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菌核病
1909年在台灣省首先發現菌核病。這種病菌主要危害洋蔥,也危害大蔥。主產區連作地病情嚴重,常造成減產,感病後的洋蔥不耐貯藏。
(病 症)
葉片發病時。初期為水浸狀,而後變為淡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形狀不定。最後變白破裂,葉片枯死下垂。剖開病葉裡面有白棉絮狀菌絲體.在潮濕條件下,病部散生先為乳白色至黃褐色,最後變為黑色的小菌核。種株的花梗上也產生同樣病症,從病部折斷下垂。本病以病部產生黑色小菌核與其他病害相區別。
(病 原)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原茵的菌核在病殘體上或土壤中存活時間較長。春季在多濕條件下形成子囊盤和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菌核也可產生菌絲進行初次侵染,以後以菌絲擴大傳染。一般4~5月和10~11月間易發病,在重茬、排水不良和生長較弱的情況下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
用非蔥類作物實行2~3年輪作。對病殘體和發病初期拔除的病株要集中燒毀或深埋。雨季加強排水,減少土壤水分。藥劑防治應在育苗後期或定植緩苗後進行。農藥可選用40%菌核淨可濕性粉劑、50%乙烯菌核利(農利靈)可濕性粉劑、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20%甲基利枯磷乳油對水1000倍,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40%多硫懸溶劑對水500倍,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對水300倍,在發病初期連治2~3次。