從 河南靈寶引種,到1960年全縣僅有蘋果面積2600畝,70年代出現大發展的局面,全縣達到4.1萬畝。1986年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優質蘋果基地,全縣發展到12萬畝。90年代中期,全縣達到25萬畝,人均1畝多,全縣年產蘋果1億公斤以上,已成為洛川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每當金秋季節,那一眼望不盡的漫山遍野 蘋果園、蘋果林,樹幹深灰,枝葉殷紅,果實纍纍,點點丹紅之色,宛如使你走進一個紅彤彤,光燦燦的神奇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有色紅肉細、風味香郁的“四紅”;有 黃中並紅、柔脆而香的黃元帥;又有青翠可愛、脆甜多汁的青香蕉和“ 印度”;還有緻密耐貯、酸甜可口的大、小國光,等等……,真是各有千秋,佳品流芳。難怪 洛川人稱讚它是發家致富的“搖錢樹”;其保持水土、涵養水源之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之能,更堪稱為“溝壑巨人”、“丘陵衛士”和黃土高原的“天然醫生。價值
營養價值
作為陝西的著名特產,洛川蘋果營養豐富,價值較高。它含水分85%左右,糖16.2%,蘋果酸0.38%~0.63%,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除生食外,還可熟食、醃製、乾制、烤制,以及加工成罐頭、蜜餞、果醬、果糕、果脯、果汁、果酒、果醋等佳品,供人們享用。
藥用價值
蘋果還被稱為“智慧果”。蘋果中所含溶解性的磷和鐵,易於消化和吸收,對嬰幼兒生長發育十分有益。據美國《華僑日報》報導:“兒童多吃蘋果,有利於增強記憶力”。科學家發現,蘋果不但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脂肪、糖類等構成大腦所必須的營養成分,而且含有利於兒童生長發育的細纖維和能增進兒童記憶力的鋅。據科學家實驗表明,只要食物中的鋅減少,幼兒的記憶力與學習能力就會受到嚴重損害,這種損害可持續到成年。蘋果不僅對兒童有益,對老年人更是食療佳晶。每天食用3個蘋果,對增進人體健康大有益處。氣候地域優勢
陝西洛川屬渭北黃土高原溝壑丘陵區,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9.2℃,
氣候條件
洛川蘋果的質量,為什麼能在全國奪魁?蘋果喜歡氣候涼爽乾燥、土壤深厚、排水良好、陽光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環境。生長的適宜條件是,年均氣溫7~15℃之間,生育期間的4~9月,日照1100小時以上,年降水量500~800毫米,海拔1000米左右。產量規模
產量
洛川蘋果從1947年至今已有蘋果面積50.8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71%。洛川人均占有蘋果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5倍,名列全國榜首。
存儲
已建成各類果品貯藏庫3000餘座,儲藏能力13萬噸,其中氣調庫1座,冷庫120座,儲量6萬噸;果庫群280座,土庫2342座,儲量7萬餘噸。果汁生產廠2個,鮮果加工轉化能力15萬噸;果袋生產廠4個,年產量5億隻;果網生產廠7個,年產量5億隻。從事蘋果經銷的企業和大戶320多個,在全國各大中城市設立直銷點50多個,在8個周邊口岸建有貿易視窗。種植範圍
洛川蘋果從1947年至今已有蘋果面積50.8萬畝,占總 耕地面積的71%,到2003年底蘋果總產量

目前已建成各類果品貯藏庫3000餘座,儲藏能力13萬噸,其中氣調庫1座,冷庫120座,儲量6萬噸;果庫群280座,土庫2342座,儲量7萬餘噸。果汁生產廠2個,鮮果加工轉化能力15萬噸;果袋生產廠4個,年產量5億隻;果網生產廠7個,年產量5億隻。從事蘋果經銷的企業和大戶320多個,中介經紀人達2000多人,在全國各大中城市設立直銷點50多個,在8個周邊口岸建有貿易視窗.近幾年來, 210國道洛川段已自發形成以鮮果批發零售為主的300餘戶銷售長廊 。銷售季節有近千名客商雲集洛川,200多輛貨運車輛在營運洛川蘋果。蘋果的包裝、物資、貨運、勞務、信息中心等市場和服務設施健全,銷售軟環境寬鬆有序。
先後有 聯合國糧農組織副主席福斯特爾博士(美國)、 日本喬化富士栽培專家菅井宮、富士矮化栽培專家永井 康弘、野村敏男等, 義大利、 荷蘭、 法國、 德國等國家的專家前來洛川考察。國家果樹研究所薛士釗、 汪景彥、張桂岩等46名專家前來考察傳授技術。2002年我縣被國家科技部正式列為無公害蘋果生產示範縣,由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我縣合作劃定的10萬畝生產基地正在建設之中。2003年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優勢農產品(蘋果)產業示範縣.具體管理
(一)園地和砧木的選擇
紅富士蘋果應栽培在排水好的地方,丘陵山區應栽培在背風向陽坡面,選擇中性一微酸性土壤,同時選擇抗性強的砧木,如圓葉海棠,矮化密植栽培可選用M26、MMI06、M7作中間砧,為了增加抗寒性,可高接在2~5年生的國光樹上。
(二)栽植密度
