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盪

注音

xǐdàng
ㄒㄧˇㄉㄤˋ

解釋

亦作“洗湯”。

1.滌除;去除。

隋江總《鍾銘》之一:“百非洗盪,萬善昭通。”

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若欲刊剝洗盪於眾欲未萌之先,則又無所用其力,徒使此心之不清。”

王西彥《古屋》第三部三:“他沒有享過一天福,沒有乾過一件荒唐或是痛快事,可是把家產洗盪得最乾淨的是他。”
2.掃蕩;搶光殺盡。

《舊唐書·高適傳》:“洗湯關東,掃清逆亂。”

《水滸傳》第四七回:“若不洗盪得那個村坊,誓不還山。”

《天雨花》第十五回:“﹝左御史﹞自領精兵入城,一來救護太守,二來洗盪妖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