喬砧普通型紅富士以每公頃栽植405~660株(每畝栽27~44株),株行距選用3~4米×5~6米。矮化中間砧(M26、MM106、M7)品種每公頃栽660~990株(每畝栽40~66株),株行距選用2.5~3米×4~5米。
(三)整形修剪
紅富士幼樹要注意開張角度,對中心乾和延長枝適當短截,其他不影響樹形的枝條要輕剪長放。注意培養比較鬆散,層次清楚的樹體結構,及時疏除過密的發育枝、競爭枝、保持內膛光照充分,對結果枝要注意短截回縮。
(四)合理配置授粉樹

紅富士自花授粉結實率極低,建園時必須合理配置授粉樹,栽植普通型紅富士時,金冠、王林、紅星、津輕、世界一均可作為其授粉樹,短枝型紅富士則應以短枝型品種金矮生、新紅星、艷紅、超紅、首紅為其授粉品種。
授粉樹的配置形式在密植情況下以株間配置較好,一般每4~5株配置1株授粉樹。如果是行間配置則應每4~5行配一行授粉樹,授粉樹比例一般以15%~20%左右為好。
(五)人工授粉與疏果
紅富士自花坐果率很低,必須不失時機地進行人工授粉,即使有授粉樹也要進行,坐果後嚴格按枝果比4~5:1的要求疏果,只留中心單果,以防負載量過高,影響樹勢和果實品質。
(六)注意防寒
北方紅富士栽培區,常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凍害和抽條,輕者影響產量,重者死樹。因此除在建園時選擇小氣候條件好,有利於防寒抗凍的地方外,在栽培上要對幼樹採取保護措施,如綁草、封土堆等。
(七)注意粗皮病、輪紋病的防治
紅富士蘋果不抗粗皮病和輪紋病,這是推廣種植紅富士的一大障礙。防治粗皮病的根本措施在於改良土壤、增強樹勢。要增施有機肥,深翻改土,或果園覆草可減輕病害;選用對粗皮病有抗性的砧木,如圓葉海棠也可減輕此病發生,中間砧用國光抗病性強,對已發病的枝幹,應刮掉老皮、塗上石硫合劑原液進行消毒。輪紋病是由弱寄生菌侵染引起,壯樹發病少。因此要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要特別重視氮、磷、鉀肥料的合理配合,增施有機肥,避免偏施氮肥。枝幹上的輪紋病斑是初侵染病源,要結合冬春修剪,刮除枝幹粗皮、老翹皮、剪除病枯枝,到園外集中燒毀。刮後用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硫酸銅液塗抹消毒。在果樹生長期,落花後10~15天噴1次20%粉銹寧乳油1500倍液,以後從5月中、下旬至8月份,每隔15~20天噴一次藥,共噴4~6次。為提高防效,可以選用以下幾種農藥交替使用:即80%敵菌丹可濕性粉劑100倍液,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粉劑800倍液。
榮譽
在省和國家組織的歷屆蘋果評比中,洛川蘋果質量名列前茅。1974年,在全國蘋果品種鑑定會議上,其總分高於美國蛇果而蜚聲海內外;1978年,陝西省標準審定及新品種鑒評會議上,洛川紅星、紅冠總分名列第一、第二,所有參評指標均達優質;1985年,洛川元帥、國光蘋果被評為省優質農產品;1991年,又榮獲國家科委“七五”星火博展會銀質獎;1994年,在中國首屆楊凌農產品博覽會上,洛川紅富士等3個品種榮獲后稷金像獎;1995年10月,在中國第二屆農產品博覽會上,洛川蘋果一舉奪冠、獲13金7銀1銅獎而震驚海內外。
由於洛川蘋果質優,久負盛名,暢銷國內24個省市,還外銷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和中國港、澳地區。
洛川蘋果市場競爭力較強,已成為陝西對外貿易的拳頭產品之一。
發展歷史
洛川縣位於 延安市南部,地處渭北黃土高原溝壑區,是以蘋果為特色主導產業的農業縣。全縣總面積
經濟發展
洛川是 陝北蘋果的發祥地,自1947年引進栽植蘋果以來,已經經過了60年的發展歷史,洛川蘋果的發展歷史,也是蘋果產業和縣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先後經歷了引進推廣、規模栽植、規模擴張、專業縣建設、產業強縣建設五個階段,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效。一是基地實現了專業化,全縣蘋果總面積達50萬畝,占耕地面積的78%,人均3.1畝,居全國之首,形成了以富士、嘎啦、新紅星等7個名優品係為主,早、中、晚熟結構合理的區域化生產新格局,實現了一縣一業的發展目標。二是栽培實現標準化。堅持標準化生產,不斷健全優質蘋果標準化管理體系。全縣建成高標準科技示範園(區)15萬畝,通過認證達標的省級示範園56個,8000畝,通過國家認證的綠色果品生產基地達30萬畝,建成“果、畜、沼、草、水”五配套生態果園10萬畝,通過 加拿大、英超聯盟、 阿根廷、 智利等7國出口註冊認證果園7萬畝,有機食品註冊認證果園1.5萬畝。三是行銷實現網路化。全縣擁有蘋果行銷企業達36戶,其中獲得自營出品權的企業6家,在全國設立各類直銷視窗、專賣店、連鎖店40多處。四是配套開發齊全化。全國總貯藏能力16萬噸,占總產量的31%,其中建成冷(氣調)庫234座,貯藏能力11萬噸。果袋、果箱、果網、果樹專用肥廠等配套產業齊步跟進。實現了生產有基地、加工有企業、行銷有組織、流通有市場、出口有渠道的產業化經營格局。2007年全縣蘋果總產量達到56萬噸,產值12億元,農民人均蘋果純收入3810元,占 農民人均純收入的95%。
未來發展
2007年1月23日, 袁純清省長對洛川蘋果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全面視察,依據洛川自然資源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